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盡管我國土地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目前并沒有關于土地污染的專項立法,關于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規定大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董h境保護法》。該法第2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植物生長激素?!掇r業法》。該法第58條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采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锻恋毓芾矸ā?。該法第35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該法對土地污染防治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①第十九條:國家提倡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對其經營的基本農田施用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和培肥地力。
②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基本農田地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監測網點,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基本農田地力變化狀況報告以及相應的地力保護措施,并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施肥指導服務。
③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評價,并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環境質量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④第二十五條: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提供的肥料和作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锻寥拉h境質量標準》。該標準是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而制定的,它規定了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準分級以及土壤監測的采樣方法和分析方法
憲法類34部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3
勞動法類90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96
刑法類25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01
民法類51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3
行政類212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91
經濟法類 358
勞動法類96
反腐倡廉8
環保類104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59
勞動教養法規規章7
煙 草 法 規19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9
信 息 化 類52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30
非典專題法規文件134
醫 藥 法 規 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213
海 洋 法 規97 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32
知識產權29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3
道路交通法規90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84
房地產及建筑法規197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234
個人所得稅相關法規15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1
司法訴訟程序類52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46
還有很多,我這樣寫不完,你看看"中國法律大全"網.就知道的
普通的醫用口罩成本不高,防護性也并不出眾;而高級的醫用口罩被外科手術醫生或牙醫所采用,注重對顆粒物的過濾性、對流體的阻隔性,保證在精密工作環境下的佩戴透氣性, 霾的意思是灰霾(煙霞)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造成視覺程障礙的叫霾。霾與霧的區別在于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車子是排放最高標準的美國進口 醫用口罩普像北京打工衛欣,過濾性好,不僅防顆粒物也防飛沫在天貓
總體劃分可以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可以包括機械翻土,客土等稀釋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可能會導致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改變,因為深層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不一樣,所以翻土后可能會讓一些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負效應?;瘜W方法包括電化學、淋洗、氣提等等。但是化學方法的問題是,所用的藥劑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生物方法一種環境友好型方法。比如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以及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但是此方法的缺點是修復周期較長,往往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
綜上所述,每種方法有各自的優缺點,一般在實際修復工程中,需要聯合幾種不同的技術來達到最優的效果。
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并進而造成農作物中某些指標超過國家標準的現象,稱為土壤污染。
污染物進入土壤的途徑是多樣的,廢氣中含有的污染物質,特別是顆粒物,沉降到地面進入土壤,廢水中攜帶大量污染物進入土壤,固體廢物中的污染物直接進入土壤或其滲出液進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帶來的土壤污染。
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也是土壤污染的來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導致土壤質量下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外,更為嚴重的是土壤對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鎘等富集到作物果實中,人或牲畜食用后發生中毒。
如我國遼寧沈陽張士灌區由于長期引用工業廢水灌溉,導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土壤污染已成為世界性問題。我國的土壤污染問題也較嚴重,據初步統計,全國至少有2000萬公頃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陳同斌博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斷惡化的土壤污染形勢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將對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提出嚴峻挑戰?!?不合格的畜禽糞便肥料也成了造成土壤污染的罪魁禍首。
由于畜禽飼料中添加銅、鉛等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動物生長激素,使得許多未被畜禽吸收的微量元素和有機污染物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土壤環境。 專家指出,土壤是各種污染物最終的“宿營地”,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終滯留在土壤內。
土壤中的污染物質會向水體中遷移或流失;附著其上的重金屬能夠進入大氣,并通過大氣環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傳播。土壤中的有害物質不僅通過食物和水體影響人體健康,重金屬元素還會附著在土壤顆粒上,通過呼吸進入人體。
土壤污染的防治在我國剛剛被提上議事日程。專家明確指出:“摸清家底應該成為土壤污染防治的第一步。”
我國的土壤污染分布比較集中,局部地區突出,只有調查清楚全國土壤污染的現狀,才能知道究竟會帶來多大的危害,才能找出原因并提出對策,同時從高風險地區開始由點到面進行治理。 法制的不健全也正成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頸。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已經制定了防治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項空白。雖然若干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規定,但都是分散而不系統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具體法律制度。
另外,長期有效的土壤質量監測機制的建立十分必要。專家表示,“多體檢比治病好”,監測可以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同時,土壤污染的防治技術也需要不斷提高。 國家環??偩钟嘘P負責人日前指出,中國面臨的人口、糧食、生態環境問題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確保土壤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土壤環境安全是保障整個生態環境安全及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
我國政府將就土壤安全問題采取對策和措施。要加快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污染土壤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體系,盡快組織制訂土壤環境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形成配套的技術規范,促進土壤污染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
