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受罰
受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從輕是在法定刑的下限處刑;這里指的減輕,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檔次,如應判五年以上的,實判在五年以下處罰。
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的相關規定,分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相對負刑事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和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三個階段:
1、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不滿14周歲
一般地說,不滿14周歲的人尚處于幼年時期,還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即不具備責任能力。因此法律規定,對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一概不追究刑事責任;但必要時可依法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嚴加管教。
2、相對負刑事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14周歲不滿16周歲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的相關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
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應當對所有的犯罪都應負有刑事責任,但應當根據情形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未成年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在犯罪的時候處罰都還是不同的。其中如果屬于未滿14周歲的話,那么是完全不用負刑事責任的,而要是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話,法律規定不能處死刑,同時還要從輕或減輕處罰。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如果犯罪是會從輕處罰,年輕人主要是以教育為主的,法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聊網相關律師。
未成年人偷自家財物是否構成犯罪一般來說不會構成,但家長可以多加教育,不必報警處理,畢竟未成年人需要支持和引導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考慮小孩偷盜的錢財是自家財物,社會危害性比社會上作案要小,且屬于未成年人,在有罪的同時可以大幅度減輕處罰,甚至可...
刑法修正案八中未成年人的內容包含哪些一、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無累犯制度的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六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
醉駕需要寫免起訴申請書 醉駕需要寫免起訴申請書并簽字的,審查過程中如果不認可當事人的申請,會強制執行。但是申請書是必須填寫的謝邀!這種情況基本上是認定為刑事案件了,建議聘請律師處理。當事人或者法院對是否起訴都有認定權,并不會有約束...
未成年是否可以被傳喚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未成年人如果有刑事責任承擔能力的,沒有對當事人進行羈押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可以傳喚嫌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
1.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法律規定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2113了犯罪行為。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5261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
8月17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這是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實施以來的第二次修訂。 ...
未成年人犯罪檔案保管制度,是指國家機關依法保管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檔案,除法律原因外,任何人不得啟封或者查詢有關檔案的制度。 1、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的適用條件? (一)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
張三是在校高中生,在班上擔任班長之職。一天,在校門口被數名同學(同校不同班)威脅攔截帶至偏僻地方,對其進行扇耳光、群毆、下跪等方式欺凌傷害,并強行索要身上攜帶的三百元零花錢。 張三逃離后報警,學校得知情況...
犯罪記錄由公安機關記錄存檔,個人在網上是查不到犯罪記錄的,只能是國家安全機關、法院、檢察院、律師因為辦案的需要向公安機關查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規范犯罪...
校園霸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一方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當有校園霸凌行為產生,首先應該沖出來制止、管理學生不良行為的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