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強迫他人購買土特產的行為怎樣定性
案情簡介
強迫他人購買土特產
李某到一個批發市場想要批發2萬元土特產,見甲態度不好,就表示不買了。甲隨后對李某拳打腳踢,并說“漲價5000元,不付款休想走”。李某無奈付款2.5萬元買下了這些土特產,才得以離開。
構成強迫交易罪
經法院審理認為,甲的行為涉嫌強迫交易罪。理由是:甲違背李某的意愿,強行要求2.5萬元的價格兜售價值2萬元的土特產,是一種強迫進行商品買賣的行為,符合強迫交易罪的特征。應對甲以強迫交易罪處罰。
強迫之前存在交易關系
強迫交易罪屬于擾亂市場秩序罪的一個罪名,是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
(1)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主要是指強迫他人以不合理價格或超量進行買賣;
(2)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是迫使他人以不合理價格提供某種服務或接受某種服務,這里的“服務”,主要是指經營性服務。構成本罪本罪還要求“情節嚴重”,必須達到強迫交易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而搶劫罪是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兩罪都以暴力、威脅等為手段,因此表現出相似點,但兩者有很多的不同:強迫交易罪是為了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而設立的,是為了懲治在交易過程中的犯罪行為,前提是存在一定的交易關系;其暴力、脅迫手段遠遠低于搶劫罪的暴力程度,如在交易過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傷、死亡的,則以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定罪處罰;兩種侵犯的客體也不同,搶劫罪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而強迫交易罪侵犯市場的公平、自愿原則及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8日《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第2款:從事正常商品買賣、交易或勞動服務的人,以暴力、脅迫使他人與合理價錢、費用相差不大的錢物,情節嚴重的,以強迫交易罪定罪處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買賣、服務為幌子采用暴力、威脅手段脅迫他人交出與合理價錢、費用相差懸殊的錢物的,以搶劫罪定罪處刑。
本案中,李某向甲購買土特產,雙方存在真實的買賣交易關系,甲某從事的是經營職業,其并不是以買賣土特產為幌子脅迫他人,而是以拳打腳踢的方式脅迫李某購買不愿購買的商品,其行為符合強迫交易罪的特征,對其應以強迫交易罪定罪處罰。
二、強迫交易罪的刑法條文
第二百二十六條?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三、強迫交易罪的認定
與一般違法的認定
強迫交易行為屬一種擾亂市場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這種行為在商品交易或服務交易中并不鮮見,因此,本法為了不至于打擊面過大,而規定了強行商品交易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
2、多次強迫交易的;
3、社會影響惡劣的;
4、給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較為嚴重后果的;
5、強迫交易嚴重擾亂市場的;
6、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強迫交易的。
行為人用輕微的威脅手段進行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務,行為很有節制、獲利很有限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能認為是犯罪。
“交易中”認定
本罪必須發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務交易中,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有交易事實存在,雖然這種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強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沒有這種交易存在,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立即劫取財物的,應當認定為是搶劫行為,而不構成強迫交易罪。
一罪與數罪的認定
強迫交易罪在實施過程中,因行為人的暴力可能致人傷亡。如果致人傷亡的,盡管在強迫交易罪與傷害(包括故意與過失)、殺人(故意與過失)罪之間有牽連關系,但是不應當以牽連犯處罰原則處理,而應當分別定罪量刑,以想象競合的原則處罰。理由主要在于,強迫交易罪的法定罪高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法定刑期是較低的,可見其中沒有包含牽連他罪并以一罪處斷的刑期,也就是說,如果遇到牽連犯他罪而以強迫交易處罰時,其三年的最高刑吸收不了他罪之刑,因而如以一罪處斷將罰不消罪、依罪刑相適應原則,應當對此種情況作數罪并罰處理。
綜合上述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根據相關規定強迫購買土特產行為符合強迫交易罪的特征的,對其應以強迫交易罪定罪處罰。而且強迫交易罪的認定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闡述。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聊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嫖娼未遂被騙報警有什么后果按兩案具體情況分開而論,嫖娼未遂定性不變,處罰時從輕處罰。參考:《公安部關于以錢財為媒介尚未發生性行為或發生性行為尚未給付錢財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如果有被詐騙,按被詐騙錢財額度定性。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
客體要件。 本罪不僅侵犯了交易相對方的合法權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場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應當遵循市場交易中的自愿與公平原則。但在現時生活中,交易雙方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現象時有發生...
賣家強賣怎么投訴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賣家通過威脅、強迫等手段強行出賣商品的,是屬于違法犯罪的行為,買方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六條?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
強迫交易罪追訴標準有哪些1.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情節嚴重的;2.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刑法》第226條的規定,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
一、學校強制消費怎么處理這是屬于違法行為,是可以去工商部門投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
概念 強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
一、基本案情 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2009年4月,被害人彭桂根、習金華、彭淑韋合伙經營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下村鎮的高山選礦廠。2010年4至5月間,被告人習海珠為迫使彭桂根等人轉讓該廠,多次指使習小紅、習思平,以每去一次每...
強迫交易行為有哪些特征,如何處罰怎么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強迫交易行為主...
裁判要旨1.債務未清償的情況下,利用虛假訴訟的手段提起民事訴訟,不宜認定為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的非法占有他人財產。2.區分虛假訴訟罪與虛假訴訟型侵犯財產犯罪,應結合全案證據,綜合分析其主觀目的和具體行為,做到準確定罪量刑。基本案情公訴...
一、強迫賣淫三次如何處罰《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組織他人賣淫或者強迫他人賣淫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組織他人賣淫,情節嚴重的;(二)強迫不滿十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