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份小女孩的檢討引來了網友圍觀。它的主人是來自深圳的11歲小女孩洋洋(化名),與這稚嫩的筆記和語言格格不入的是,這個才五年級的孩子不但是直播平臺的常客,且在打賞主播上消費了近200萬元。
女孩洋洋如果不刷禮物會沒面子,壓力很大洋洋在檢討書上稱,自己是從2018年12月到今年年初才開始接觸直播平臺。
在平臺上,洋洋認識了4個主播,之前沒轉過賬。后來其中一個主播教洋洋在網上買金幣,為此她注冊過4個賬號。
洋洋說:
“如果我給別人刷,他就會說‘你為什么給別人刷,不給我刷?’”
“如果我不去看他直播,他就一直叫我去他直播間。”
“如果我離開他了,再也不給他刷了的話,他就會發罵我的東西。”
在檢討書中,洋洋稱其中一個主播在線下對她說一大堆好話,很關心自己。如果她不刷禮物,就會覺得“沒面子,壓力很大”。洋洋稱自己買金幣的時候不知道有自動扣費,最初一天五百以下地充,之后一天能充值幾千元。
根據洋洋家屬提供的其中一主播發給洋洋的QQ消息顯示:“妹妹,我真的把你當成很親近的人了。”“我還是那個疼愛你的哥哥,因為你給了我一種被人寵愛的感覺。”
洋洋親友告訴記者,洋洋媽媽收回手機后,仍收到主播的消息。“是不是媽媽知道你刷禮物花錢了,你告訴哥哥,哥哥教你怎么跟你媽媽說通。哥哥是你堅強的后盾。”其中一名主播還讓小朋友(洋洋)跟他一起自殘,“你劃一刀,我劃十刀。”
女孩家人因太忙把自己手機給女兒用“太難以置信了,根本沒有用過信用卡,怎么可能欠8萬多!”在收到銀行發來的信息之前,洋洋父母都沒有想過11歲的女兒會沉迷網絡直播平臺,并為主播巨額消費。
日前,洋洋媽媽突然收到銀行的欠費通知,得知自己的50萬額度信用卡不能刷了。
銀行卡消費記錄顯示,所有消費是從女兒的手機轉出去,加起來已有140多萬。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直播平臺,消費方式主要是為主播刷禮物、充值紅豆等。打賞的時間大多在下午和晚上。
“不僅在平臺上,她還私下給主播轉賬,金額都不小。”家人估算,前前后后洋洋為直播平臺消費接近200萬。
洋洋親友告訴記者,洋洋媽媽常年做收廢品生意,爸爸是一普通單位的上班族,平日里陪伴孩子時間很少。她還有兩個親哥哥,都大10多歲,聯系也不多。因為夫妻兩人工作生意忙,洋洋媽媽便將自己手機交給洋洋使用,“為了聯系孩子、接送上學方便。”
洋洋親友表示,大部分的消費產生后,銀行通知都是發在洋洋手機上的,而她也沒有說過此事。即便有時候看到了轉賬通知,就以為是生意上的往來,或是之前買了東西,便沒有留意。
“洋洋給我們大家的印象是一個比較乖的女孩子。”洋洋親友介紹,小朋友對自己比較摳門,充話費都是一次只充十元。
被家人發現之后,洋洋承認,“拿了媽媽手機有點害怕。”她說,主播里有“2個不好的”,給的“錢最多”,“我幫了他們(拿第一),他們也沒給我好處。”
“她這個年齡,容易被他們的話騙。”親友說,從聊天記錄來看,這些主播知道孩子只有11歲。
平臺主播之前以為是壓歲錢,可以還給她記者聯系上平臺一主播,他表示,如果不是洋洋騙他說自己17歲,說那是她的壓歲錢,根本不會讓她給自己刷一丁點禮物。
“我都說了,如果洋洋是偷家里的錢刷禮物,我會還給她。”據了解,該主播今年21歲,與洋洋私下關系甚好,洋洋稱他“哥哥”,而他給洋洋的備注為“妹妹”。
“我知道洋洋的父母可以看到,她給我刷的禮物,我可以還給你們。我不賺她的錢,我最開始不知道她才11歲。”他向記者表示,自己的確把洋洋當妹妹看待,刷的禮物的錢會還給她,而他也對洋洋說過,“如果有一天你家長要錢,我都可以給你。”
據他提供的與洋洋聊天記錄顯示,洋洋曾說過自己爸媽開公司,哥哥開酒店,家里有礦。他曾問過刷禮物怕不怕父母知道,洋洋則表示沒關系,“家里只是單純的有錢,真有錢。”
他表示,關于自殘一事,洋洋家屬所言為片面之詞。事實是洋洋被其他主播誤會,向他訴苦,稱想自殘。在聊天記錄里,洋洋說“你知道讓我想起這件事情我有多難受嗎?”而他表示自己是因為擔心洋洋,為了她好,便說“你劃一刀,我劃十刀。”
4月11日,記者致電直播平臺,一工作人員回復稱,關于金額有沒有,有多少,目前信息不全,“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她好像不止一個賬號,充值的渠道不都是官方充值渠道,現在沒辦法對外作出回應。現在我們這邊也沒有太多信息,公司內部也沒有特別多信息,等核實完之后會有相關負責人跟各家媒體聯系。”
