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森林資源資產是再生自然資源性資產,故森林資源資產除與一般資產具有的特點〔獲利性、占有性、變現性、可比性〕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林地的認定:郁閉度在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另外,某些不能定為林地資產的的林地,目前只能作為資源或潛在的資產存在,但隨著經營條件的改變,可能轉入資產。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指評估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在評估基準日,對特定目的和條件下的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
森林資產的評估是整個資產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森林資源中具備資產條件的部分資源〔森林資源資產〕為對象,進行市場價格的判斷。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從業者不僅要掌握一般資產評估的理論和技術,而且還要了解森林資源本身特殊的生長變化規律、森林的經營技術和調查技術等,其知識結構既涉及林學采運的專業知識,又涉及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要求多科學的協同工作。
森林資源資產是再生自然資源性資產,故森林資源資產除與一般資產具有的特點〔獲利性、占有性、變現性、可比性〕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林地的認定:郁閉度在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另外,某些不能定為林地資產的的林地,目前只能作為資源或潛在的資產存在,但隨著經營條件的改變,可能轉入資產。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指評估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在評估基準日,對特定目的和條件下的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森林資產的評估是整個資產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森林資源中具備資產條件的部分資源〔森林資源資產〕為對象,進行市場價格的判斷。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從業者不僅要掌握一般資產評估的理論和技術,而且還要了解森林資源本身特殊的生長變化規律、森林的經營技術和調查技術等,其知識結構既涉及林學采運的專業知識,又涉及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要求多科學的協同工作。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工作,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9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指森林資源資產,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森林景觀資產以及與森林資源相關的其他資產。
第四條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指評估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在評估基準日,對特定目的和條件下的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 第五條 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準或授權核準。 其他地區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涉及國家重點公益林的,實行核準制,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準或授權核準。
對其他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或備案制,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規定。對其中實行核準制的評估項目,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核準或授權核準。
第六條 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涉及國家重點公益林的,實行核準制,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準或授權核準。其他評估項目是否實行備案制,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決定。
第七條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由財政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八條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方法,遵照資產評估準則及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執行。
第二章 評估范圍 第九條 國有森林資源資產占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 (一)森林資源資產轉讓、置換; (二)森林資源資產出資進行中外合資或者合作; (三)森林資源資產出資進行股份經營或者聯營; (四)森林資源資產從事租賃經營; (五)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擔保或償還債務; (六)收購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 (七)涉及森林資源資產訴訟; (八)法律、法規規定需要進行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 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是否進行資產評估,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 森林資源資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根據需要進行評估: (一)因自然災害造成森林資源資產損失的; (二)盜伐、濫伐、亂批濫占林地人為造成森林資源資產損失的; (三)占有單位要求評估的。 第三章 評估機構和人員 第十二條 從事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應具有財政部門頒發的資產評估資格,并有2名以上(含2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參加,方可開展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業務。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由國家林業局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共同評審認定。經認定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進入專家庫,并向社會公布。
