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衛生法律法規之執業醫師法(一)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顧網 點擊數:492 評論:0條 更新時間:2010-4-20 11:34:59 本專題主要介紹的是關于衛生法律法規的知識,并且包括了衛生法律法規意義,衛生法律法規政策,食品衛生法律法規,衛生法律法規論文等內容,而且提供了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條 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第三條 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圣職責。
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醫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醫師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貢獻的醫師,給予獎勵。 第六條 醫師的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 醫師可以依法組織和參加醫師協會。 第二章 考試和注冊 第八條 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
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第十條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第十一條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并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考試的內容和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二條 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 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準予注冊,并發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醫師執業證書。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 醫師注冊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當在三十日內報告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的; (六)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注銷注冊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 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的,應當到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變更注冊手續。
第十八條 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情形消失的,申請重新執業,應當由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機構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重新注冊。 第十九條 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五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行醫。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個體行醫的醫師,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經常監督檢查,凡發現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的,應當。
此次提請省人大審議的《條例(草案)》對以上問題給出了答案,特別是借鑒國外經驗,根據我省的探索,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的模式和三大制度。
首先是確立了一對一的服務模式,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組建服務團隊,按責任片區提供團隊式服務,也可以通過簽訂保健合同的方式,確定居民和全科醫生之間相對固定的服務關系。三大制度一是逐步推行社區首診制度,鼓勵和引導參保人員就醫時,首先選擇有關部門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二是建立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引導和組織大中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康復回社區”的服務模式。違反雙向轉診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醫院乃至醫生都將面臨通報批評等處罰。
三是實行社區基本藥物制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用的藥品,實行集中招標采購、定點生產、統一配供,逐步實行“零差率”使用。 為鼓勵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條例(草案)》第二十九條還規定,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引導參保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
“慢性病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的醫藥費用,符合當地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的部分,應當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參保人員在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其醫藥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應當低于二級以上醫院。”
目前,我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已基本建立,所有市轄區和縣級市都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建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836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18個,累計建立健康檔案565萬份,提供城市困難群眾優惠服務551萬次,減免醫藥費用5200多萬元。不久的將來,每個街道3到5萬居民就將擁有一個身邊的“社區醫療”。
另據了解,本月即將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江蘇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條例(草案)》為社區醫療確立了幾項制度和模式,尤其是借鑒國外經驗的“家庭醫生”模式最引人關注,這種“一對一”的模式一旦實施,我省群眾足不出戶也可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從法律的角度探討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立法必要性與可行性;認為:“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立法”(法制建設)是保證國務院發表的“關于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決定”(重大政策)貫徹實施的有力法律制度;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必須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是保障人民健康權益的需要;社區衛生服務需要一個法律文件加以規范。
在制定文件時應注意把握“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幾個關鍵點:總則、機構的設立、人員的資格管理、機構的業務管理、法律責任及附則幾個方面。
1、關于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擴展資料:
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于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違法后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
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法律法規
這個很難找.
我這里只有一篇這樣的,估計能派一點點用場
社區社會工作案例13章1
案例分析
某城市小區的居民被附近一個建筑工地項目嚴重干擾。噪音下許多居民無法集中精力,工地的長明燈使許多無法入睡。還有的人甚至產生輕微的病癥,如頭痛和眩暈。社區工作站的工作者依據居民的意見將社區居民組織起來,搜集了噪音的具體數據資料,與居民一起到建筑公司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最終從建筑公司得到一定經濟賠償,并且成功阻止了建筑公司的擾民行為。
問題:簡要描述社會工作者在該案中采用了哪些專業方法?
