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部關于取消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的決定
(司發〔2018〕10號)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47號)要求,司法部對司法部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進行了清理。根據有關規定,決定取消以下證明事項。
一.取消部門規章設定的20項證明事項(一)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申請人提供有關證明材料”,改由司法行政機關調查核實。
(二)取消《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符合《律師法》第十九條和本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三)取消《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本所執業許可證復印件”,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四)取消《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擬任分所負責人符合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條件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五)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經歷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六)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原執業機構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的申請人不具有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七)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與原執業機構解除聘用關系或者合伙關系以及辦結業務、檔案、財務等交接手續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八)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擬變更的執業機構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改由申請人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替代。
(九)取消《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申請人的執業經歷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年度財務審計報告”,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一)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年度內被獲準的重大變更事項的批件”,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二)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建立執業風險、事業發展等基金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三)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獲得行政或者行業表彰獎勵、受到行政處罰或者行業懲戒的證明材料”,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四)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為聘用律師和輔助人員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的證明材料”,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五)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納稅憑證”。
(十六)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參加社會服務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七)取消《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履行律師協會會員義務的證明材料”,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八)取消《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在大陸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的“臺灣居民身份證明公證”,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政府部門調查或者內部核查、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十九)取消《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受聘于內地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七條 規定的“聘用證明”,改為申請人提交聘用合同。
(二十)取消《司法部關于執行<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的“代表處及代表良好執業證明”,改由司法行政機關調查核實或網絡核驗。
二.取消規范性文件設定的8項證明事項(一)取消《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由“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出具“被告人或者罪犯的一貫表現”的證明,改由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對象的表現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二)取消《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重點課題主持人“職稱證明或者人事部門的職務任免文件”,由課題申請人承諾職稱或職務符合規定,并由課題申請人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審查。
(三)取消《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一般課題主持人“職稱證明或者人事部門的職務任免文件或者博士學位證明”,由課題申請人承諾職稱或職務符合規定,并由課題申請人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審查。
(四)取消《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中青年課題主持人及課題組成員“職稱證明或者人事部門的職務任免文件或者博士學位證明”,由課題申請人承諾職稱或職務符合規定,并由課題申請人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審查。
(五)取消《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申報書封面主持人所在單位的單位公章、表四經費管理單位的公章、表五單位負責人的簽章”。
(六)取消《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合同書封面課題承擔單位的單位公章”。
(七)取消《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規則》規定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律師協會調查核實或者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八)取消《律師執業年度考核規則》規定的“獲得行政或者行業表彰獎勵、受到行政處罰或者行業懲戒的證明材料;履行律師協會會員義務的證明材料”,改為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律師協會調查核實或者網絡核驗等方式辦理。
來源:司法部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律師函一般寄到家庭地址或工作單位。 律師函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托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制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 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
政府行政審批通常包括審批、核準、批準、同意、注冊、認可、登記、檢驗、年檢等幾十種。但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登記。所以行政審批不包括行政給付。 行政審批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
律師函一般寄到家庭地址或工作單位。 律師函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托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制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 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
2012年11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司法部以工商標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386664字〔2012〕192號印發《律師事務所從事商標代理業務管理辦法》。該辦法允許律師事務所...
2012年11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司法部以工商標字〔2012〕192號印發《律師事務所從事商標代理業務管理辦法》。該辦法允許律師事務所從事商標代理業務,只要按要求對有關辦理事項辦理備案手續即可從事該業務。依據為: 第五條 律師事務...
見證人是司法機關根據需要邀請的到場觀察監督某項訴訟行為的實施,必要時可以作證的與本案無利害關系的人。又稱在場見證人。證人由案件本身決定,不能任意選擇,只對案件事實本身的有關情況作證;而見證人則是根據需要產生和決定,可以選擇,同時他只對被邀請...
1.看看6月1日起哪些法律法規開始實施 人民網·天津視窗1月1日電:2013年1月1日起,一批新法律新法規開始實施,與市民生活關系密切,包括食品營養標簽、人事檔案管理費降低、30項行政收費免征或取消、新交通法規等。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法律委托書 委托人: 受托人: 現委托受托人在我與————因————糾紛一案中,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代理權限為:(代為陳述事實,參加辯論,代為承認、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調解與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 《委托書》的基本內容 1、委...
法律援助及其條件和程序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并減免法律服務費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條件: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司法部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