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5月到8月,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里,連續發生了兩起網約車乘客被司機殺害的案件,讓公眾和監管部門對網約車安全問題的關注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事情的余波至今沒有平息。
一年來,經過各方的努力,乘客在網約車上發生不法傷害的風險確實降低了。但是,當網約車給乘客造成意外傷害時,這個責任分得清楚嗎?乘客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保障呢?
3月1號,廣東中山大學大一學生王程使用一喂順風車,從深圳前往廣州。遺憾的是,這輛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事故,王程不幸去世,年僅19歲。經交警認定,一喂順風車司機陸某因從應急行車道超車等原因,負事故主要責任。
交通事故處理具體內容
但在責任認定時,警方發現,王程坐的順風車是司機陸某租來的,并非陸某的私家車,這按說是不能在平臺注冊的;而一喂公司也根本沒有在深圳進行順風車業務的注冊。王程的父親多次聯絡一喂順風車的運營者: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卻被對方告知“我們只是一個平臺,沒有任何責任”,并多次直接掛斷了王程父親的電話。那么,年輕生命的凋零,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
涉事平臺一喂順風車面對事故
態度惡劣不作回應
今年3月1日上午,順風車司機陸某搭載王程和另外三位乘客,從深圳前往廣州的路上發生意外,與一輛輕型貨車相撞,事故導致王程當場死亡,其他四人受傷。
警方的交通事故認定書顯示,司機陸某未按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承擔該事故的主要責任。出事后,陸某已經被警方拘留等待處罰,王程的父親找到順風車平臺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一喂表示,雖然向司機、乘客收取了10%的服務費,但自己只是“信息中介”拒絕承擔任何責任,甚至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
王先生:“平臺跟司機也好、乘客也好,三者之間都收了服務費,我覺得你收了相關費用就應該承擔相關責任,打電話給平臺反映,他們說請示一下就毫不猶豫掛了電話,他們這種這么惡劣的態度就是讓我們非常傷心。”
記者多次嘗試向“一喂”順風車平臺的運營公司了解情況,但客服人員聽聞是此事都避而不談,多次直接掛斷電話。
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人員:“你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去報警,或者你讓家屬去報警就可以了。你跟我說沒用,沒其他事情我就先掛電話了。”
一喂順風車未在深圳相關部門登記注冊,
也未對涉事車輛進行審核
在車禍中受重傷的另一位乘客羅先生的兒子告訴記者,他們多次聯絡一喂科技,但從來沒有任何回應。事后他們得到警方通知,司機陸某的車是租來的,租期一個月,在2月27日就過期了,而直到事發,一喂科技居然沒有任何審核。
“3月1號事故之后,我們多次聯絡一喂的400電話,但對方聽到是事故,就讓我們找警察,直接掛斷電話,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這件事。現在我父親還在ICU里,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依然沒有恢復意識,我們后來才知道,這個司機根本就是用租來的車開順風車,完全不符合規定。”
“一喂”順風車平臺服務協議
按照深圳市《關于規范私人小客車合乘的若干規定》,在深圳提供合乘服務信息的合乘平臺應在提供信息服務20日前向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并且應該提供平臺數據庫接入深圳市政府監管平臺。
但是深圳市公共交通局向記者確認,一喂順風車app運營主體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在深圳商事登記部門注冊成立分支機構,也沒有向深圳市備案私人小客車合乘信息服務,沒有開展合乘信息數據庫對接工作。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執法部門在執法檢查中,對非法營運行為或合乘出行行為進行認定,對以合乘名義從事或變相從事非法營運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3月27日,王先生注冊“一喂”平臺賬號被封,理由是“妖言惑眾,擾亂平臺秩序”
律師:順風車平臺可能
需承擔事故的10%-20%責任
律師認為,順風車不屬于網約車,順風車企業實際上是向車主和乘客提供信息中介服務。在法律上來講的話是一種居間合同關系。查看以往類似判例,有的情況下順風車企業在交通事故中被判不承擔責任,有的則被判承擔一定責任,這要看順風車企業是否有過錯。
律師介紹說,順風車平臺沒有審核車輛的信息和司機的身份信息。因為涉事車實際上是司機從其他租車平臺租過來的。這種車居然可以在平臺上提供順風車的服務,顯然平臺沒有盡到基本的車輛和司機的身份信息審核的義務。因此,順風車平臺對受害人家屬應當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律師告訴記者,雖然直接責任還在肇事司機,一喂作為順風車平臺也理應積極協助雙方處理問題,家屬未來也可以將一喂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直接責任可能涉及到司機以及保險公司來承擔責任。但同時順風車平臺基于他自身所存在的過錯,也需要向受害者的家屬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具體的比例法院來酌定,一般情況下可能就是承擔10%-20%。”
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應該看到這起事件暴露出的網約車平臺新的問題,即跨省違規運營。相信在輿論的關注下,一喂公司的問題已經引起屬地主管部門的重視。中國之聲也將對這件事持續關注下去。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正規的 滴滴打車 都是會買保險的。出了事故, 保險公司 會賠的,但是如果是黑車那可就不一定了。 隨著滴滴打車軟件的普及,因滴滴打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也逐漸增多。滴滴打車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四種:出租車模式、快車模式、順風車模式、專車...
正規的 滴滴打車 都是會買保險的。出了事故, 保險公司 會賠的,但是如果是黑車那可就不一定了。 隨著滴滴打車軟件的普及,因滴滴打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也逐漸增多。滴滴打車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四種:出租車模式、快車模式、順風車模式、專車...
正規的 滴滴打車 都是會買保險的。出了事故, 保險公司 會賠的,但是如果是黑車那可就不一定了。 隨著滴滴打車軟件的普及,因滴滴打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也逐漸增多。滴滴打車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四種:出租車模式、快車模式、順風車模式、專車...
典型案例 2013年7月,李某向通過介紹向陌生人張某借款20萬元,李某生意上的好友秦某為該筆借款做了保證人。借款合同上未約定還款日期,保證合同上也未約定擔保期限與擔保范圍。2014年5月,借款人李某因車禍意外死亡。之后,張某將保證人秦某訴上...
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擔責 一般來說,保險合同需經雙方簽字并簽發保單后才生效。但《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
朋友熟人之間相互幫助是十分常見的,因此搭乘順風車的情況也成了家常便飯。然而在遇到不幸事故的發生,就會給這樣的好意行為蒙上陰影。那么,搭乘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致殘,司機是否應賠償?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搭乘順風車發...
【基本案情】【審理過程】 【法院認為】且患者作為檢查報告單的持有者,拒不提供原件,亦在法院向其釋明了法律后果的情況下,拒絕將復印件作為檢材,導致鑒定無法進行,相應的不利后果應由患者承擔。據此,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來源:網絡
來源:《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第36輯、民商事實務最高法院民一庭傾向性意見:依據《民法通則》第119條的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承擔責任。駕駛者應當對好意同乘者承擔責任。好意同乘者無償搭乘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其甘愿冒一切風險。駕駛者對于...
開車去趕集好心捎帶同鄉路上意外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搭乘人十級傷殘搭乘人卻毫不領情將好心的順風車主告上法庭這樣情況到底誰該為車禍買單日前,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法院從弘揚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良好社會風氣,鼓...
齊某經營了一家咖啡廳。小黎在咖啡廳門口準備進入時,突然咖啡廳內火警響起,在內用餐的客人往外逃離,混亂之中小黎被撞倒并摔下門前的階梯導致骨折。小黎治療結束后,向齊某主張賠償。齊某認為小黎的受傷是意外,與其沒有關系。我們認為: 根據相關法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