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進行合法的強制拆遷
強制拆遷有兩種方式,分別未行政強拆和司法強拆。
1、行政強拆,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2、司法強拆,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賦予行政機關強制拆遷的權力,但對行政強制拆遷執行的程序沒有作出規定。建設部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對行政強制拆遷執行的程序做了一些規定。在行政強制拆遷執行時必須嚴格按照行政強制拆遷的程序規定,更要注重行政強制拆遷執行時的程序規定,以確保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符合法定程序。
(一)行政強制拆遷必須遵守如下程序的規定:
1、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作出書面行政裁決,履行送達程序送達給被拆遷人,同時在行政裁決書不能缺少權利告知內容。
2、被拆遷人在行政裁決規定的期限內未搬遷完,房屋所在地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或縣級人民政府才能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3、拆遷人已經按行政裁決的規定提供了拆遷補償資金。
4、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在申請行政強制拆遷之前,應當邀請有關行政機關、拆遷當事人代表、社區代表等,對行政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標準的測算依據等內容進行聽證。同時,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強制拆遷前,必須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才能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強制拆遷申請。
5、依法提出強制拆遷申請。提出強制拆遷申請時,應當提交7種資料:
(1)行政強制拆遷申請書
(2)行政裁決前的調解紀錄和行政裁決書
(3)被拆遷人不同意拆遷的理由
(4)被拆遷人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書
(5)拆遷人的補償資金證明
(6)被拆遷人拒絕接受補償資金的,應當提交補償資金的提存證明;7.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6、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縣級人民政府收到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強制拆遷申請后,經過審查,對應當實施行政強制拆遷的,應當作出書面的準予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并履行送達程序,同時責成被拆遷人所在地的有關部門(執行部門)實施強制拆遷,強制拆遷決定書應當載明行政強制拆遷的日期,該日期不得少于15日,以便督促被拆遷人自動履行搬遷義務。
7、進行行政強制拆遷執行過程中的證據保全。實施強制拆遷時,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被拆遷人所在單位的代表等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并由公證部門對拆遷房屋及房屋內物品進行證據保全,并做好執行筆錄。該筆錄應由執行人、見證人、公證人當場簽名。
(二)司法強制拆遷涉及被拆遷戶的切身利益,是重大而嚴肅的執法活動,實施時應著重把握好下列法律環節:
司法強拆,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強制拆遷時,要組織強制拆遷的力量、全面保全證據、妥善保管財物、保障人身安全、事后跟蹤等。
1、先行告誡說服。
在強制拆除之前,仍應由拆遷人、拆遷主管部門、基層組織和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對被拆遷戶進行說服,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盡可能促使被拆遷人戶權衡得失,轉變思想,主動讓房拆除。對確實無法說通的,再實施強制拆除。
2、全面保全證據。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的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強制拆除房屋前,應請公證人員到場,對被拆遷戶的房屋、家具等財產狀況予以錄像、照相、做好記錄、登記在冊,并且由有關人員簽名確認,以防產生爭議時備查。
3、妥善保管財物。
拆房時,須通知被拆遷戶家庭成員及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人所在的單位負責人到場,將被拆遷戶的財產逐一清點登記,并由上述人員和強制拆遷工作人員簽名后,交給被拆遷人。被拆遷人不肯接收的,可集中統一保管或提存,不能損壞,更不能丟失。
4、保障人身安全。
注意被拆遷戶的思想動態,隨時勸解。對確有阻礙強制拆房、行為過激、情節嚴重的被拆遷戶或其他人員,可依法由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確保各方人身安全。
5、事后跟蹤。
實施強制拆遷后,房屋雖拆除了,但并不等于矛盾解決了,還往往會在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有爭議的情況下,又形成拆遷人與拆遷主管部門、當地人民政府之間的爭議,有關部門、單位應當繼續跟蹤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對被拆遷戶所提的具有合理因素的要求,仍應重視考慮。被拆遷人所在的基層組織、單位負責人應對被拆遷人多加關心,深入細致地對其講解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幫助溝通思想,理順情緒。拆遷主管部門應繼續召集拆遷人員和被拆遷人進行調解,以求達成一致。被拆遷人上訪時,有關部門應了解情況,掌握法規、政策、有針對性地宣傳引導等。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該怎么進行合法的強制拆遷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合法的強制拆遷有兩種。行政強拆,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房屋被強拆如何寫訴狀 房屋被強拆如何寫訴狀?那如何確定被強拆房屋的范圍呢?被強拆時,我們可以先帶著這個疑問去找律師辦理辦理公證!那么,被強拆的,主要是問題一:房屋是否被拆了,因為和拆遷人打官司就是分兵壓境,這么多人在你地盤上,你認...
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糾紛如何進行起訴(一)判斷拆遷訴訟到底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訴訟?實際上,在目前的審判實踐中,行政和民事兩種訴訟形式都有。被征收人對補償協議不服的以行政訴訟為主,也就是民告官;被征收人不履行協議約定義務時,房屋征收部門多以民事訴...
房屋征收過程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遇到征收方的拆房套路該如何應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是拆遷戶朋友們常遇到的,本文為大家揭秘當國有土地上房屋遭遇征收陷阱,該如何破局,需要的朋友們建議收藏轉發!1、一刀切認定為違建?不合法!違建在征...
由于征拆工作牽涉到的利益方面比較復雜,有的環節處理稍有不慎就很可能會損害到被拆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再加上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程度不同,造就了司法環境也有所差異,因此有些拆遷戶朋友就可能會遇到征拆訴訟立案難、立不上案的困擾。甚至還有的被拆遷戶可...
一、什么情況下會被認為是釘子戶,又該如何維權? 釘子戶,用來指代某些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拆遷,而又身處鬧市或開發區域的房屋,在城市建設征用土地時,不肯遷走的住戶。 釘子戶怎樣維權要依據釘子戶是否合法而定,如果是合法的,在拆遷補償不合理的...
一、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是如何確認的在房屋拆遷中,被拆遷人主體包括私有房屋的所有人、公有房屋的產權人、被拆遷房屋的代管人等,主體合適才有經濟補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就拆遷安置問題產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法院調解時要遵循遵循自愿、合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
土地被強征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依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對土地強征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訴訟的時效為六個月,從當事人知道強征行政決定作出之日起計算。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
征地拆遷中,為了解決被拆遷人的住房問題,需要對被拆遷人進行拆遷安置。拆遷安置需要符合法的程序,并且需要雙方簽訂協議。那么,拆遷補償協議和拆遷安置協議一樣嗎?今天,拆遷律師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拆遷補償協議和拆遷安置協...
危房改造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項。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國家的發展,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的出現了以危房的名義進行拆遷,對廣大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構成了一定的損害,也制造了許多不應該有的社會矛盾。鄭先生是福清市人,在福清市某村擁有合法房屋,之后房屋被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