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
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第41條同時還規定了原告在提起訴訟時應有“事實根據”。
這說明被告并不對自己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之外的事項或事實當然負有舉證責任。
原告對某些事實實際上也負有舉證責任。
基本上是以下四點
1、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
行政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原告或起訴人對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舉證責任,但第41條規定了起訴應當符合的條件。
“應當”就意味著責任。
對舉證責任的正確認識,關鍵是要把握舉證責任的本質。
立法規定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是有理論依據的,即誰要打破現存的法律狀態,要求他人承擔特殊的義務或責任,誰就應當提出充分的根據,即負舉證責任。
訴訟也是一種資源消耗,如果法院對起訴無條件受理,就會因傳喚行政機關應訴給行政機關造成無謂的資源消耗,也會引發濫訴并給司法造成資源消耗。
所以起訴人應對起訴條件承擔舉證責任,以避免給他人造成無謂損失。
表面上看,行政訴訟中爭議的事實就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如果被告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被訴行政行為合法,被告就要敗訴。
但對整個訴訟程序來看,決定訴訟結果的事實并不僅僅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實際上還包括大量的程序事實,尤其是起訴條件和訴訟行為本身。
一個起訴人如果不能證明自己的合法身份,不能證明他與被訴訟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等,就會導致法院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的訴訟結果。
關于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的問題,由于起訴時效的起算通常都以行政行為作出之日為起點,而行政機關負有送達并完成送達記錄的義務,行政行為為相對人沒有證明送達的條件,所以由行政機關承擔已送達和送達時間的舉證責任是合理的。
2、在起訴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在學理上行政不作為也是一種行政行為,但在實際上行政不作為行為在法律上的構成要件不同,它的產生除了被告應當依職主動履行法定職責及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完備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并能夠作出合理說明的情況外,構成行政不作為依賴行政相對人在程序上的申請義務,否則行政不作為即不能成為一種責任,也無所謂違法。
相應的,原告應對其提出過申請這一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行政機關之所以對其作同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是因為行政行為本身打破了他人現存的法律狀態,給他人利益造成了不利影響。
法律允許行政行為為本身限制或剝奪當事人的某種利益,如罰款、扣押財產,但行政機關應拿出相應的證據。
除了行政行為自身內容對當事人的相應利益產生的影響之外,如果當事人或其他人主張行政行為還給他們的其他利益造成了損害,并要求行政機關承擔一種新的法律義務或責任。
如:不服扣押汽車的案件,要求賠償因此而造成的運營損失。
4、其他應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
一些訴訟行為本身為導致訴訟結果的事實時,如拒不到庭,撤訴等,未必都由被告負舉證責任。
另一種情況是:被告提出的證據足以證明一個事實時,原告如不能以新的證據駁倒被告的證據,就可能受敗訴后果,這是一種推進責任中的原告的舉證責任。
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
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
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行政訴訟中原告舉證期限存在缺陷,應當予以完善
開庭審理前提交證據,難予展開有效質證,對被告搞突襲
行政訴訟中原告舉證期限過于偏袒原告與第三人追問:開審前與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有什么時間差別嗎?開庭前可以是前一天,甚至是開庭當天
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肯定不可能是開庭當日,是在開庭前就把證據質證了,到開庭時就不對已經質證過的證據再進行質證。
追問:好象對證據進行質證應該是在法庭上在法官的主持下進行口頭質證吧?是的,你所說的是一般情況,在需舉示的證據較多的情況下,法官一般會要求開庭前進行質證。
這主要從提高庭審質量及節約訴訟時間考慮的。
應該明白了吧!
(一)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四)其他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事項。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怠于舉證,承擔行2113政訴訟案件沒有相應證據而敗訴的后5261果。
其理由就是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
? ? ?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4102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1653行為的證據回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 ? ? ?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答視為沒有相應證據。
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原告逾期舉證被告主張過訴訟時效-被告逾期舉證,原告怎么質證 尊敬的法官大人、尊貴的旁聽嘉賓、親愛的原告和被告: 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個案件的開庭現場。本案的爭議點是原告未能在法定的訴訟期限內提交證據,而被告則主張原告已經逾期舉證,導致被告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答辯意見。現在,我們來進行今天的庭審。 原告代表律師首先發言,他表示原告已經盡力提交證據,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導致原告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交完整的證據。被告代表律師則表示,原告的逾期舉證已經導致被告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答辯意見,因......
