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體不同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對侵害環境的民事主體提起訴訟,而環境行政訴訟是在環境保護方面疏于職守的行政機關提起的訴訟。 2、具體規定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法律上沒有規定,環境行政訴訟是有具體規定的。由于訴訟主體的不同,導致的訴訟方式、救濟方式、訴訟費用等都有差別。 擴展資料 不論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還是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是否履行職能成為環境公共利益救濟的核心。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公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行政機關怠于對應當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案件行使訴權,檢察院可以針對行......
行政訴訟當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行政訴訟作為民告官的訴訟類型,其當事人身份具有鮮明的恒定性,即 兩造恒定。 1、行政訴訟的原告恒定為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行政訴訟的被告恒定為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 當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不是作為行政主體,而是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人時,也可以 成為行政訴訟的原告。 注釋:兩造 這個古漢語詞匯出自《書經·呂刑》中的兩造具備,師聽五辭。 按照《周禮·司寇》的記載:以兩造禁民訟,入束矢于朝,然后聽之。 就是說原告和......
行政訴訟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民告官。 因為在行政訴訟中,最常見的就是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而引發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阿,就如一家公司因為某個原因被工商局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而該公司不服,那么就要提出行政訴訟。 公司就是我們大家理解中的民——老百姓;工商局就是官;那么這樣就簡單啦,看! 民告官了吧。 ...

按法律規定,除必須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外,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小額訴訟程序的起訴流程和普通程序相同,只不過只能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根據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可以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僅限基層人民法院以及它的派出法庭。也就是說,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
集體起訴,又稱為集體訴訟。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43062是指,多數成員彼此間具有共同利益,因人數過多致無法全體進行訴訟,得由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利益起訴或應訴。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
行政訴訟律師費是否能夠風險代理,在現實中是存在爭議的,目前并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訴訟律師風險代理收費作出強制性的禁止規定,只要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簽訂的風險代理條款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有效的。目前主張不能風險代理的依據是...
展開全部 行政訴訟與審理民事案件不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行政賠償事宜外,不得采用調解方式,也不得以調解方式結案。 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原因如下: 1.行政訴訟的核心是審理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此合法性的判斷有明確有事實標準和法律依據,...
當事人訴訟是否委托律師需要自行決定,法律并未規定一定要委托律師代理,無論是民事、行政還是刑事訴訟,委托代理律師都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既然是權利,當事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所以只要當事人覺得自己可以應付整個訴訟,不請律師當然也照樣可以打官...
如果符合法律規定訴訟代理人的資格,可以做訴訟代理人。法律規定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第五十...
敗訴方必須履行法院判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第九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
公民請求國家賠償時,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 一、《國家賠償法》第9條第2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一并提出。 二、因此行政賠償的程序有兩種,一種是單獨要求行政賠償的程序,一種...
主要看官告民事件的起因,不同的起因適用不同的法律類別。 最典型的官告民,是《刑事訴訟法》、公訴案件。 參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