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然人防衛本能的回應,是一種自然權利;
二、為避免權利被濫用,造成惡意報復亂象,經法律予以確認將其法定化、制度化,使其在合理正當的框架下行使的一種緊急救濟權利。
我們知道,正當防衛不成立犯罪。但是何為正當防衛,也許大家只有些模糊、不系統的印象。
壹、正當防衛的條件
法條上的定義就不說了,有興趣可以自己查~
1 必須以現實的和正在發生的侵權行為為前提。
兩個意思:
第一、侵權行為必須現實中客觀存在,而非憑空想象或主觀推測,否則構成假想防衛。
第二、侵權行為必須是正在發生。否則構成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不屬于正當防衛。
2 必須具備緊迫性和必要性。
緊迫性是指時間上的緊迫性。
民法中判斷必要性,一般遵循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則。如果可以使用其他的非防衛的合法方式來制止不法侵害,則不允許實施防衛行為。
另外,防衛行為的力度、限度應當是阻止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所必要的,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
3 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
可以直接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的人身進行,也可以針對其財產進行。
比如有人放狗咬你,你可以打狗,或者制伏狗主人(擒賊先擒王)。
但是有狗咬你(非人為操縱),你把狗打死了,就不叫正當防衛,因為狗沒有法治觀念,它的行為不能稱之為不法侵害,但是這個狗很貴,可以適用緊急避險。
4 必須具有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
合法權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因為正當防衛是一種私力救濟,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提倡實施。
所以當維護的是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時候,除非這個社會利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有密切關系,否則,不可以實施正當防衛。
比如,鄰居在家里賣淫或組織賣淫,你可以踹開門去揍他嗎?不能,你沒有權利。
但是鄰居在家里強迫賣淫,你就可以去正當防衛。因為這個不法行為跟個人利益有密切關系。
貳、正當防衛與互毆的區別
互毆并非法律概念。
互毆之所以不能構成正當防衛,是因為各方缺乏防衛意圖。
以傷害行為為例,如果對方先動手,并不意味著反擊的一方就一定構成正當防衛。理由如下:
01 反擊的主觀目的是為了給對方造成侵害,缺乏防衛意圖。
02 反擊采用的手段,無論是拳打腳踢還是撕拉硬踹均屬于侵害行為,該行為已經構成毆打。
這樣很容易被認定為構成互毆。
那當別人侵害自己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首先應該盡量躲避侵害,必要時報警;如果難以脫身,就與對方周旋,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行為來保護自己。
先跑起來,對方但凡敢追,揍他
叁、防衛過當的認定與責任。
防衛過當在構成要件上,與正當防衛的唯一區別就是防衛行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
但是如何確定該限度一直是法學理論和實務界爭論的焦點。
肆、四點要點:
第一、注意侵害行為可能具有的致害程度和嚴重性。
通常來看,如果可能造成的后果越嚴重,防衛行為的自由度就越大。
第二、侵害行為所侵害的民事權益的重要程度。
比如侵害行為是可能造成財產權損害的場合,但是你針對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損害,往往就會超被認為超出必要的限度。
第三、注意侵害行為的手段與場合。
一般來說,手段越惡劣,防衛的必要性就越強;場合越緊,防衛的自由度就越大。
第四、注意防衛手段的可選擇性。
還是那句話正當防衛屬于私力救濟,不輕易提倡使用。
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能報警就報警,實在沒辦法了,那就打吧。
1、《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 【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按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
來源:檢察日報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社會普遍關注的于海明正當防衛案入選其中。文章以四個案例結合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的答記者問,向外界清晰傳達當前我國司法實踐...
提起侮辱罪,可能大多數人都以為所謂的罵人就是侮辱罪了,但實際上侮辱罪并非單純指言語上的侮辱。所謂的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提起侮辱罪,可能大多數...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按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按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
行賄是指當事人為了謀求某些利益而給予國家公職人員財物的行為,受賄是指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錢財的行為,那么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瑞律網將在文中為您解答。一、認定行賄罪,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行賄罪與饋贈禮物的界限其關...
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社會普遍關注的于海明正當防衛案入選其中。文章以四個案例結合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的答記者問,向外界清晰傳達當前我國司法實踐中正當防衛的界限在哪里。最高檢下發的第...
單方算聚眾斗毆嗎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一方聚集三人以上進行打架斗毆活動的,另一方不足三人的,也會構成聚眾斗毆。《辦理聚眾斗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一、聚眾斗毆罪的認定(一)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伙,人數一般達三人以上,有聚眾斗...
農村打架是不是聚眾斗毆 農村村民打架斗毆是不是聚眾斗毆,要依據打架斗毆的人數而定,如果一方或者雙方都是三人以上的,就會構成聚眾斗毆。 《辦理聚眾斗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聚眾斗毆罪的認定 (一)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伙,人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