
前言:本期推送案例為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審查的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明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指出“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于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這一批復明確了停運損失費的計算期間為“被損車輛的修復期間。”據此可知,沒有修復必要的交通事故車輛不存在“修復期間”,不應該計算停運損失。
史某峰與王某國、太原市安達盛汽貿有限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 ——營運車輛因交通事故受損且經鑒定沒有修復必要的,表明該車輛已喪失了營運的條件和能力,不應支持停運損失案件索引
一審:山西省平遙縣人民法院(2018)晉0728民初382號二審: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晉07民終1529號再審: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晉民申92號基本案情
2017年4月26日13時許,潘某維駕駛半掛牽引車牽引半掛車,沿108線由南向北行駛至平遙縣洪善村叉口路段時,碰撞前方停車等候紅燈史某峰駕駛的中型普通客車,造成兩車不同程度損壞。交警部門認定:潘某維承擔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史某峰無責任。 潘某維駕駛的半掛牽引車的登記所有權人為太原市安達盛汽貿有限公司,實際經營車主為王某國。該車輛在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保險限額50萬元的商業三者險,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內。潘某維與王某國系勞務關系,王某國系接受勞務的一方,潘某維系提供勞務的一方。太原市安達盛汽貿有限公司系車輛的被掛靠單位。 史某峰駕駛的中型普通客車系其本人所有,2017年5月16日,史某峰委托山西省平遙司法鑒定中心對車損及營運損失鑒定,2017年6月20日,山西省平遙司法鑒定中心作出鑒定意見為:1.車輛每日的營運損失為604.3元。2.車輛配件費用為86080元,維修工時費為8600元,車輛車損費用為94680元。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對史某峰提供的山西省平遙司法鑒定中心關于案涉車輛的損失價值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提出了異議,申請重新鑒定。2018年9月16日,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作出鑒定意見:案涉車輛無修復價值,采用重置價值法進行鑒定,最終鑒定意見為案涉車輛的車損價值為人民幣捌萬零貳佰壹拾貳元整(80212元)。 史某峰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各項損失共計241920元。法院裁判
山西省平遙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關于史某峰作為本案原告是否適格問題。本案所涉車輛雖然登記在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名下,但史某峰提供的其與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的旅汽公司車輛加盟合同、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證明等證據足以證實史某峰系案涉車輛的實際車主,其作為所有人依法享有該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故其作為本案原告完全適格,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的抗辯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納。2、關于史某峰主張的停運損失共計141940元是否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問題。史某峰所有的案涉車輛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嚴重受損,已無修復價值,但由于該車具有合法的運輸資格,史某峰在合理的重置期間內必然會產生停運損失。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對史某峰提供的山西省平遙司法鑒定中心關于案涉車輛每日的營運損失為604.3元的鑒定意見雖提出了異議,但未提供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故應予采信。《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保險人受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在本起交通事故發生后,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未在前述規定的三十日內對史某峰車輛是否具有修復價值作出認定,故史某峰重置車輛的合理期間應按30日計算。史某峰主張計算235天無證據支持,也與客觀實際不符,不予采信。該項損失應為:604.3元/天×30天=18129元。故作出(2018)晉0728民初382號民事判決: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賠償史某峰車輛損失費、停運損失費、鑒定費等共計99841元。一審判決作出后,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不服,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史某峰的起訴。理由如下:1、一審法院在原告主體不適格的情況下判決本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是不符合事實和法律規定的。(1)該案事故認定書第4頁記載“車輛情況”:案涉的所有人是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2)史某峰向一市法院提交的案涉車輛的行駛證車主也是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3)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司法鑒定意見書第4頁寫明,“依據委托人提供的行駛證,我司鑒定人員確定了案涉車輛基本信息,車輛所有人為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4)史某峰未提交案涉的購車合同及購車發票,來證明實際購車人是史某峰。綜上,本案適格原告應是太原市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史某峰不是本案適格原告。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駁回史某峰的起訴。2、一審法院在沒有實際維修費證據的前提下支持車輛損失費是不符合事實情況的。(1)一審判決所依據的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9月16日做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共計算所依據的新車購置價未按照實際價值計算,折舊依據的費率也不是按照營運車輛來計算的。本公司對該鑒定程序無異議,但是對鑒定的車輛價值不予認可。(2)司法鑒定意見書是對可能發生的車輛維修費的推測和估計,不代表已經真實發生。只有司法鑒定意見書不能認定受損車輛維修費。當事人主張車輛維修費的,應當提供車輛維修費明細、維修費發票或者支付維修費的有效憑證。(3)史某峰在一審提交的證據材料中沒有相關實際維修費發票等證據予以佐證其實際損失,違反了保險損失補償原則。3、營運損失屬于間接損失,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公司承擔的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應以直接損失為限,對于停運損失,屬于間接利益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 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關于史某峰作為本案原告是否適格問題。史某峰作為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的實際車主訴訟在案,請求侵權人及肇事車輛的承保公司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現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對史某峰的訴訟主體提出異議,稱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的登記所有人為太原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但太原天之宇旅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出具證明一份證明案涉中型普通客車實際所有人為史某峰,且同意史某峰作為訴訟主體進行訴訟并辦理保險賠償事宜,史某峰作為實際所有人可以作為權利主體通過訴訟主張權利,故中華聯合財險山西分公司的上訴主張不成立。