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證據作為電子數據的一種,對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因為微信證據的特殊屬性,如果沒有正確的收集和運用微信證據,微信證據的證據能力將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正確收集和運用微信證據呢?下面我們將一起探討。
微信證據的概念和屬性
1、微信證據并不是專業的法律用語,是在實踐中以微信為載體的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記錄作為證據形式的一種簡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0修正)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電子數據主要泛指:通過網絡、電子郵件、電子資料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微信聊天記錄是指用戶通過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騰訊微信軟件(以下簡稱微信)以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進行實時通信而形成的存在于微信應用程序中的信息。根據前述規定,微信聊天記錄屬于法定證據種類中的電子數據。只要具備證據能力,微信證據就能作為證據。
微信證據包含哪些內容?
2、根據微信記錄形成的方式,微信證據分為文字微信記錄、圖片微信記錄、語音微信記錄、視頻微信記錄。
(一)文字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微信朋友圈發布的文字、公眾微信號發布的文章等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此類記錄是微信中最常見也是最多的內容,例如常見的微信借條。文字記錄通過手機截屏、拍照、導出等方式都可以提取與固定。
(二)圖片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過程中,發微信朋友圈時和公眾微信號發布時轉載、制作、拍攝的圖片以及使用的各類表情,圖片、表情所表達的意思通常要放置到整個聊天記錄、文章中去理解,通常不同的使用者所表達的意思并不相同,有時可能不存在任何意義,辦理保全公證時一定要將圖片與其他記錄整體進行公證,不建議單獨對圖片進行保全公證。
(三)語音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微信朋友圈發布的語音以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等以語音形式存在的信息。語音功能是近幾年各大通訊工具設計的新型功能,通過發送語音的方式代替文字編輯,交流更加便捷。與文字微信記錄相比,一個是存在形式上不一樣,另一個更重要的不同是需要通過分辨、鑒定語音中的聲音來確定使用者身份。
(四)視頻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過程中,發微信朋友圈時和公眾微信號發布時轉載、制作、拍攝的視頻。視頻具有直觀反映事實的作用,通常使用者自行拍攝的視頻更有證明力,轉載或者制作的視頻因為不知道原始出處或者有后期編輯的痕跡,通常證明力不如自行拍攝的,在辦理保全公證時,要注意對視頻形成方式的審查。對此類微信記錄宜采取刻錄的方式提取和固定證據。
新《民事證據規定》如何對待微信證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19修正)(以下簡稱新《民事證據規定》)對電子數據的審查判斷作出了相應規定,明確調查收集、保全電子數據的要求,從而對微信聊天記錄在司法實踐中的審查判斷提供了方法依據。
(一)關于微信聊天記錄原件的認定規則
新《民事證據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制作者制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于電子數據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同時,第二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電子數據以及對電子數據采取證據保全措施,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制件。上述規定體現了雖然電子數據原則上在調查收集、提供、保全時應以原件為原則,即遵循最佳證據規則,但電子數據的復制件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揮同等效力。這主要是因為電子數據具有強大的可復制性、可顯示性、可傳播性,從內容上而言,復制件與原件內容完全一致,例如生活中的電子發票,其打印版本與電子版本價值相同,均可認定屬于原件。
(二)關于微信聊天記錄真實性的認定規則
根據新《民事證據規定》第九十三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于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應當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包括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環境、是否在正常的往來活動中形成和存儲等,對它們的運行狀態、傳輸手段、保存主體、提取主體都進行了規定,進一步細化了對電子數據真實性的認定標準。由于電子數據具有易改性、易偽造性,在以往電子證據的收集過程中,除了經過公證機關公證的以外,法院在電子數據真實性的判斷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上述規定將電子數據真實性和可采信性進一步提升,對于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提取等的真實性結合具體案件中的認定,賦予了法官在這方面的自由裁量權,為司法實踐提供指引作用。 微信記錄的取證方法
4、結合上述分析,雖然法律法規對微信證據的形式和收集、保全程序已有較清晰的規定,但是在具體案件中,當事人因不清楚電子數據的收集保全方法,導致手中的微信證據證明力降低。那么我們該如何按照要求收集和保全微信證據呢?