至于涉事主播是否仍在繼續直播,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必須等信息都掌握到了以后才有下一步的措施,現在我們還在核實這個事。”
律師盡管消費記錄可以追蹤,但能否認定很難說因涉及金額巨大,洋洋家屬已采取法律手段跟平臺溝通,希望可以追回款項。4月11日,洋洋方面的律師向記者表示,此前,家屬到過克拉克拉平臺公司,想要追回款項,但公司的態度“好像是不愿意”,所以只能走法律途徑。
該律師告訴記者,盡管消費記錄可以追蹤到,但事情仍有一定的爭議或者辯論空間,“很多都是通過微信、聊天記錄來知道的信息,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如此”,所以最后能不能得到法官的認定還很難說。
“這類事情未成年人的權益在網上沒有得到保護,或者受到了侵害,作為家屬是有權利拿起法律武器尋求保護的。”律師稱目前工作正在開展中,此事涉及到未成年人,不希望給小朋友帶來太大影響。
專家建議,家長需要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改善他們的成長環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督促青少年發展興趣愛好,增長學識、見識,充實心理的空間,這樣才有可能逐漸擺脫虛擬世界的桎梏。
最近,某直播平臺有個不露臉的網紅主播,依靠甜美的聲音圈粉,平時直播會拿二次元圖遮臉。本人說訂閱10W就露臉,結果直播時出BUG:遮臉圖片沒顯示…真人是一個58歲大媽(平時照騙 VS 真人)這位不小心暴露真實長相的女主播,就是某魚上的喬碧蘿殿...
信用卡打賞主播還不上錢,且個人信息被泄露被上征信上訴到法院后民警居然說我打賞主播,違法理由:你找到我打賞主播一萬定你違法犯罪定我錯案了。 [S EP]聽起來不太舒服,大概是平臺打賞并不屬于惡意打賞。 道德問題是打賞多少或者打賞什么時候還...
未成年打賞主播的款額或可退回,但退回打賞金額需要具備一定條件。 案情: 甲(十四周歲),用其母親乙的身份證號注冊某公司游戲產品,實名認證信息手機號、身份證號均為母親乙的身份信息,母親乙并無相關游戲經驗。...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小視頻及網絡主播深受廣大不同年齡層民眾的喜愛,網絡直播也發展成為互聯網經濟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許多法律問題,除了會涉及一些新型犯罪外,在公民的民事生...
小朋友用大人手機充值游戲、打賞網絡主播的錢能不能退回來?如果能退的話,又應該怎么退回來呢? 孩子玩游戲充值金幣點券一充就是幾百塊錢,看網絡直播動不動就打賞主播……你經歷過這樣的煩惱嗎?小朋友用大人的手機玩游戲亂充值、誤充值錢,這筆錢能不能...
直播打賞是否屬于消費行為依據我國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打賞主播并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所以不屬于消費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
新聞背景河北滄州的朱女士近日發現,女兒小雪使用自己的手機通過快手視頻對一制作彩泥的主播進行打賞,先后消費9萬多元。隨后,朱女士聯系了快手公司,希望能退還消費款項。快手公司要求朱女士提供消費是無行為能力人進行的相關證明。在朱女士提供了證明材料...
河北滄州的朱女士近日發現,女兒小雪使用自己的手機通過快手視頻對一制作彩泥的主播進行打賞,先后消費9萬多元。隨后,朱女士聯系了快手公司,希望能退還消費款項。快手公司要求朱女士提供消費是無行為能力人進行的相關證明。在朱女士提供了證明材料后,該公...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如同周瑜打黃蓋一樣,誰也沒有從中暗中作梗? ,都是你自愿打賞,又沒有強制你去打賞主播,法律也不會為你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