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分國有資產罪與貪污罪的共同貪污二罪侵犯的客體,都是雙重客體,即國家廉政建設制度和國有財產(公共財物)的所有權,其客觀方面均表現為集體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或者國有資產,二者很相似。因此,有必要正確區分二者的界限。筆者認為,從立法的原意和私分國有資產案件在審判實踐中反映的特點來看,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主觀故意和行為方式兩個方面。
第一,從主觀故意方面看,貪污罪中的共同貪污要求每個成員均有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貪污故意,且犯罪動機主要是以權謀私。而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觀故意則表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明知私分國有資產違反國家規定,但為了達到占有國有資產的目的,而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以單位集體的名義實施私分行為。其動機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改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獲取私利找借口。因此,其主觀故意不是單純的為個人私利,而是在單位全體成員或者絕大多數成員的許可或要求的背景下,更多體現了單位的整體犯意和利益歸屬的團體性。
第二,從行為方式看,二者的表現方式不同。共同貪污通常表現為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人共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共同實施,一般是秘密進行的,并且想方設法將有關賬目抹平,以掩蓋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事實。而私分國有資產行為則表現為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集體共同私分,而大多數分的財產的人對是否私分沒有決定權,并且在單位內部往往是公開的,有的還作了詳細的財物記錄。從證據體系的角度來看,該行為特征客觀地印證了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圍繞上述主觀、客觀特征,有助于在刑事辯護中客觀地甄別證據,有效的提出辯護意見。
概念 職務侵占罪(刑法第271條),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
一、國有資產置換程序 為了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91號)、《企業國有產...
侵占公司財產罪也就是《刑法》中規定的職務侵占罪,此時屬于特殊主體的犯罪,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只能由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此罪。那要是經過認定確認行為人真的構成侵占公司財產罪,此時又該如何進行處罰呢?下文中瑞律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 大 中 小 紅 綠 藍 黑 打印 -------------------------------------------------------------------------------- ?。▏鴦赵?..
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2002年8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57號公布 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維護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中...
一、職務犯罪,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瀆職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其中貪污賄賂犯罪包括:1、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賄罪、4單位受賄罪、5、行賄罪、6、對單位行賄罪、7、介紹賄賂罪、8、單位行賄罪、9、巨額財產來源不...
以預防為基本導向的企業家犯罪問題研究,不僅涉及刑事合規理論前沿問題,而且涉及現實的企業產權保護、營商環境構建以及促進企業和企業家健康發展等多方面內容,具有深刻的政策背景與重大實踐需求。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下稱中心)依據大...
1.私營企業行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嗎 會。比如A企業向B企業的利害人員C行賄,以低價格購入某某商品,或者讓c吃回扣什么的。在法律上,c構成職務侵占罪,而A企業也構成行賄罪。具體法理法規理解說如下: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 對公...
檢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共有53種,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瀆職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一)貪污賄賂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或國有單位實施的貪污、受賄等侵犯國家廉政建設制度,以及與貪污、受賄犯罪密切相關的侵犯職務廉潔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