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須經2名注冊資產評估師與2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共同簽字方能有效。簽字的注冊資產評估師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應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三條 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按照抵押貸款的有關規定,凡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銀行抵押貸款項目,應委托財政部門頒發資產評估資格的機構進行評估;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銀行抵押貸款項目,可委托財政部門頒發資產評估資格的機構評估或由林業部門管理的具有丙級以上(含丙級)資質的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科研教學等單位提供評估咨詢服務,出具評估咨詢報告。 上述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科研教學單位提供評估服務的人員須參加國家林業局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共同組織的培訓及后續教育。
第十四條 資產評估機構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從事評估業務應當遵守保密原則,保持獨立性。與評估當事人或者相關經濟事項有利害關系的,不得參與該項評估業務。
第四章 核準與備案 第十五條 凡需核準的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占有單位在評估前應按照行政隸屬關系,經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由審核部門向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報告下列有關事項。 (一)評估項目的審核情況; (二)評估基準日的選擇情況; (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范圍的確定情況; (四)森林資源資產實物量清單; (五)選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的條件、范圍、程序及擬選定機構的資質; (六)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時間進度安排情況。
第十六條 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的核準工作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國有森林資源資產占有單位收到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后應按照隸屬關系,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初審,經初審同意后,由審核部門在評估報告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向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核準申請。 (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收到核準申請后,對符合核準要求的,及時組織有關專家和單位審核,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估報告的核準;對不符合核準。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特點: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與一般的資產評估一樣具有以下特點:
1、政策性 根據我國的國情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國家有一定的政策規定。當前最主要的有,國務院頒布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林業局頒發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以及各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制訂的《ㄨㄨ省森林資源資產轉讓條例》等等。對資產占有單位在什么情況下應進行資產評估,以及評估的范圍、評估的組織管理原則、程序、方法及其法律責任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是對資產評估工作的政策要求,還有資產評估價格。同一產品有不同的價格,有些產品特別是林產品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國家規定的稅費影響,這就使之更具有政策性。
2、技術性 要對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出一個相對準確的數字,必須經過一系列復雜而細致的技術工作。對每一項森林資源資產,在評估其價值之前,評估人員必須先到現場進行勘察。不僅是查對數量,而且要勘察其質量。詳細了解該森林資源資產的樹種組成、林齡、郁閉度、樹高、胸徑、蓄積量以及生產成本、生產條件等情況,才能正確計算其評估值。這項工作具有嚴格的科學和技術要求,這不是一般人或一個人能完成的,必須具有專業技術人員〔各類〕才能勝任。
3、專業性 一是要求評估機構的專業性,二是參與資產評估的人員應該有一定的林學專業技術素質和豐富的財務、統計、審計實踐經驗。