一、法院的告知義務 《證據規定》第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向當事人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或者應訴通知書時,應當告知其舉證范圍,舉證期限和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并告知因正當事由不能按期提供證據時應當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申請,該項內容的規定即法院的告知義務。 (一)舉證范圍。《證據規定》對原被告及第三人的舉證范圍有著不同的規定。《證據規定》第四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但......
原告逾期舉證被告不予舉證后果 序號:1 在民事訴訟中,原告和被告是兩個重要的當事人。原告是提起訴訟的一方,被告是被告抗辯的一方。在訴訟過程中,原告和被告都有舉證的義務。然而,如果原告逾期舉證,被告可以不予舉證,這可能會對原告的訴訟請求產生一定的影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逾期提出答辯狀或者答辯狀期滿后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可以繼續審理。也就是說,如果原告逾期舉證,被告可以在不予受理或繼續審理的選擇中進行選擇。 如果被告選擇不予受理,......

一、訴辯主張的判斷與確定 二、請求權基礎的要件事實 在法庭中,訴辯主張的固定,離不開請求權基礎,離不開請求權基礎的要件事實。請求權基礎的要件事實是需要運用證據證明的事實,是法庭調查的重點。 請求權基礎,指的是支持一方當事人向他方當事人...
尊敬的法官: 您好! 在此,我代表被告就原告提起的訴訟提出反駁意見。對于原告所述的事實,我們表示嚴重懷疑,并堅決不同意。同時,我們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首先,我們來看原告所述的逾期舉證。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原告在提起...
欠款糾紛可以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劃分雙方的舉證責任。 欠款懂事訴訟實質上就是借款合同糾紛。按照《證據規定》中的規定,借款人對借款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還款人對借款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撤銷負舉證責任。 也就是原告要提供有效...
行政訴訟中,按時提交證據材料是行政機關的一個權利和義務,本來行政處罰就需要先調查后裁決的,而一個交警的處罰案件,在處罰決定一個月后,居然還提供不了證據,而向法院申請延期提交證據的正當事由居然是春節放假,明眼人一看就覺得可笑,但是又讓人笑不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此規定籠統的說明了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算有效證據,目前并沒有法律法規說明具體哪些算作無效證據,由審判的人民法院自行商量是否采納,如對結果不服可要...
房產糾紛怎么起訴?1、要確認被告。如果是個人,可以到對方的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戶籍證明;如果是單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該單位的基本注冊資料。2、書寫民事訴訟狀。訴狀應說明當事人身份情況、訴訟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
第一,當事人因客觀原因未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視為未逾期舉證。第二,當事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對該證據原則上不采納。但是在司法實踐中,這類證據中有些能夠證明案件的基本事實。《民訴法解釋》規定,這類證據也應當采納,但...
欠錢打官司一般要走以下程序:(1)寫好起訴書;(2)攜帶證據和起訴書到法院立案并交訴訟費;(3)法院開庭審理過程主要有:宣讀法律紀律、開場白、詢問是否回避、詢問材料是否收到、法庭調查階段(具體包括原告陳述、被告答辯、原告舉證、被告質證、被告...
律師辦案流程 (一)咨詢 1、傾聽當事人陳述案情。 2、針對當事人含糊不清之處提問,以便更好地了解案情。 3、合理地分析案情,說明勝訴的可能性。 (二)收案 1、律所案件收費(不同律所有不同收費標準) 2、收案審批。 填好收結...
律師辦案流程 (一)咨詢 1、傾聽當事人陳述案情。 2、針對當事人含糊不清之處提問,以便更好地了解案情。 3、合理地分析案情,說明勝訴的可能性。 (二)收案 1、律所案件收費(不同律所有不同收費標準) 2、收案審批。 填好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