總體劃分可以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可以包括機械翻土,客土等稀釋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可能會導致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改變,因為深層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不一樣,所以翻土后可能會讓一些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負效應。
化學方法包括電化學、淋洗、氣提等等。但是化學方法的問題是,所用的藥劑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
生物方法一種環境友好型方法。比如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以及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
但是此方法的缺點是修復周期較長,往往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綜上所述,每種方法有各自的優缺點,一般在實際修復工程中,需要聯合幾種不同的技術來達到最優的效果。
主要有: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對農田造成大面積的污染.其他環境問題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屬濃度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別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其他生態問題。
(1)基本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土壤污染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要認真總結國內外土壤污染防治經驗教訓,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實行防治結合。統籌規劃,重點突破。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法律法規、監管能力、科技支撐、資金投入和宣傳教育等各個方面,要統籌規劃,全面部署,分步實施。重點開展農用土壤和污染場地土壤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結合各地實際,按照土壤環境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農村地區要以基本農田、重要農產品產地特別是“菜籃子”基地為監管重點;城市地區要根據城鎮建設和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以規劃調整為非工業用途的工業遺留遺棄污染場地土壤為監管重點。政府主導,公眾參與。
土壤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資源,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群眾健康。防治土壤污染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各級環保部門要在同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認真履行綜合管理和監督執法職責,積極協調國土、規劃、建設、農業和財政等部門,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2)主要目標。到201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基本摸清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初步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絡;編制完成國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初步構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規等管理體系框架;編制完成土壤環境安全教育行動計劃并開始實施,公眾土壤污染防治意識有所提高。
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體系,出臺一批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規,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土壤環境監測網絡進一步完善;土壤環境保護監管能力明顯增強,公眾土壤污染防治意識顯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學研究深入開展,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示范項目取得明顯成效。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 (3)農用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
以基本農田、重要農產品產地特別是“菜籃子”基地為監管重點,開展農用土壤環境監測、評估與安全性劃分。加強影響土壤環境的重點污染源監管,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產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強化對農藥、化肥及其廢棄包裝物,以及農膜使用的環境管理。
對污染嚴重難以修復的耕地提出調整用途的意見,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積極引導和推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規范有機食品發展,組織開展有機食品生產示范縣建設,預防和控制農業生產活動對土壤環境的污染。
(3)污染場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結合重點區域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對污染場地特別是城市工業遺留、遺棄污染場地土壤進行系統調查,掌握原廠址及其周邊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種類、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場地土壤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
建立污染土壤風險評估和污染土壤修復制度。對污染企業搬遷后的廠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進行開發利用的,環保部門應督促有關責任單位或個人開展污染土壤風險評估,明確修復和治理的責任主體和技術要求,監督污染場地土壤治理和修復,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別是改為居住用地對人體健康影響的風險。
對遺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由原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治理并恢復土壤使用功能。加強對化工、電鍍、油料存儲等重點行業、企業的監督檢查,發現土壤污染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
區域性或集中式工業用地擬規劃改變其用途的,所在地環保部門要督促有關單位對污染場地進行風險評估,并將風險評估的結論作為規劃環評的重要依據。同時,要積極推動有關部門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并按規定程序組織審查規劃環評文件;對未依法開展規劃環評的區域,環保部門依法不得批準該區域內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單位和個人負責修復和治理。造成污染的單位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發生變更的,其所承擔的修復和治理責任,依法由變更后承繼其債權、債務的單位承擔。
變更前有關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是不得免除當事人的污染防治責任。造成污染的單位已經終止,或者由于歷史等原因確實不能確定造成污染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關人民政府依法負責修復和治理;該單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由土地使用權受讓人負責修復和治理。
有關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是不得免除當事人的污染防治責任。 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5)搞好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加強溝通協調,有效整合資源,強化質量管。
1.有關工業水污染法律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于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法明確規定了保護水資源的相關政策、責任范圍任及措...
1.我國環境與資源保護的主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環境與 資源保護法,是 環境法和 自然資源法的統稱。環境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關于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 法律規范的總稱 。自然資源法是調整人們在開發、利...
揚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 (2022年10月28日揚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22年11月25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防治措施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四...
1.我國制定的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96年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10.0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
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 (2022年9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標準、詳查和監測 第三章 預防和保護 第四章 風險管控和修復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
1.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一次會議通過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二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