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承包地的法律法規(guī)).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穩(wěn)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jīng)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jīng)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yè)、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和農村社會穩(wěn)定,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
第四條 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
農村土地啊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第五條 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發(fā)包的農村土地。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
第六條 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詳細你可以在 ¥ 律.伴這種和法律有關的平臺去查閱或咨詢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2002年修訂)第十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制度,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
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的方式、期限、發(fā)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保護和流轉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應當在家庭承包經(jīng)營的基礎上,依法管理集體資產,為其成員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組織合理開發(fā)、利用集體資源,壯大經(jīng)濟實力。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2002年修訂)
第七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在農業(yè)和農村經(jīng)濟結構調整、農業(yè)產業(yè)化經(jīng)營和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等過程中,不得侵犯農民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不得干涉農民自主安排的生產經(jīng)營項目,不得強迫農民購買指定的生產資料或者按指定的渠道銷售農產品。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2002年修訂)
第九十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侵害農民和農業(yè)生產經(jīng)營組織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等財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原狀;造成損失、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或者以其他名義侵害農民和農業(yè)生產經(jīng)營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應當賠償損失,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第十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jīng)營,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土地承包經(jīng)營期限為三十年。發(fā)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jīng)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jīng)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jīng)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jīng)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第十五條 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jīng)營,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jīng)營,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發(fā)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jīng)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jīng)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jīng)營的,必須經(jīng)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穩(wěn)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jīng)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jīng)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yè)、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和農村社會穩(wěn)定,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 第四條 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
農村土地啊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第五條 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發(fā)包的農村土地。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
第六條 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詳細你可以在 ¥ 律.伴這種和法律有關的平臺去查閱或咨詢啊。
2001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切實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通知》(廳字[2001]9號,簡稱《通知》),第一次比較完整、系統(tǒng)地闡述了政府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障的具體政策措施。《通知》的主要精神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強調男女平等原則。《通知》規(guī)定,農村婦女無論是否婚嫁都應與相同條件的男性村民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剝奪其合法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經(jīng)濟組織收益分配權和其他有關經(jīng)濟權益[13]。二是基本保障原則。《通知》規(guī)定,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要確保農村婦女有一份承包地。并且,婦女嫁入方所在村要優(yōu)先解決出嫁女的土地承包問題;出嫁女的娘家村,在其未在婆家村獲得承包地之前,不能收回出嫁女的承包地。三是不得歧視離異婦女的原則。規(guī)定,婦女離婚或喪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原居住地應保證其有一份承包地。離婚或喪偶后不在原居住地生活、其新居住地還沒有為其解決承包土地的原居住地所在村應保留其土地承包權。四是司法救濟原則,要求法院對于侵害婦女土地承包權并由此剝奪其土地收益權的案件應依法受理并及時處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01)116號《關于村民因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問題與村民委員會發(fā)生糾紛人民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答復》的批示,法院應以民事訴訟加以受理[14]。政府積極作為的原則。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婦女聯(lián)合會主動擔負起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職責。
各地區(qū)也按照各項法律要求,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制定了地方性政策。如1994年9月9日開始施行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第22條規(guī)定,在婚姻、家庭共有財產關系中,任何人不得以性別、經(jīng)濟收入等理由限制、剝奪婦女的合法權益。第23條規(guī)定,在承包土地、批準宅基地、分配農轉非指標以及承包經(jīng)營項目等方面,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第24條規(guī)定,結婚、離婚后的農村婦女及其子女與戶口所在地村民享有同等待遇
一、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年12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土地調查條例(2008年2月7日) 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2009年6月17日)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2004年10月21日) 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 二、土地承包與宅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9年8月27日) 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管理辦法(2005年1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管理辦法(2003年11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糾紛調解仲裁法(2009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 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5年7月29日) 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2004年11月2日) 三、土地取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1990年5月19日)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1992年3月8日) 劃撥用地目錄(2001年10月22日)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guī)定(2007年9月28日)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范(試行)(2006年5月31日) 協(xié)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定(2003年6月11日) 協(xié)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范(試行)(2006年5月31日)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2008年11月29日) 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1999年3月2日) 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辦法(1999年10月28日) 報國務院批準的土地開發(fā)用地審查辦法(2001年12月31日) 四、土地權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節(jié)錄)(2007年3月16日)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guī)定(1995年3月11日) 土地登記辦法(2007年12月30日) 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土地登記辦法(2000年10月23日)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變更土地登記的若干規(guī)定(1993年2月23日)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1997年1月3日) 