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擾亂公共秩序拘留幾天
一個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最高為15天,若有幾個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最長不能超過20天。按照你所說的只是拉了橫幅沒有其他行為的話,應該是夠不上犯罪標準的,應該會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有下列擾亂公共秩序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1)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2)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市場、商場、公園、影劇院、娛樂場、運動場、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的秩序的;
(3)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秩序的;
(4)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動擾亂社會秩序的;
(6)謊報險情,制造混亂的;
(7)拒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
二、擾亂公共秩序的相關法規
根據《刑法》規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行為。
兩者間相同點都是擾亂秩序,前者是指在學校、單位、商場等相對封閉的場所;后者是指在人相對人多的場所,如公園、影劇院、展覽會等地。前者是指造成嚴重后果;后者是指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綜上,法律對于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的處罰,要視情節的嚴重性來定,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超過20天的。以上就是有關擾亂公共秩序拘留幾天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果廣大網友還有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識上的疑惑,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律聊網有專業律師為您服務。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大眾以為是道德范圍內的不良行為,但實際上,可能一不小心就違法了。小編整理了以下7點,在公共場合這么做,都是違法的噢。 1、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比如,在公交車上破口大罵。相信很多人都經...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
拘留視情節而定,可以報警。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有相關條例: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
謊報警情,會造成警力資源浪費,屬于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要受到治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
未經證實散播謠言,不管出于什么目造成群眾恐慌,或嚴重后果將承擔刑事責任。如果當事人在主觀意識上能判斷該消息是謠言或是虛假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
概念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
一女乘客僅穿著內衣倚靠在欄桿上劈叉擺拍,另一男子持相機拍照。后來公安對女子行政拘留、對拍攝男子處以行政罰款。 在公共場合穿著內衣雖然比較辣眼睛,但好像并不構成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他們到底違的什么法? ...
一、惡意傳播謠言的后果 在網絡上傳播謠言,并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應屬于嚴重違法行為。散播謠言者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這種行為會根據情節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 ?。ㄒ唬┬姓幜P: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
1.違反《信訪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規定,越級走訪,或者多人就同一信訪事項到信訪接待場所走訪,拒不按照《信訪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推選代表,經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公...
1.造謠,傳謠,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刑法第291條第二款的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