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
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
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
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
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了解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安全部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章 管理內容 第三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為:(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二)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三)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四)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后,報廠生產辦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
第四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一)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二)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三)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四)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22%。
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五)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七)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生產辦批準;(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十)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十一)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十二)有限空間作業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采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十三)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采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并進行定時監測;(十四)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十五)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十六)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
第五條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第六條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于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
第七條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第八條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
第九條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后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第十條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淀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
第十一條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第十二條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問題,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后,方可封閉人孔。
第三章 附 則 第十三條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第十四條本制度由安全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供參考。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執行“先通風、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未經通風和檢測,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
1、按照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凡要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事先測定其氧氣、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粉塵的濃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入。在未準確測定氧氣濃度、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粉塵的濃度前,嚴禁進入該作業場所。
2、確保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現場的空氣質量。氧氣含量應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氣體、可燃氣體、粉塵容許濃度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要求。
3、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可采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兔子等)試驗方法或其它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
擴展資料
一、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1、密閉設備:如船艙、儲罐、車載罐、反應塔(釜)、冰箱盒、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2、地下空間有限:如地下管線、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3、地面空間有限:如倉庫、酒窖、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藏庫、糧倉、筒倉等。
二、有限空間作業危害性:
1、中毒危害:有害物質濃度高,容易在有限的空間內積聚。有害物質可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存在,也可能在操作過程中逐漸積聚。
2、缺氧的危害: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導致缺氧。
3、易燃易爆危險: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濃度過高會引起爆炸或燃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有限空間作業
1、安全隔絕 設備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
設備與外界連接的電源應有效切斷。2、清洗和置換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對有限空間進行清洗和置換,并達到下列要求: 清洗后應進行空氣置換,并隨時監測氧氣和其他危險氣體的含量、用壓縮空氣進行置換,應考慮到盲端的置換,置換后的氧含量應達到18~21%、有限空間內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險氣體濃度符合GB Z2-2002規定。
3、通風 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間空氣良好流通。4、定時監測 (1) 作業前30分鐘內,必須對有限空間再次作氣體采樣分析,驗證分析檢測結果是否符合安全作業許可要求。
若不符合,必須按以上置換、清洗或通風作業程序直到符合作業安全要求為止。(2) 采集的分析樣品要有代表性,應保留在氣體取樣器內并至少保留4小時甚至直至作業結束。
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應在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保證其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氧含量符合標準規范要求,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GB Z2-2002規定。(3) 作業中要加強定時監測,作業期間應至少每隔2小時取樣復查一次,如有一項不合格以及出現其他情況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人員,同時取消作業證;作業現場經處理,并經取樣分析其結果符合有限空間安全作業要求后,須重新開具作業證,方可繼續作業。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須進行逐項登記;完成作業離開有限空間時,應清點作業工具、材料的數量并全部帶出,不準留在有限空間。(5)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時,應做連續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風措施。
5、照明防護措施 (1) 進入不能達到清洗和置換要求的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按規定配備漏電保護器。
(3)臨時用電線路裝置,應按規定架設和拆除,線路絕緣保證良好。(4)帶有未加防護的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應在停機后切斷電源,摘除保險或掛接地線,并在開關上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警示牌,必要時派專人監護。
6、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安全措施 (1)應采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2)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臺,必要時由監護人用安全繩拴住作業人員進行施工。
(3)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不能拋擲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業要有防止層間落物傷害作業人員的措施。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
(4)在設備內動火作業,除執行有關動火的規定外,動焊人員離開時,不得將焊(割)炬留在設備內。(5) 有限空間外要備有必要的充足的安全防護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物資。
7、監護 (1)有限空間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2) 作業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3)作業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不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須阻止作業。(4)作業監護人應清點出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人數,并與作業人員驗證或者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嚴禁離崗。
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并立即采取救護措施。(5)作業監護人應隨身攜帶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并負責保管。
(6)作業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7)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在空間外顯眼位置懸掛安全作業警示牌。
(8) 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有限空間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并確保通暢的作業聯絡方式。(9)必要時,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系上安全繩,以便緊急時被拖曳施救。
(10) 發生有限空間事故,救護人員確保做好自身防護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搶救。擴展資料:受限空間作業危害識別: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作業部門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
2、作業負責人對“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有關安全措施逐條確認,并將補充措施填入相應欄內并確認。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企業如何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行使以下職權:(一)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通過 2012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9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
你好。安全生產標準化是為了使安全生產活動獲得最佳秩序,保證安全管理及生產條件達到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標準等要求制定的規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企業本質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企業...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通過 2012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9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康,制定本規...
1.請問 有關起重機械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起重機械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橋式起重機》08年8月1日施行,執行有什么問題?質檢總局頒布,如題,供下載。需要研究,操作性如何?08年8月1日起施行,對象怎么界定?是對08年8月1日后出廠的...
1.如何貫徹落實新的安全生產法及法規 確保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組織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組織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制定應急預案,并組織培訓和演練;管控好事故,及時上報及妥善處置;...
目前我國企業在用工方面實際上對于女性仍有一定的歧視,女職工在例假期間,或者由于生育、哺乳等方面的原因相對于男職工需要更多的假期,不能高強度的工作,為保障女職工的權益,勞動保護法關于女職工的規定有哪些?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包括哪些?瑞律為...
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處以罰款 并在規定期限內恢復原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條),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安全。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系的鐵路、公...
一、高空拋物罪入刑標準是什么?高空拋物罪如果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物損失,情節嚴重的,達到高空拋物罪的入刑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 【高空拋物罪】從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