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2002年]2月4日) 五、土地征用與安置、補償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2001年6月13日)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06年7月7日)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2001年10月22日) 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2004年11月3日) 六、土地開發(fā)整理 土地復墾規(guī)定(1988年11月8日) 退耕還林條例(2002年12月14日) 土地開發(fā)整理若干意見(2003年10月8日) 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fā)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29日) 七、土地使用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2006年12月19日) 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編制審查辦法(2009年2月4日) 土地儲備管理辦法(2007年11月19日) 閑置土地處置辦法(1999年4月28日)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年12月27日) 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2006年6月16日) 實際耕地與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確定辦法(2007年9月5日) 八、土地稅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2007年12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08年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06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 九、爭議與救濟 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1995年12月18日) 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立案標準(2005年8月31日)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2003年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 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5年6月18日) 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2004年1月9日)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2001年7月17日) 國土資源信訪規(guī)定(2006年1月4日)。
一、綜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土地調查條例(2008年2月7日)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2009年6月17日)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2004年10月21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二、土地承包與宅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9年8月27日)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管理辦法(2005年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管理辦法(2003年1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糾紛調解仲裁法(2009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5年7月29日)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2004年11月2日)三、土地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1990年5月19日)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1992年3月8日)劃撥用地目錄(2001年10月22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guī)定(2007年9月28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范(試行)(2006年5月31日)協(xié)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定(2003年6月11日)協(xié)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范(試行)(2006年5月31日)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2008年11月29日)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1999年3月2日)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辦法(1999年10月28日)報國務院批準的土地開發(fā)用地審查辦法(2001年12月31日)四、土地權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節(jié)錄)(2007年3月16日)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guī)定(1995年3月11日)土地登記辦法(2007年12月30日)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土地登記辦法(2000年10月23日)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變更土地登記的若干規(guī)定(1993年2月23日)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1997年1月3日)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2002年]2月4日)五、土地征用與安置、補償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2001年6月13日)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06年7月7日)征用土地公告辦法(2001年10月22日)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2004年11月3日)六、土地開發(fā)整理土地復墾規(guī)定(1988年11月8日)退耕還林條例(2002年12月14日)土地開發(fā)整理若干意見(2003年10月8日)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fā)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29日)七、土地使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2006年12月19日)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編制審查辦法(2009年2月4日)土地儲備管理辦法(2007年11月19日)閑置土地處置辦法(1999年4月28日)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年12月27日)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2006年6月16日)實際耕地與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確定辦法(2007年9月5日)八、土地稅費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2007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08年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06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九、爭議與救濟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1995年12月18日)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立案標準(2005年8月31日)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2003年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5年6月18日)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2004年1月9日)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2001年7月17日)國土資源信訪規(guī)定(2006年1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5]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已于2005年3月29日由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5]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已于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法釋[2005]6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已于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1.土地管理法共有多少條 86條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jù)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不能抵押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可以以抵押等方式流轉,但是以抵押方式流轉具有一定的限制。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抵押是指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人為擔保自己或他人的債務履行,以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提供擔保,當債務人不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時,抵押權...
1.關于國土資源規(guī)劃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太多了啊,比如有: 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礦業(yè)權出讓管理的通知 工業(yè)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試行);關于基本農田保護中有關問題的整改意見 ;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 ;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規(guī)定 ;礦產資源登記統(tǒng)計管理辦法...
1.有關土地糾紛的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 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xiàn)狀。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村民建設住宅經(jīng)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法釋[2005]6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已于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承包方可以要求返還承包地嗎近一段時間以來,涉及違法收回、調整或者棄耕撂荒承包地的糾紛十分突出,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的《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明確規(guī)定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法院不予支持,承包方要求返還承包地的,法院...
1.請問農業(yè)用地的法律法規(guī)的詳細內容 最詳細又最有權威的農業(yè)用地法律內容,都包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在這部法律當中幾乎可以找到所有農業(yè)土地使用的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