在社區服務中,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社區工作方法和個案及小組工作方法是常用的三種大專業方法,一般會根據服務目標來選擇具體的方法。
1、運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調查了解居民的問題與需求。了解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是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務效率的保障。而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可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訪問、召開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等科學方法才能準確了解,從而為服務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2、2、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3、運用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專業輔導服務。社區居民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共同的需求,同時每一個居民在面對劇烈變動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時,又有其個別化的需求,社區針對兩種不同需求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往往被社區社工用來滿足居民情感生活、心理安撫 、家庭調適、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對照上述主要的社區工作方法,本案例描述的社區行動中,社區工作者幾乎運用了專業社會工作的所有主要的方法:與居民進行個案訪談,以了解居民的困擾和需求;用小組工作的形式明確核心成員的分工;用社區組織的策略與相關部門商討解決辦法等。
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想,如果你是單位人員,那么可以請示去購買此書,今后也用的上的
社區工作法律法規及案例分析
價格:¥26.80
【作 者】劉曉梅 [同作者作品]
【叢 書 名】 現代社區管理叢書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書 號】 7111162137
【出版日期】 2005 年3月 【開 本】 32 【頁 碼】 303 【版 次】1-1
這里有個試讀版本,可以在線閱讀
/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813298
這個算不算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 《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和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的通知 (國中醫藥發[2003]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進一步推動全國農村和社區衛生工作的開展,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的規范化管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和社區衛生工作中的優勢與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現將《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1、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 2、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 2003年11月25日 附件1 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 一、總則 (一)為加強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規范化管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優勢與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制定本規范。 (二)本規范適用于依法設立的鄉鎮衛生院。
鄉鎮衛生院民族醫藥服務管理,以及其他基層鄉鎮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管理,參照執行。 (三)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中醫藥管理的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進行監督管理,并安排專人負責。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中醫藥管理的部門應當結合行政區域內實際,制定切實發揮中醫藥在農村優勢與作用的具體政策措施和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基本設施配置標準,確定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業務工作的具體指標值。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把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支付范圍。
二、中醫科建設 (四)鄉鎮衛生院應當將提供中醫藥服務作為其業務工作的重要內容,設置中醫科,開設中藥房,有相應的專用醫療用房。房屋面積、環境等達到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規定的要求和標準。
(五)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可根據本地區疾病譜、中醫藥專業技術條件等情況開設相應的特色專科(專病),設置中藥炮制室、煎藥室。 三、中醫藥人員配備和人才培養 (六)鄉鎮衛生院應當建立穩定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取得執業資格,并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后,方可從事中醫藥服務活動。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和中醫執業醫師應占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醫師總數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七)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在職教育和學術交流,提高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層次和實際工作能力。 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每五年參加進修學習的時間為3~6個月以上。
鼓勵農村臨床醫療服務人員兼學中醫,并應用中醫藥診療技術為農民服務;加強農村臨床醫療服務人員的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四、中醫藥服務基本內容 (八)醫療服務 1.提供基本的中醫醫療服務,在門診、病房、出診、家庭病床等工作中運用中醫理論辨證論治處理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 2.根據“簡、便、驗、廉”的原則,運用包括中藥、針灸、推拿、火罐、敷貼、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熱熨等在內的5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3.運用中醫藥方法結合現代理療手段,開展中醫康復醫療服務; 4.提供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品種數量應當滿足開展中醫藥服務需要。
中成藥品種應當在80種以上,中藥飲片應當在250種以上。經濟欠發達地區,可適當調整。
(九)預防保健 1.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積極參與轄區內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2.開展2種以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中醫藥防治一體化的服務,運用中醫理論和技術,參與健康指導和行為干預; 3.制定有中醫藥內容的適合轄區內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以及亞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并組織實施。有條件的,應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 4.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和孕產婦保健的咨詢及指導; 5.運用多種形式,宣傳中醫藥防病、保健知識,能夠提供有中醫藥內容的健康教育。
(十)提供中醫藥服務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中醫診斷治療原則、醫療技術標準和技術操作規范。 五、加強村衛生室的中醫藥業務管理和指導 (十一)鄉鎮衛生院應開展對村衛生室的中醫藥技術指導、業務管理和對鄉村醫生的培訓,使每個村至少有一名中醫或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并指導鄉村中醫藥技術人員積極利用當地中醫藥資源,自種、自采、自用中草藥。
開展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的地區,鄉鎮衛生院應當承擔村衛生室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統一代購工作,保證中藥質量和用藥安全。 (十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中醫藥管理的部門應當將村衛生室的中醫藥業務工作列入鄉鎮衛生院綜合目標考核內容。
