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案情】
2018年5月20日,王某駕駛一輛摩托車與李某駕駛一輛轎車在轉角相遇,為了避免相撞王某采取剎車措施時致摩托車摔倒后滑向路邊頭部與道路相撞(兩車及人均未發生接觸碰撞),致王某受傷、摩托車受損。
事故發生后,王某被送往醫院治療經搶救無效死亡。后經鑒定中心鑒定王某駕駛的摩托車安全技術狀況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工作性能正常;該車輛在發生交通事故時的行駛速度推算正常;王某系交通事故致顱腦損傷死亡。
肇事車在保險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3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王某父母作為原告起訴保險公司和肇事者,要求按照各項損失總計的50%承擔賠償責任。肇事者主張事故雙方各有責任,應由其投保的保險公司賠付。保險公司認為本案無碰撞不形成交通事故,無責任事故認定書無法劃分商業險賠付比例,精神撫慰金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法院判決】
法院判決,原告的損失應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即12萬元內予以賠償,剩余再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范圍內按照主次責任40%的予以賠償。
【案件分析】
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糾紛,其爭議焦點三:其一是無碰撞能否形成交通事故?其二是保險公司與肇事方的責任比例如何劃分?其三是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精神撫慰金?
一、無碰撞是否形成交通事故?
本案的特殊在于涉案兩車未發生直接碰撞,是否形成交通事故是本案首先應確立的基礎事實,進行理賠的前提條件。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其構成條件為:(1)必須是車輛造成的,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2)是在道路上發生的;(3)車輛在運動中發生;(4)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為的,是因肇事方過錯或故意行為所致;(5)有損害后果發生。
從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接觸”不是構成交通事故以及責任承擔的前提條件,只要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該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并起到了作用,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本案中,當事人駕駛機動車、行駛在道路上,因肇事方違反交通規則,造成人身傷亡、財產受損,肇事方的違規行為對王某的死亡有因果關系,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形成的條件。故應認定為交通事故。
二、保險公司與肇事方的責任比例如何劃分?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第46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警部門對本次事故責任并沒有認定,只出具了事故證明書。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一種證據,不是進行損害賠償的當然依據,法院應依查明的事實作為定案依據,根據綜合因素判定責任大小。交警部門未做事故責任認定,并不必然影響對事故的責任認定。故對保險公司提出的交警部門未劃分責任,商業險比例無法劃分的辯稱不予支持。
王某是交通事故致顱腦損傷死亡。由此可見,顱腦損傷是造成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被告李某違規雙黃線強行掉頭形成了此起交通事故,其是造成車損人亡的起因;本次事故中王某因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為躲避肇事車輛,采取剎車摔倒,頭部撞傷致顱腦損傷是死亡的直接原因。所以,李某違規雙黃線強行掉頭、王某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均是造成王某死亡的因素。但違規掉頭和未佩戴頭盔在王某死亡結果中所占的具體比例無法鑒定,現只能依據客觀事實進行合理的邏輯推斷。李某違規行為是造成王某死亡的起因,但并不必然一定會造成王某死亡的結果。若王某按照規定佩戴了安全頭盔,其倒地后會對頭部起到相應的安全保護作用,死亡的結果不必然會發生。
故在本次事故死亡結果中,王某未佩戴頭盔的責任比例大于李某違規雙黃線掉頭,應認定本次事故為主次責任,王某負主要責任,李某負次要責任;而在主次責任中,畢竟李某違規行為造成了車損人亡的嚴重后果,故應取主次責任的高線,即認定李某承擔40%、王某承擔60%的責任。
三、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精神撫慰金?
