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婚內財產侵權的概念及其特征
什么是婚內財產侵權?應當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并且不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需要,擅自對數額較大的共同財產做出處分,或者人為使另一方對財產喪失使用支配權的一種民事侵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征:
1、發生時間的特殊性:只是存在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包括分居、訴訟期間和離婚判決未生效期間。其余包括婚前、婚后發生的侵權行為、男女同居期間發生侵權行為均不屬于婚內侵權。
2、侵權主體的特殊性:是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配偶一方對另一方的侵害。第三方與配偶一方共同侵害配偶另一方的合法權益也屬于婚內侵權行為。但第三方對配偶一方的侵害不屬于婚內侵權主體。
3、侵權目的的特殊性:夫妻雙方都有權基于家事代理權的范圍內,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而婚內財產的侵權行為不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以不合理的理由,不合法的手段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剝奪了配偶另一方對被處理財產的權益和知情權。
4、括夫妻一方占有使用絕大部分夫妻共同財產而使得另一方完全喪失或基本喪失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控制。
二、婚內財產侵權的主要表現形式
婚內財產侵權的形式多種多樣,只要不是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夫妻一方侵犯另一方平等處置財產的權利,即構成婚內財產侵權。生活中常見的形式有幾下幾種:
1、夫妻一方擅自處理變賣夫妻共同財產。
常見的是夫妻一方擅自變賣房產,因為房產價值大,所以也常常成為離婚訴訟中雙方主要財產爭議的焦點。夫妻感情一旦破裂,雙方陷入面臨離婚的僵局時,最容易出現一方擅自變賣房產的情況,尤其是產證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因為根據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第三方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房產只屬于一人。只要被登記在產證上的一方同意,交易就是真實有效的,日后另一方追究起來,第三人也能依據善意取得原則取得房產。
2、夫妻一方虛構債務。
現在,在離婚訴訟中,一方為了多了多爭取財產,“虛構債務”的現象越來越多。在離婚訴訟中,這種“虛構債務”的現象不在少數。此現象的出現主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被告不想離婚,想通過虛構高額債務迫使原告因不愿承擔債務而撤回離婚訴訟;第二種情況就是被告想通過虛構債務來獲得更多財產利益。此現象的發生不僅侵害了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妨礙司法公正,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因此,如何防止當事人通過虛構債務來達到其不當目的應引起重視。
3、夫妻一方將財產贈與他人
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私自將財產贈與他人,同樣是一種婚內財產侵權行為。丈夫將財產贈與情人是否有效?夫妻一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作出重大處理決定,應征得另一方的同意,除非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否則夫妻一方的擅自處分行為應屬無效。現行《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也就是說,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任何一方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財產,包括勞動所得、受贈、繼承等,都是夫妻共同財產。對重要財產的處理應經雙方協商一致,否則會因侵犯共有人的合法權益而招致行為的無效。
4、分居期間的財產侵權。
夫妻感情不和或者第一次提起離婚訴訟被法院駁回的時候,夫妻雙方往往會選擇分居。此時,問題往往就會出現,6個月的分居時間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一個轉移、隱匿、為泄憤故意毀壞財物的很好的機會。不僅不利于保護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也使法院第二次作出的離婚的判決成為一張“白條”,不利于維護公平正義。
再者,有些女性本身居于弱勢地位,尤其是長期在家操持家務,沒有收入的一方,在分居期間的利益很難得到保護。雖說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是卻沒有實際的控制權,大部分財產都掌握在對方手里,最糟糕的情況是一旦分居,連最起碼的生活都很難得到保障。如若離婚后,尚能得到一定的經濟幫助,但是在分居期間,弱勢的一方從法律上來說是不能夠要求對方的經濟幫助的,那對他們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即便她們有勞動能力,但長期脫離社會使她們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自力更生,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重視。
醫療事故會給雙方都帶來難以磨滅的損失。一方面,對因為故意或者過失而造成損害的責任主體施加賠償等懲罰,能起到監督懲罰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受害者以其家屬也是一種安慰。那么醫療事故行政責任有哪些?醫療事故行政責任概念和特征是怎樣的?今天,小編就...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稅務機關依法作為賠償義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稅務行政賠償主要是對侵犯財產權的賠償。稅務機關對其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引起的民事侵權損害,對因相對人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以及間接...
1.1、涉外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2、與海關涉外知識產權相關的法 一、涉外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1。國際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 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與貿易有...
產品責任的基本特征和歸責原則產品責任又稱產品瑕疵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因產品的瑕疵給消費者及其他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或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財產)損害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產品責任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事責任屬于一種特殊的...
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事件的不斷激增,如何正確合理的解決醫療糾紛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處理的一些具體規定。 第一、體現了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地位平等的特征 新制訂的侵權責任法當中,用專章11條規定了醫療損...
一、醫務人員有哪些侵權行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務人員的侵權行為主要是醫療侵權,因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患者出現人身損害的事故。《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
一、專利侵權起訴多久立案因專利侵權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在案件進行受理后,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該在七天內進行立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條件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
1、侵權行為的一般訴訟時效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對侵權行為同樣運用。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為3年,超過這一期限,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利益的權利。 2、侵權行為的特殊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
一、網絡內容提供商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網絡內容提供商,Internetcontentproviders,簡稱為ICP,是指擁有自己的主頁,通過互聯網定期或不定期的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并以此為業的人(網站)。ICP通常通過選擇和編輯加工自己...
一、專利權權利內容主要有哪些1、獨占實施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而權利人可以獨占地制造專利產品、可以獨占地使用該專利技術/設計、可以獨占地銷售專利產品。2、轉讓權:權利人有權將自己所獲得的專利所有權轉讓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