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損害賠償的種類如下:
(一)侵害人格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二)侵害身份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三)侵害財產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四)侵害婚姻關系的精神損害賠償;
(五)侵害死者的精神損害賠償;
(六)違約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
1、請求權的專屬性。所謂請求權的專屬性,指的就是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只能由受害人來行使,一般不可以讓與或者繼承。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權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根據我國《2001年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中所規定的權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在原權利具有專屬性的前提下救濟權利也有一定的專屬性。
2、精神損害賠償因素的多元性。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時,所考慮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從賠償標準看,就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第二,從基本結構上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還應根據人身權益、財產權與精神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考慮。第三,從主觀要件上看,還應該根據加害行為與受害人主觀上的故意或是過失來判斷。第四,從侵權行為發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點、場合、時間、手段等均應作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考量因素。
3、賠償數額的不確定性。精神損害系自然人意識機能之反應,在內容和范圍上具有主觀性,根據損害賠償的全部原則,精神損害賠償亦有主觀性。正是這樣的主觀性,導致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具有不確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損害事實直接規定損害賠償的數額,即使規定數額,也須有變動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為了彌補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錢替代補償,也無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來源:網絡
民法通則沒有對公民的健康權和身體權進行區分,我國法學界一些學者或主張在健康權之外另設身體權,或對健康權作擴張解釋,使其包含身體權的內容。作者認為,健康權保護的是公民保持正常健康水平的權利,而身體權保護的是公民保持其身體之完好性的權利。對健康...
婚外情離婚賠償標準有哪些?婚外情達到了同居和重婚的狀態可以請求離婚賠償。婚外情離婚賠償包括兩個方面: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物質損害賠償的包括:因收集對方有重婚行為證據的花費、起訴費、律師費等等直接的物質損害。由于我國對精神損害沒有明確...
離婚過錯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是什么離婚過錯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新《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對離婚過錯損害賠償都作了明確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四種情況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
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當我們遭受到別人的侵害時,我們不僅僅會遭受來自于身體上的侵害,而且我們的心靈也會受到相應的打擊。那么,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適用范圍是怎么規定的?精神損害的賠償條件是什么?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適用范圍 我...
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以及具體案件審理情況來看,精神損害賠償金額主要由五種因素影響: 包括受害者的傷殘等級、受害者的年齡、肇事者的過錯程度、肇事者承擔責任的經濟...
法律規定反家庭暴力法第2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婚姻法第32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實施家庭暴...
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
國家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嗎2010年國家賠償法修訂,將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國家賠償的額范圍,但是之后的幾年,該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一直受爭議。2014年最高法院出臺并印發了《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精神損害與精神損害賠償的涵義 精神損害賠償的涵義,理論上存在廣義和狹義兩種學說。廣*學說認為精神損害包括精神痛苦與精神利益的損失。精神痛苦主要指自然人因人格權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活、心理上的痛苦,導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動出現障礙,或使人產生...
國家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嗎,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并審查是否滿足責任構成要件。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 2010年國家賠償法修訂,將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國家賠償的額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