(一)提交微信相關證據時的注意事項
1.提供使用終端設備登陸本方微信賬戶的過程演示,用于證明其持有微信聊天記錄的合法性和本人身份的真實性。
2.提供聊天雙方的個人信息界面。借助微信號不可更改的特點,并結合個人信息界面中顯示的手機號碼、頭像等信息,固定雙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
3.提供完整的聊天記錄。根據微信聊天記錄在使用終端中只能刪除不能添加的特點,對雙方各自微信客戶端完整聊天信息進行對比,以驗證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二)微信證據保全的注意事項
1.針對微信證據的易刪改、易丟失的特點,應及時在公證處進行公證或者采取其他較為可靠的電子證據保全公司進行保全。當事人提供的電子數據如果經過了公證或第三方存證平臺確認,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真實性應得到認可。如果此證據亦具備合法性和關聯性,其證明力不會低于其他證據。
2. 對于微信內的圖片,一定要將圖片與其他記錄整體進行公證,不建議單獨對圖片進行保全公證。
3. 通過微信傳輸的文件如果不及時保存會失效,還有一些網絡鏈接等,在保全時除上述步驟外,還要保全打開后的文本文件或網絡鏈接內容。僅僅保全下載后的文本文件或者網絡鏈接而無法證實真實性和關聯性,可能不會被法院采納。
(三)法庭展示微信證據的方式
在法庭上,法官要求出示微信的原始載體、登錄軟件出示電子證據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展示,并與固定電子證據形成的圖片、音頻、視頻進行一致性核對:
1. 由賬戶持有人登錄微信,展示登錄所使用的賬戶名稱。
2.在通訊錄中查找對方用戶并點擊查看個人信息,展示個人信息界面顯示的備注名稱、昵稱、微信號、手機號等具有身份指向性的內容。
3.在個人信息界面點擊發消息進入通訊對話框,逐一展示對話過程中生成的信息內容,對文本文件、圖片、音頻、視頻、轉賬或者發紅包內容,應當點擊打開展示。
4.展示轉賬信息時,應點擊通訊對話框中的聊天詳情,查看轉賬記錄,展示轉賬支付信息。
5. 如提供的電子證據屬于對話記錄的(包括文字、音頻、視頻),應當完整地反映在對話過程,與案件事實有關的內容不得選擇性提供,法庭可以要求補充提供指定期間內的完整對話記錄;如故意選擇性提供對話記錄內容,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們之間的交流逐漸轉向了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微信和電話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然而,在我們使用這些平臺時,有時會發生一些讓我們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我們可能會收到一些騷擾電話或者一些不相關的信息,這給我...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微信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之一。在微信聊天中,人們經常會交流一些個人或者商業上的問題,其中就包括欠款問題。如果債務人拖欠了我們的款項,我們該如何起訴他呢?本文將...
離婚案件中離婚證據應該如何運用離婚案件中各類證據的運用1、書證。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畫所記載或表現的內容、含義來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書面材料。離婚官司中,書證被大量運用。如證、公證書、遺囑、、情書等。書證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1)書證的...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微信公號成為了一個重要且廣泛傳播的信息平臺。然而,在微信公號中,有時會發生相互保以名譽權糾紛。當出現此類糾紛時,如何起訴相互保成為了許多用戶關心的問題。本文將為您解答這一問題,教您如何起訴相互保以維護自己的名譽...
微信零錢轉賬作為一種便捷的轉賬方式,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微信零錢轉賬可能會引發糾紛。如果發生了糾紛,如何收集證據以起訴對方呢?本文將介紹微信零錢轉賬怎么做起訴證據材料以及相關圖片。 微信零錢轉賬...
民間借貸如果借款期限已經滿,經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償還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出借人在起訴時要注意訴訟時效,《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我們經常會使用微信進行各種交易和轉賬,而微信轉賬記錄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我們想向法院起訴某個人或公司,但是...
沒欠條只有微信聯系方式怎么起訴對方?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微信進行交流和溝通。然而,有時候在交流中我們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或者產生一些債務,如果我們沒有紙質欠條,僅有微信聯系方式,我們該如何起訴對方呢? 首先,...
沒有微信轉賬記錄了怎么起訴別人?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微信,不管是和家人朋友交流,還是購物、支付,都離不開微信。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比如微信轉賬記錄丟失了,...
只憑微信轉賬記錄能不能起訴還錢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微信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社交軟件之一,也早早地加入到了移動支付的行列。許多人在微信上進行了轉賬,因此,很多人會關心,如果對方不按時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