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犯罪的處罰原則:
1、根據《刑法》第26條第3款的規定,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僅對自己實施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而且要對其他成員實施的犯罪負刑事責任。刑法第97條規定:“本法所稱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團或者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2、對于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刑法第26條第4款規定:“對于第3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于一般主犯雖然在共同犯罪中對其所參與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畢竟還不能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一樣,組織、策劃、指揮甚至參與犯罪集團的全部活動,因此,對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責任時其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也與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同。他們只對自己親自參與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那樣要對集團所有的犯罪活動承擔刑事責任。
3、對于教唆犯,根據我國刑法第29條的規定,確定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應當注意以下三點:①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這是對教唆犯處罰的一般原則,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從犯。②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防止犯罪分子唆使和利用青少年進行犯罪活動,因為不滿18周歲的人,思想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容易聽信犯罪分子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對于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從重處罰,是完全必要的。③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為教唆未遂。因為被教唆的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預期的教唆結果沒有發生。這在主觀上表現為教唆沒有得逞,在客觀上表現為教唆犯的犯罪構成要件還不完全齊備。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沒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國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應視為教唆未遂。
4、對于從犯,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即根據從犯參與犯罪的性質、情節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體情況,或者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在共同犯罪中,從犯所起的作用和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從犯承擔的刑事責任應當比主犯輕,而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則相適應的。
5、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由于脅從犯是被脅迫而參加的,從主觀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覺,從客觀上說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會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條明確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為了對脅從犯正確地適用刑罰,首先要科學地理解脅從犯的犯罪情節。一般來說,脅從犯的犯罪情節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被脅迫的程度。因為被脅迫的程度與其意志自由程度是成反比例的,當然也與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脅迫的程度輕,說明他參加犯罪的自覺自愿程度大一些。相應地來說,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也要嚴重一些,反之亦然。二是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脅從犯是被脅迫而參加犯罪的,一般來說,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較小,這也是在對脅從犯處罰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因此,在查明脅從犯的上述兩個犯罪情節的基礎上,對脅從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以上就是律聊網小編為您總結共同犯罪的處罰原則的相關知識。如有其它問題,歡迎來律聊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服務。
一、自首的一般規定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
一、共同犯罪中的幫助犯怎么判刑 對于幫助犯,應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就以從犯論處;如果被脅迫實施幫助行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較小作用,則應以脅從犯論處。 1、從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按照刑法第27條第2...
七年以上,酌情減刑 1、首先主動投案自首行為屬于法律上從輕處罰的一個情形,法院在最后的量刑時也會考慮到這一因素。 2、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七年以上,酌情減刑 1、首先主動投案自首行為屬于法律上從輕處罰的一個情形,法院在最后的量刑時也會考慮到這一因素。 2、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未成年犯任何罪都不會死刑嗎是的,18歲以上都不能判死刑。我國《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
治安管理規定辦理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治安管理規定辦理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具體請看一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一)案發后,雙方當事人對調解達成協議,當事人離開現場或者尚未離開現場,雙方當事人自愿就醫療費用自愿互相承擔...
數罪并罰是一個我們常有聽說但多數人并不了解的名詞,根據司法解釋,數罪并罰指的是對犯兩個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別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則判決宣告執行的刑罰。 數罪并罰是一個我們常有聽說但多數人并不了解的...
緩刑就是暫緩執行刑罰,累犯不適用緩刑,那么什么是累犯?對于累犯應該怎樣量刑?瑞律小編在下文中對累犯的認定作了詳細介紹,詳情請看下文。一、什么是累犯?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
一、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行政處罰不影響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不能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
行政處罰只能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而刑事處罰權是一種強制性的懲罰規范,是國家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對于司法機關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