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軟件號被曝光屬于侵犯隱私嗎
公布他人社交軟件帳號屬于侵犯他人隱私權。
個人隱私權包含以下范圍:
隨著英特網技術的廣泛使用,已經引起了許多個人隱私權問題,它還會在將來發展的過程中對個人自由的許多方面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而在網絡所帶來隱私權問題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有關個人數據的權利問題。
個人數據主要包括:標識個人基本情況、標識個人生活與工作經歷和社會情況等與網絡有關的個人信息,與網絡有關的信息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個人登錄的身份、健康狀況。網絡用戶在申請上網開戶、個人主頁、免費郵箱以及申請服務商提供的其他服務(購物、醫療、交友等)時,服務商往往要求用戶登錄姓名、年齡、住址、居民身份證編號、工作單位等身份和健康狀況,服務商有義務和責任保守個人秘密,未經授權不得泄露。
2、個人的信用和財產狀況,包括信用卡、電子消費卡、上網卡、上網帳號和密碼、交易帳號和密碼等。個人在上網、網上消費、交易時,登錄和使用的各種信用卡、帳號均屬個人隱私,不得泄露。
3、郵箱電址,郵箱地址同樣是個人隱私,掌握、搜集用戶的郵箱并將之公開或提供給他人,致使用戶收到大量的廣告郵件、垃圾郵件或遭受攻擊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戶受到干擾,顯然也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
4、網絡活動蹤跡。個人在網上的活動蹤跡,如IP地址、瀏覽蹤跡、活動內容,均屬個人的隱私。
二、相關法律規定(《侵權責任法》于2020.12.31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我們可以了解到公布他人社交軟件帳號屬于侵犯他人隱私權行為,法律上是不允許的,嚴重的話需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聊網相關律師。
7月9日,演員馬蘇名譽維權案一審勝訴,被告李某(微博賬號霧風)因公開發布不實內容被判構成對馬蘇名譽權的侵犯,須在涉案微博置頂向馬蘇公開致歉(持續7日)并賠償馬蘇各項損失共計3.5萬元。 判決書 隨后,馬蘇工作室轉發并配文稱:今年年初以來...
高炮app逾期通訊錄轟炸多久-高炮app逾期通訊錄轟炸多久恢復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逐漸進入了一個智能化的信息時代。高炮app作為其中的一款社交軟件,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然而,如果不按時還款,高炮app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逾期通訊錄...
標題:微享加逾期一個月會打聯系人嗎?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逐漸進入了一個通訊的世界。手機中的各種應用軟件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便利。然而,對于很多人來說,手機中的一個功能可能令他們感到煩惱不已,那就是微享...
欠網貸被爆通訊錄發朋友圈聲明-欠網貸爆通訊錄合法嗎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則關于欠網貸被爆通訊錄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欠網貸通訊錄的曝光是侵犯個人隱私的表現,也有人認為這是債權人維護自身權益的一種合法行為。本文將就欠網貸...
當下,幾乎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網絡賬號。和家人、朋友聯系的微信、記錄喜怒哀樂的朋友圈、隨手轉賬的支付寶、大把充值的游戲賬號......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當用戶離世,這些網絡資產能否被繼承呢?//網絡遺產能繼承嗎?//網絡遺產是指被繼...
隨著社交媒體的日益普及,微信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微信不僅僅是一款社交軟件,更是很多人隱私信息的保護傘。因此,私自查看別人的微信記錄是不道德的,更是違法行為。那么,如果有人私自查看了你的微信記錄,你該如何起訴他呢?本文將為...
使用的時候都要協議,具體可以打公司電話詢問,最好協商,讓360幫助找回360說騰訊偷看我們資料,但是360也被曝光在用戶機器上留后門。這個到底信誰啊?有沒什么軟件能保護隱私的信金山吧,畢竟金山在國內安全軟件的口碑不錯的,安全技術也不錯的,我...
用軟件的話,號碼會根據軟件自動變化,拉進黑名單也沒用。換了手機,通訊錄刪除了,還會被爆通訊錄嗎我會的。,因為當你借錢的時候。通訊簿已上載。所以不管你換手機。刪除了通訊簿。那邊還會有你的通訊錄。所以。以后貸款不要亂來。跳進水里。上岸就不容易了...
標題:沒逾期之前關掉通訊錄權限有用嗎?安全嗎?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中的各種權限,如通訊錄權限。通訊錄權限是指用戶可以訪問他人通訊錄中的聯系人信息。然而,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隱私和安全問題。那么,沒逾期之...
一、媒體可以曝光別人的隱私嗎(《民法通則》于2020.12.31失效)媒體不可以隨意曝光別人的隱私,如果隨意曝光的話會涉及侵權行為。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