2、關于一審法院認定的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的車損是否合理。一審法院認定車損的價值是依據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該鑒定結論采用重置價值法對車輛進行鑒定,該鑒定結論較客觀的反映了車輛的受損情況,一審法院采納該鑒定結論認定車損價值并無不妥。3、關于停運損失。因鑒定意見認定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無修復價值,該車輛客觀上不存在營運的可能性,一審法院支持史某峰營運損失不妥,應予糾正,關于營運損失的鑒定費也不予支持。故史某峰主張的損失應為80212元。故作出(2019)晉07民終1529號民事判決:撤銷一審民事判決,改判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賠償史某峰損失80212元。 二審判決作出后,史某峰不服,申請再審。理由如下:1、二審法院判決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1)二審法院根據鑒定意見認定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無修復價值,認定該車輛客觀上不存在營運的可能性,屬于違背事實、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本起交通事故后,再審申請人多次找保險公司商談保險賠償事宜,保險公司均不予理睬,且不針對車輛進行定損,直至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進行鑒定,本就受損嚴重的車輛經歷了風吹日曬雨淋,導致本具有修復價值的車輛造成不具有修復價值的結果。對此,被申請人保險公司理應承擔全部責任,賠償再審申請人在此期間的損失。即使保險公司不予承擔,其余被申請人也應承擔申請人在此期間的損失。(2)即使鑒定意見認定案涉中型普通客車無修復價值,但申請人需要重置車輛,重置也是需要花費時間、人力的,重置必然會產生停運損失,二審法院的判決事實認定錯誤,損害了再審申請人的權益,應當依法予以撤銷。2、二審法院判決與同院裁判不一致。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7)晉07民終2823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內容:“即使車輛被鑒定為無修復價值,但車主仍需重置車輛,重置車輛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況且車輛損失費一直未進行賠償,因此晉中法院認定重置的時間為45天,在此時間段內應承擔停運損失。”而在本案中,二審法官明知車輛無修復價值,需要重置的情況下作出與同院的裁判結果不一致的判決,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本案爭議焦點為再審申請人主張停運損失費是否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經審查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指出“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于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這一批復明確了停運損失費的計算期間為“被損車輛的修復期間。”據此可知,沒有修復必要的交通事故車輛不存在“修復期間”,不應該計算停運損失。本案中,申請人所擁有的案涉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北京君恒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鑒定意見認定該車輛無修復價值,表明該車輛已報廢,喪失了營運的條件和能力。故原二審法院對再審申請人所主張的停運損失費不予支持并無不當。故作出(2020)晉民申92號民事裁定:駁回史某峰的再審申請。延伸閱讀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修正)第十二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來源 | 保險訴訟參考
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道路交通事故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運營損失該怎樣界定?日前,昌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此類案件。 法官說法 據辦案法官介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
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道路交通事故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運營損失該怎樣界定?日前,昌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此類案件。 2013年8月23日,劉某駕駛某牌照重型半掛牽引車沿昌邑新海路由西向東行...
1、交通事故案件中營運車輛停運損失可根據該車的每天產生的費用損失和營運利潤損失合計計算出來的的。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規定: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 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于貨物...
所謂價值貶損,既指價值較大的財物在受損后,雖經修復,與原物相比,不僅客觀價值有所降低。 在人們心理上價值的降低,后一種價值的降低,雖系人們主觀心理上的降低,但在財物所有權人實現該財物的價值時(比如出售),...
如果受害方提出了主張,法律是支持的。但要是雙方協商好達成了諒解,本著相互體諒降低相互損失意思不主張不賠償。最近,我代理了一個非營運車之間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主張了在車輛修復期間,因不能使用該車而造成損失的費用,但受害方看到肇事方態度誠肯,且是...
案情介紹:出租車司機方某載客期間與李某所駕車輛相撞,造成方某出租車損壞及乘車人閆某受傷的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認定書,認定方某與李某負事故同等責任,閆某無責任。因車輛損壞無法正常營運,導致方某收入減少,現方某起訴李某及李某車輛投保的保...
道路交通事故財產間接損失也是可以得到賠償的。 財產受侵害后,除了因該財產自身價值降低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之外,還會給受害人帶來其他方面的經濟損失。這些經濟損失不是體現為車輛等財產本身價值降低,而是受害人因車輛等財產的損壞而增加的一些費用支...
一、營運停運損失費用概念 車輛停運損失費,是指營運車輛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發生車輛的損害,被損車輛在修復期間,受害人因無法進行正常的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而造成經濟收人的減少,或日停運損失,由相關事故責任人對該損失進行的賠償。 二、有關停運損...
林某為出租車司機,與出租車公司簽訂承包營運合同。佟某駕駛車輛與林某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佟某負全責,林某無責。林某起訴主張車輛受損維修期間對應的停運損失等費用。佟某投了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商業三者險中約定,下列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費用,保險...
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怎么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若干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的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財產損失,是指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權人的財產權益所造成的損失。那么受害人哪些財產損失可以得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