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一級醫院在執行中沒有設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三級醫院還增設特等;級的劃分是按病床數來的:
一百張以下,也就是鄉鎮衛生院為一級醫院;一級醫院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五百張以上,定為三級,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原則上省級及每個市一至兩所;
五百張以下,一百張以上評為二級。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除這三個等級以外還有特等,這專指那些規模特大的醫院。至于甲、乙、丙三等的劃分是按技術水平、醫療條件、管理水平等的差別而定,也就是樓上所說按千分制的要求評定的。
除了三級特等以外,三級甲等是最好的。
詳見《醫院分級管理辦法》
1989年11月29日
一、醫院分級管理的依據、原則
對醫院分級管理的依據是醫院的功能、任務、設施條件、技術建設、醫療服務質量和科學管理的綜合水平。醫院分級管理的實質是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原理,遵照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科學規律與特點所實行的醫院標準化管理和目標管理。
醫院的設置與分級,應在保證城鄉醫療衛生網的合理結構和整體功能的原則下,由衛生行政部門按地方政府的區域衛生規劃來統一規劃確定。
二、醫院分級與分等
醫院按其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一、二、三級。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各級醫院經過評審,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確定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各級醫院之間應建立與完善雙向轉診制度和逐級技術指導關系。
三、醫療評審委員會
(一)性質
醫院評審委員會是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獨立從事醫院評審的專業性組織。
(二)級別及工作任務
醫院評審委員會分為部級、省級、地(市)級評審委員會三級。各級評審委員會的工作任務是:
1.部級評審委員會,由衛生部組織,負責評審三級特等醫院,制訂與修訂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及實施方案,并對地方各級訴審結果進行必要的抽查復核。
2.省級評審委員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組織,負責評審二、三級甲、乙、丙等醫院(包括計劃單列市的二、三級醫院)。
3.地(市)級評審委員會,由地(市)衛生局組織,負責評審一級甲、乙、丙等醫院。
(三)評審委員會的組成
評審委員會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聘請有經驗的醫院管理。醫學教育、臨床、醫技、護理和財務等有關方面專家若干人組成。成員必須作風正派、清廉公道、不徇私情、身體健康,能親自參加評審工作。
(四)評審委員會的工作制度
各級評審委員會要制定工作章程,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及有關廉政建設、勤儉節約的規定。
四、評審程序
醫院評審一般要經過五個階段,即自查申報、資格評審、考核檢查、作出評審結論、審批。另外如果醫院對評審結論有不同意見,可申請復審。
1.自查申報。
各級醫院根據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先行自查,認為符合某一級某一等的標準后,填寫《醫院評審申請書》一式數份,向相應的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
2.資格評審。
評審委員會根據申請書對醫院的申請及時進行初審,確認參加評審的資格。
3.考核檢查。
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實行平時有重點的抽查和周期評審相結合的考核檢查。評審過程中,醫院應向評審委員會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真實資料和情況。
4.作出評審結論。
評審委員會應對被評審的醫院作出級別和等次的結論,并提出正式報告呈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凡申報三級特等醫院者,應先報省級評審委員會通過三級甲等醫院的評審,然后由省級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結果決定是否推薦其到部級審委員會參加三級特等醫院的評審。
醫院對評審結論有不同意見,可在接到評審結論的正式通知:個月內向評審委員會請求復審,經評審委員會研究并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復審,復審只限:次。
5.審批。
各級醫院的審批權如下:三級特等醫院,由衛生部審批;二、三級甲、乙、丙等醫院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審批;一級甲、乙、丙等醫院由地(市)衛生局審批。
五、評審費和評審周期
申請評審(包括復審)的醫院,應繳納評審費。評審費收入只能用于開展醫院評審活動正常支出。
每一評審周期為3年。醫院應在評審周期結束前18個月提出申請并呈報資料。評審委員會接到申請后,在本評審周期結束前3個月完成評審。
六、評審結果的公布
經過評審的醫院,由審批機關發給全國統一格式的證書,并由發證機關按年度公布評審結果。
七、醫院分級與醫療收費
醫療收費應與醫院級別掛鉤。級別不同,門診掛號、住院床位收費等都應有所不同,以適當拉開檔次。
對評審不合格醫院的處理:
對存在較多問題的醫院,各級評審委員會與衛生行政部門應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見或對其重新評審。連續3年不申報評審或不符合基本標準的醫院,一律列為等外醫院,視情況加強管理,予以整頓乃至停業。
目前尚不具備條件的貧困地區可暫不參加全國統一評審。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醫院,按總后衛生部部署實施分級管理與評審。
回答者: 錦屏山 - 探花 十一級 5-11 20:12
修改答復: 錦屏山,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則 關閉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一級醫院沒有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級的劃分是按病床數來的:
一百張以下,也就是鄉鎮衛生院為一級醫院;一級醫院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五百張以上,定為三級,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原則上省級及每個市一至兩所;
五百張以下,一百張以上評為二級。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除這三個等級以外還有特等,這專指那些規模特大的醫院。至于甲、乙、丙三等的劃分是按技術水平、醫療條件、管理水平等的差別而定,也就是樓上所說按千分制的要求評定的。