4、綜合性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從而要求評估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具有全面性,在評估中對資產的諸多因素大部分要用確切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和綜合。因此評估人員應具有相應的知識,一名評估人員不可能完全具備與資產評估工作相適應的全面的技術和知識,必須要有一個具有多方面知識的群體,做到優化組合,相互取長補短。評估人員不僅要有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如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
5、時效性 作為一個林業企業來說,森林資源資產的數額和結構都不可能是靜止不變的。一方面物價經常變動,另一方面森林資源資產本身也在不斷生長,評估結果只能說明一個林業企業在某一個時點的森林資源資產狀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森林資源資產必然會發生變化,并產生較大的差距,因此確定了的評估結果只能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我國的規定是從評估基準日起評估結果一年內有效。
6、規范性 資產評估是一項復雜而嚴肅的工作,決不能具有主觀隨意性。為了確保評估結果的真實性,要求評估結果的全過程都要按照一定的規范進行,比如評估的組織管理、原則、程序、方法以及評估報告書的內容都有具體的要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
7、公正性 資產評估是按法定或公允的準則和規程進行的,具有公允的行為規范和業務規范,為公正性奠定了技術基礎。評估人員應當是與資產業務沒有直接利益關系的第三者,這是公正性的組織基礎。
8、權威性 評估結果將作為資產經營和產權變動底價的依據。作為一個企業來說經確認的評估結果可據以調整帳務,這就從客觀上要求評估具有權威性。
9、責任性 資產評估結論應當是真實可靠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經得起檢驗和推敲,而且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而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10、風險性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依據相關資料的可靠性,對森林資源資產價值作出的一種模擬價格,這種模擬價格是評估人員主觀對被評估資產的客觀反映。其價格的準確程度如何取決于所搜集到的資料情況,以及評估人員的道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的高低,可以做到的盡可能準確,但不可能做到絕對準確。但評估機構要對評估結果負法律責任,這又使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具有很高的風險性。
四、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的編寫
(一)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所需資料
森林資源資產由于所具有的經營的永續性、再生的長期性、分布的遼闊性、功能的多樣性、管理的艱巨性等特點,其評估有別于其它一般資產的評估,所需資料也不同。對于不同目的、不同種類、不同范圍的森林資源資產,其評估所需資料也不同,這些資料的一部分要求森林資源資產的占用單位提供,但相當一部分則要求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單位和評估人員調查收集。
1、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所需材料
(1)森林資源資料:
a.森林資源資產清單(以小班一覽表或調查薄形式按小班提供)。
b.各類森林資源統計表:
Ⅰ各類土地面積統計表;
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和林業部聯合頒布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中,規定林地價格評估的基本方法包括:現行市價法、林地期望價法、年金資本化法和林地費用價法。
由于我國林地資產的所有權歸國家、集體所有,因而林地的經營者一般只有其經營權。故買賣實例很少,并且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各地相差較大,系數也很難測算。因此,此法不太適合我國國情。
它是按復利計算將無窮多個輪伐期的收入和支出全部折現值累加求和得到。由于此法是以資產的潛在收益為基礎的,利用林地未來期間的收益來估計林地的價值,并且在估計林地的收益時主要考慮的是林木的收益而未計算其他林產品的價值,因此主要用于同齡林林地資產的評估。
公式中有很多地方是估計得出的,存在很多人為因素。例如,林地的主伐純收入和間伐純收入均需要進行預測。它與木材質量、供求關系、國家政策等很多因素有關。另外,利率的確定也需要專業的測定。找林地資產評估公司,請上科易網。
目前林地資產評估中的主要方法還是林地期望價法,它雖然也存在很多假設和估計,但由于以往交易比較多,數據容易獲得,故計算的結果說服力較強。應該注意的是,在確定林地資產的價值時,要以市場中需求與供給所確定的價格為基礎,綜合考慮能引起其價格變動的經濟、社會、行政等因素后,再確定合理的評估價格。
3.年金資本化法。林地資產評估中的年金資本化法是以林地每年穩定的收益(地租)作為投資資本的收益,再按適當的投資收益率求出林地資產的價值的方法。其公式為:
Bu =A/P
年金資本化法應以平均地租為基礎,在確定平均地租時要用近幾年的平均值,剔除過高或過低的地租的影響,盡量減少通貨嘭脹的因素。
這種方法僅適用于林地的購入費用較明確,并且購入后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但又尚未經營的林地。但林地購入后一般要進行經營,此法就很難反映林地的實際價值。故在工作中很少使用。
1995年初,原林業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管理人員、基層工作者20多人,開始對全國范圍內的森林資源資產交易狀況進行調查研究。
在調研的基礎上,于1996年初成立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編制課題組,課題組在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方法和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我國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和《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務院令91號(1991年11月16日發布施行)]、《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施行細則》(國資辦發[1992]36號)等規定的要求,結合森林資源資產的特點,起草了我國第一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該技術規范包括總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程序和基本方法、森林資源資產核查、林木資產評估、林地資產評估、森林景觀資產評估、整體林業企事業資產評估、資產評估報告書及送審專用材料、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底稿、項目檔案以及附則等10章共59條。