附件2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 一、總則 (一)為加強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制定本規范。 (二)本規范適用于依法設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族醫藥服務管理,以及其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
和社區管理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包括憲法、行政法規、民法通則、合同法等。
社區涉及的法律規定不是很多,往往是所在社區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根據社區實際情況自行指定規則,其社區可有不同職務的帶頭人,相當于干部,職責也不同。
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職責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愛護公共財產。
2、協助政府部門在社區開展民事調解、社會治安、勞動就業、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和流動人員管理等工作,協助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維護本社區的交通、通訊、能源等市政公共設施。
3、向社區居民會議或社區成員代表會議負責,并定期匯報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項任務。
4、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開展共駐共建,管理和維護集體資產。
5、發展社區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6、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興辦有關的社會福利事業,指導、管理社區安老、助殘等社區服務機構。
7、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內失業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與服務工作。
8、參與業主委員會對本社區的物業管理和服務進行指導、監督和支持。
9、加強社區與社區之間的聯系,促進團結、互助,就共同關心的問題與政府部門及其他社區進行合作。
10、向政府部門反映社區居民的意見、要求并提出建議。
11、組織社區居民對政府部門的各項政務進行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
12、依法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民間組織,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社區民間組織的指導與幫助。
13、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府允許范圍內,自主決定社區各項事務。
主任崗位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帶頭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帶領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履行職責。
2、主持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全面工作,定期召開居民委員會工作會議,督促各下屬委員會做好本職工作,協調居民委員會成員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揚民主,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努力建設一個團結協作、辦事公道、作風正派的社區領導集體。
3、積極推進社區建設,為居民群眾提供生活便利、環境優雅、文化活躍、治安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的文明社區。
4、負責財經審批,認真執行財會管理制度,堅持民主理財,做到帳目清楚,定期公開。
5、虛心接受政府極其部門的指導,積極向政府及其派出機關匯報和反映社區工作情況,及時反饋社區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6、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提高政策、業務水平。
副主任崗位職責
1、當好主任的參謀和助手,協助主任完成社區工作和上級布置的任務。
2、除抓好分管工作外,協助主任布置、檢查、督促和總結工作,幫助和指導下設工作委員會及居民小組的工作。
3、負責社區各類資料,數據的積累和保管,及時匯總和上報各類信息。
4、協助主任管理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財產及資金的收入和支出,積極發展社區服務等公共福利事業。
5、主任不在時,代行主任職責。
委員崗位職責
1、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社區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2、按照分工履行相應的工作職責,并做好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居民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3、深入社區,了解民情,聽取意見,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政策咨詢,辦事求助,解決社區居民提出的有關問題,并及時向居民委員會反饋有關問題和意見,提出可行性建議。
4、加強與政府部門、駐社區單位的聯系和溝通,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全面推進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
5、維護班子團結,搞好班子成員之間的協調和合作。
ISBN:978-7-5026-2966-3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S]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編 2009
ISBN:7-5026-1328-5 《標準化法規手冊》 [S] 北京: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司編 2000
ISBN:7-5026-1373-0 《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S] 北京:國家質檢總局 2005
福建省標準化管理辦法沒有出版書籍,只是頒布實施
ISSN:1007-8894 《福建省標準化管理辦法》 [S] 福州:福建政報2001
查找不易,還望采納答案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
1.關于法制安全的論文,1000字以上 健全法制體系 完善食品市場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現狀 食品安全是指確保食品消費對人類健康沒有直接或潛在不良影響的特定概念。隨著近年來制造假冒偽劣食品的事件不斷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黨...
1.怎樣寫關于依法治企的論文 參考資料,例文:堅持依法從嚴治企 努力保障公司又好又快發展 日照供電公司2008年,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日照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戰略目標,以法律風險防范為工作主線,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預警機制,...
關于知網相關抽查規定: 有規定的,可以進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過就可以答辯,如果第二次不通過就算結業,在之后4個月內還要交論文或者設計的。這個是在抄襲30%的基礎上的。 如果抄襲50%以上的話,直接結業 在之后4個月內還要交論文或者設...
關于知網相關抽查規定: 有規定的,可以進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過就可以答辯,如果第二次不通過就算結業,在之后4個月內還要交論文或者設計的。這個是在抄襲30%的基礎上的。 如果抄襲50%以上的話,直接結業 在之后4個月內還要交論文或者設...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
1.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的作品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我國食品法律法規2 第一節 法的基本概念2 一、法、法律、法規的概念2 二、法的基本特征3 第二節 我國的立法特征5 一、立法體制5 二、我國的立法程序6 第三節 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體系8 ...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 (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
三起醫療事故所引發的思索—風險管理 作者單位: 215101 江蘇省蘇州市木瀆人民醫院 陳玉玲:女,本科,主管護師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急診醫療服務質量直接體現醫院 的綜合水平,急診救治水平直接關系到急診病員的安危,急 診護理在急診搶救...
1.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1.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2.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3.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4.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