你所說的二級醫院就是五百張以下,一百張以上評為二級。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詳見《醫院分級管理辦法》
1989年11月29日
一、醫院分級管理的依據、原則
對醫院分級管理的依據是醫院的功能、任務、設施條件、技術建設、醫療服務質量和科學管理的綜合水平。醫院分級管理的實質是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原理,遵照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科學規律與特點所實行的醫院標準化管理和目標管理。
醫院的設置與分級,應在保證城鄉醫療衛生網的合理結構和整體功能的原則下,由衛生行政部門按地方政府的區域衛生規劃來統一規劃確定。
二、醫院分級與分等
醫院按其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一、二、三級。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各級醫院經過評審,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確定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各級醫院之間應建立與完善雙向轉診制度和逐級技術指導關系。
三、醫療評審委員會
(一)性質
醫院評審委員會是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獨立從事醫院評審的專業性組織。
(二)級別及工作任務
醫院評審委員會分為部級、省級、地(市)級評審委員會三級。各級評審委員會的工作任務是:
1.部級評審委員會,由衛生部組織,負責評審三級特等醫院,制訂與修訂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及實施方案,并對地方各級訴審結果進行必要的抽查復核。
2.省級評審委員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組織,負責評審二、三級甲、乙、丙等醫院(包括計劃單列市的二、三級醫院)。
3.地(市)級評審委員會,由地(市)衛生局組織,負責評審一級甲、乙、丙等醫院。
(三)評審委員會的組成
評審委員會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聘請有經驗的醫院管理。醫學教育、臨床、醫技、護理和財務等有關方面專家若干人組成。成員必須作風正派、清廉公道、不徇私情、身體健康,能親自參加評審工作。
(四)評審委員會的工作制度
各級評審委員會要制定工作章程,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及有關廉政建設、勤儉節約的規定。
四、評審程序
醫院評審一般要經過五個階段,即自查申報、資格評審、考核檢查、作出評審結論、審批。另外如果醫院對評審結論有不同意見,可申請復審。
1.自查申報。
各級醫院根據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先行自查,認為符合某一級某一等的標準后,填寫《醫院評審申請書》一式數份,向相應的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
2.資格評審。
評審委員會根據申請書對醫院的申請及時進行初審,確認參加評審的資格。
3.考核檢查。
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實行平時有重點的抽查和周期評審相結合的考核檢查。評審過程中,醫院應向評審委員會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真實資料和情況。
4.作出評審結論。
評審委員會應對被評審的醫院作出級別和等次的結論,并提出正式報告呈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凡申報三級特等醫院者,應先報省級評審委員會通過三級甲等醫院的評審,然后由省級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結果決定是否推薦其到部級審委員會參加三級特等醫院的評審。
醫院對評審結論有不同意見,可在接到評審結論的正式通知:個月內向評審委員會請求復審,經評審委員會研究并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復審,復審只限:次。
5.審批。
各級醫院的審批權如下:三級特等醫院,由衛生部審批;二、三級甲、乙、丙等醫院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審批;一級甲、乙、丙等醫院由地(市)衛生局審批。
五、評審費和評審周期
申請評審(包括復審)的醫院,應繳納評審費。評審費收入只能用于開展醫院評審活動正常支出。
每一評審周期為3年。醫院應在評審周期結束前18個月提出申請并呈報資料。評審委員會接到申請后,在本評審周期結束前3個月完成評審。
六、評審結果的公布
經過評審的醫院,由審批機關發給全國統一格式的證書,并由發證機關按年度公布評審結果。
七、醫院分級與醫療收費
醫療收費應與醫院級別掛鉤。級別不同,門診掛號、住院床位收費等都應有所不同,以適當拉開檔次。
對評審不合格醫院的處理:
對存在較多問題的醫院,各級評審委員會與衛生行政部門應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見或對其重新評審。連續3年不申報評審或不符合基本標準的醫院,一律列為等外醫院,視情況加強管理,予以整頓乃至停業。
目前尚不具備條件的貧困地區可暫不參加全國統一評審。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醫院,按總后衛生部部署實施分級管理與評審。
醫院等級劃分標準,是我國依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力量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制性質等。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
健機構。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癥病人并對疑難重癥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后服務,合理分流病人。
二級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
按來說醫院級別越高,病人醫療費用越高,但是得到的服務相應的也越好。可信度也就越高。
醫院按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一、二、三級: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學、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第五條 各級醫院經過評審,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
按來說醫院級別越高,病人醫療費用越高,但是得到的服務相應的也越好。可信度也就越高。
醫院按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一、二、三級: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學、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第五條 各級醫院經過評審,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