1995年初,原林業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管理人員、基層工作者20多人,開始對全國范圍內的森林資源資產交易狀況進行調查研究。
在調研的基礎上,于1996年初成立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編制課題組,課題組在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方法和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我國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和《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務院令91號(1991年11月16日發布施行)]、《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施行細則》(國資辦發[1992]36號)等規定的要求,結合森林資源資產的特點,起草了我國第一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該技術規范包括總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程序和基本方法、森林資源資產核查、林木資產評估、林地資產評估、森林景觀資產評估、整體林業企事業資產評估、資產評估報告書及送審專用材料、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底稿、項目檔案以及附則等10章共59條。
評估方法根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及本次評估的目的和評估對象的具體情況,本次林木資產評估對不同齡組林分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評估。
對幼齡林采用重置成本法,對中齡林、近熟林采用收獲現值法進行評估。1、幼齡林林木資產評估幼齡林采用重置成本法,即按現實的工價及生產水平重新營造一塊與被評估森林資源資產相類似的資產所需的成本費用,作為被評估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值。
其計算公式為:式中:En——評估值;K——調整系數;Ci—第i年的以現行工價及生產水平為標準的生產成本(含地租),具體包括造林成本、撫育成本、管理費、地租等項;P——投資收益率;n——林分年齡。本次評估對象中黑樺和柞樹均為幼齡林,評估人員按照相關規定采用重置成本法進行估算,現僅以1小班的黑樺為例,說明評估方法如下:●示例: 樹種:黑樺 小班面積:150畝 起源:天然林林齡:30年 主伐期:61年 所處齡級:幼齡(1)營林成本:管護費用1元/畝(根據評估基準日當地的物價水平),黑樺為天然林沒有其他營林成本和地租。
(2)投資收益率的確定;投資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利率=6%無風險利率參考三年期國債利率,確定為3.5%;風險報酬率考慮當地主要林種的主伐期較長,森林資源經營中存在的造林失敗、火災、人為破壞、病蟲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等眾多不確定因素,故確定為2.5%。(3)K是林分生長狀況中各項因素調整系數K的函數;K取值為96.77%K=f(K1,K2) 在幼齡林林分林木資產評估中,以平均樹高和成活率兩項指標確定K1和K2。
K1=現實林分平均樹高/參照林分平均樹高K2=所評估林分成活率/參照林分成活率其中,參照林分平均樹高和成活率通過相關技術表格查出。評估人員根據林木的具體狀況及以上各項數據,運用重置成本法的計算公式得出1小班黑樺的評估值是12,161.09元;柞樹和黑樺均為幼齡林,同理通過以上方法得出柞樹評估值為6,081.99元,黑樺評估值為23,106.94元,評估值合計29,188.93元。
2、中齡林、近熟林林木資產評估中齡林、近熟林采用收獲現值法,即預測林分生長到主伐時生產的木材的數量,并利用木材市場倒算法預測出其立木的價值并將其折成現值,然后再扣除評估基準日到主伐期前預計要進行各項經營措施成本的折現值,將其剩余部分作為被評估林木的評估值。其計算公式為:式中:En——評估值;K——林分質量調整系數;Au——參照林分U年主伐時的純收入(指木材銷售收入扣除采運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有關稅費和木材經營的合理利潤后的部分);Da,Db——參照林分第a、b年的間伐純收入(n>a,b時,Da,Db=0);P——投資收益率;Ci——第i年營林生產成本(含地租);u——林木主伐年齡;n——林分年齡注:通過對當地資料的收集,了解到當地林木沒有間伐期,即不存在間伐收入,故在本次評估計算中不予考慮。
評估對象中落葉松和樟子松均為中齡林和近熟林,評估人員按照相關規定采用收獲現值法對以上林木的價值進行估算。現僅以1小班中的落葉松為例說明具體的評估方法如下:●示例: 樹種:落葉松 小班面積:150畝 起源:人工 林齡:30年 主伐年齡:41年 所處齡級:中齡 平均胸徑:350px 單位面積蓄積:9.67m3/畝 出材率:80%(1)商品材銷售價格(主伐期)。
根據《黑龍江省林業廳鋸切用原木價格表(中準價格)》,確定以下材種在主伐期的銷售價格:落葉松為700元/立方米。(2)木材銷售有關成本費用:①調查設計費:6元/立方米。
②采伐成本:50元/立方米。③木材檢疫費:3.55元/立方米(檢疫費按銷售收入的0.5%計提)④管理費用:35.5元/立方米(管理費用按銷售收入的5%計提)⑤育林基金:60元/立方米(育林基金按銷售收入的15%計提)。
(3)木材銷售稅費:應繳稅費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及其附加,共計21.6元/立方米。(4)銷售利潤:70元/立方米(按照銷售收入的10%計提)。
(5)營林成本:管護成本3.5元/畝;(根據評估基準日當地的物價水平)該林地沒有其他營林成本和地租。(6)投資收益率的確定;投資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利率=6%無風險利率參考三年期國債利率,確定為3.5%;風險報酬率考慮當地主要林種的主伐期較長,森林資源經營中存在的造林失敗、火災、人為破壞、病蟲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等眾多不確定因素,故確定為2.5%。