精神撫慰金是法律規定因自然人死亡對其家屬給予的一種精神安慰賠償。本案中,王某死亡時才26歲,其死亡對父母精神上造成重大創傷,符合精神賠償的成立要件。原告要求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精神撫慰金,被告保險公司辯稱商業險約定不予賠償精神撫慰金。法律規定若投保的是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向肇事方和保險公司主張的是侵權之訴,根據最高法《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的規定:“因侵權造成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根據最高法《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賠償限額中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次序問題的批復》規定:“人身傷亡所造成的損害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保險公司應該賠償。”
本案中,原告提出了2萬元的賠償數額,是基于王某26歲死亡的事實和給其父母造成的嚴重精神損害后果,符合法律規定的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等級,法院應予支持。本案被告保險公司辯稱不予賠償精神撫慰金,是基于肇事車輛投保的商業險中雙方的法律關系為合同關系而言。本案肇事車輛投保了交強險,故應在交強險范圍內先于賠償精神撫慰金。
綜上所述,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應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最高法《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第16條規定:“同時投有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應當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本案中,被告李某所有的車輛在保險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30萬元商業三者險,因此,原告的損失應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即12萬元內予以賠償,剩余再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范圍內按照主次責任40%的予以賠償。
來源:網絡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第一種、沒有違法行為,在意外交通事故中撞死人; 第二種、違反了交通運輸法規,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一、無違法行為撞死人,只能算做交通事故,不承擔刑事責任! 當然,這類交通事故雖不牽涉刑事訴訟、不會判刑,但可能面臨民事糾紛,以及人道主...
。。第一種、沒有違法行為,在意外交通事故中撞死人; 第二種、違反了交通運輸法規,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一、無違法行為撞死人,只能算做交通事故,不承擔刑事責任! 當然,這類交通事故雖不牽涉刑事訴訟、不會判刑,但可能面臨民事糾紛,以及人道主...
。。第一種、沒有違法行為,在意外交通事故中撞死人; 第二種、違反了交通運輸法規,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一、無違法行為撞死人,只能算做交通事故,不承擔刑事責任! 當然,這類交通事故雖不牽涉刑事訴訟、不會判刑,但可能面臨民事糾紛,以及人道主...
貨車失控撞20車 11月13日晚8時許,在南京江北大道快速路北向南丁解匝道口,一輛載滿黃沙的貨車撞上二十輛小車,造成兩人受傷,車輛不同程度受損。據肇事貨車駕駛員自述,事發時,他因急打方向中導致車輛失控,撞上前方在三股車道內緩行的多輛小車。目...
機動車正常行駛與輔道電動車碰撞如何處理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機動車正常行駛與輔道的電動車發生碰撞的,如果對事故責任有異議,或者造成人員受傷的,應該報警處理,由交警確定責任。相關法律規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三條?發生死亡事故、傷...
一、非法拘禁期間被拘禁人意外死亡的怎么判非法拘禁中,若確認被拘禁人的死亡不是由于犯罪者的行為造成的,屬于非法拘禁罪的嚴重情節。若是犯罪分子的行為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屬于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所謂具有毆打、侮辱情節,是指為實行非法...
交通肇事檢察院可以不起訴處理嗎? 交通肇事檢察院可以不起訴處理嗎?公安部通過《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明確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最高可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致一人重傷,五人死亡的,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司法實踐中,不起訴通常是...
主、掛車分離情況下,掛車違章停放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主車要不要擔責?最終,法院判決認定,雖然事故發生時兩車已經分離,但承保主車交強險的保險公司仍應賠償掛車違停造成的損失。甩掛運輸(即牽引車按照預定運行計劃,在貨物裝卸作業點甩下所拖的掛車,...
對方全責,肇事逃逸后被抓到,準備私了,理賠程序大致如下: 1、對方由于肇事逃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后,第三者責任險由于通常保險公司規定肇事逃逸不予理賠,因此就超過部分,應該向肇事者追討,要求給予全部賠償。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
對方全責,肇事逃逸后被抓到,準備私了,理賠程序大致如下: 1、對方由于肇事逃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后,第三者責任險由于通常保險公司規定肇事逃逸不予理賠,因此就超過部分,應該向肇事者追討,要求給予全部賠償。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