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3.15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消費者權益日的設立也是為了避免消費者的權益收到侵害,對于3.15消費者權益日我們大多數的了解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對于消費者權益日,我們應該有更深入地了解。
一、世界消費者權益日主要宗旨
⑴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⑵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
⑶搜集消費者的意見并向企業反饋;
⑷大造輿論,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形成輿論壓力,以改善消費者的地位;
⑸參與國家或政府有關消費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要求政府建立消費者行政體系,處理消費者問題;
⑹成立消費者團體,確立消費者主權;
⑺加強消費者國際團體及合作。
二、世界消費者權益日節日由來
1962年3月15日美國前總統約翰·肯*迪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關于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
肯*迪提出的這四項權利,以后逐漸為世界各國消費者組織所公認,并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同時,選擇這樣一天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也是為了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范圍內引起重視,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每年到這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組織都要組織大規模的活動,集中宣傳消費者的權利,顯示消費者力量的強大。其中包括發布新聞公報、向公眾介紹消費者組織的活動情況;告訴人們消費者組織為保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做了哪些工作;通過報刊、廣播電臺、電視節目進行宣傳,組織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演說,以提高消費者的認識。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987年9月被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接受為正式成員。從這一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及其地方各級協會也都要聯合各有關部門共同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運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喚醒、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甲方: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 為合理、合法使用3.15誠信標志,使該標志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益,甲、乙雙方就標志使用的有關事項約定如下: 甲方向乙方詳細說明《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關于企業使用3.15誠信標志的許可規則》,...
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國函〔2018〕80號農業農村部:關于申請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請示收悉。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
1962年3月15日,美國前總統約翰.肯*迪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關于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肯*迪提出這這四項權利,以后逐漸為...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少網友都多多少少遇到過消費被坑的情況。去餐館發現飯菜不衛生,去景點旅游遇上黑導游,網購買到假貨,快遞無故失蹤……也許你內心其實已經氣炸了,但是由于怕麻煩+不清楚該怎么做,所以默默地放棄了維權的機會,只能吞下...
即日起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 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 免費時段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節假日最后一天24∶00結束(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微信收節日紅包怎么才不會被起訴呢?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微信紅包已經成為了很多人之間祝福和表達感謝的重要方式。然而,微信紅包也引發了一些糾紛和訴訟。那么,微信收節日紅包怎么才不會被起訴呢? 我們要了解微信紅包的相關規定。微信紅包是一...
1.規定傳統節日放假的法律文件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07年12...
元宵節國家規定沒有假期。 國家法定節假日為: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沒有元宵節。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擴展資料: 中秋節與春節、清...
重陽節不是法定節日,一般不放假。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中規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