(7)K是林分生長狀況中各項因素調整系數K的函數;K取值為90%K=f(K1,K2) 在幼齡林林分林木資產評估中,以平均樹高和成活率兩項指標確定K1和K2。 K1=現實林分單位面積蓄積/參照林分單位面積蓄積K2=所評估林分平均胸徑/參照林分平均胸徑 其中,參照林分單位面積蓄積、平均胸徑通過相關技術表格查出。
評估人員根據林木的狀況和以上數據運用收獲現值法的計算公式得出1小班中的落葉松評估值1,349,795.19元;落葉松和樟子松均為中齡林和近熟林,同理通過以上計算方法得出落葉松評估值2,667,656.35元,樟子松評估值195,115.72元,評估值合計2,862,772.07元。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好心情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基本方法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作為專業資產評估,在資產評估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的基礎上,依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目的和被評估森林資源資產的特點,發展和衍生出了一些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技術方法,以適應不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需要。主要評估技術方法如下:
一、市場法
是指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具體包括市場價倒算法、現行市價法等。
一、市場價倒算法
用于林木資產評估,是用被評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場銷售總收入,扣除木材經營所消耗的成本(含有關稅費)及應得的利潤后,剩余的部分作為林木資產評估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En=W-C-F En—林木資產評估值 W—銷售總收入 C—木材經營成本(包括采運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有關稅費) F—木材經營合理利潤
此方法為市場法的一個衍生評估方法,它是假設被評估的林木資產,于評估基準日一次性全部采伐銷售為前提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由于被評估林木的實際情況、國家林業經營管理政策等因素對評估價值的影響。
二、現行市價法此方法是 E二、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方法V=∑si=N其計算公式為:其計算公式為:
1.宣講法律法規簡報 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干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簡 報第 25 期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 二○○八年三月七日中央宣講團首場宣講在石家莊舉行2008年3月3日至4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中央宣講團在河北石家莊進行...
一、采礦權轉讓條件 轉讓采礦權時,應當具備下列條件:①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②采礦權屬無爭議;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④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轉讓采礦權時,采礦權...
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一、申請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筑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托書、身份證明等資料。二、受理和審查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依...
1.要如何由劃撥變成出讓 1、如果是單位或企業用地需先向所在地國土資源局打轉讓申請或補交出讓金申請,與國土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2、普通的私人房子直接找到國土局權屬登記中心辦理出讓合同后在進行土地證變更就可以。3、個人的轉讓國土局直接有這個程...
許多農民只是在看電視時聽說過土地(林地)流轉這個詞,對土地林地流轉政策和以往的政策有何區別,土地林地究竟怎樣流轉,應通過什么程序流轉,履行哪些手續、又有哪些可供選擇的方式,不同的選擇方式對自身的權益有何影響等等,一般村民都不清楚、不了解。由...
一、企業兼并與重組的區別 1、兼并一般指兩家或兩家以上公司的合并,組成一個新的企業。原來公司的權利與義務由新的公司承擔。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設,兼并通常有兩種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 2、廣義的企業重組,包括企業的所有權。資產...
1、有效政府理論 世界銀行曾經在一份題為《變革世界中的政府》的報告中,提出了一個中心議題:變革的世界需要一個有效政府,如果沒有有效的政府,經濟的、社會的和可持續的發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 從有限...
1.林業系統試題和答案 2009年林業系統普法考試試題(答案)一、填空題(每題1分,共30分)1.林地2.三十年至七十年;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 3.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4.20個工作日5.和解,和解;和解6.60日內;30日7.幼林...
申請 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筑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托書、身份證明等資料。 受理和審查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依據相關規定對申請人提交的...
你好! 林權流轉合同 甲 方:**** 乙 方:**** 身份證號: 為充分利用山場資源,發展現代林業,搞活林業經濟,甲、乙雙方本著公開、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則,甲方依法定程序將本人家庭承包的林木所有權自愿抵押給乙方,由乙方自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