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遲延履約與根本違約的區別是什么
從其定義上區別: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來之前的違約,分為明示的預期違約和默示的預期違約兩種。明示的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當事人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向另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默示的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當事人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不履行債務,但以自己的行為或現狀表明其將不會或不能履行債務。這種情形下行使解除權,由于判斷對方是否預期違約具有很大主觀性,因此,應該在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對方將不履行合同的情況下,才能行使解除權。
根本違約:根本違約是指違約的后果已經妨害了合同目的實現,包括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仍不履行和一般違約但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兩種情形。完全不履行構成根本違約,在瑕疵履行中采取修理、更換方式仍達不到合同目的的構成根本違約;遲延履行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同履行期內仍未履行,構成根本違約;部分履行妨害合同目標的實現,構成根本違約。由于一方的根本違約行為會嚴重損害另一方當事人的的利益,因此法律上規定另一方當事人享有合同解除權,這種解除權的行使可以不經催告。
二、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以上就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違約責任的5種承擔方式的相關資料。對于違約責任的,必定會支付一定的違約金給對方。而對方在違約當事人履行違約的相關事項后可以決定是否解除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在進行法律咨詢。
實際根本違約判定標準實際違約形態包括履行不能、拒絕履行、遲延履行及瑕疵履行,各種違約形態的違約程度不一,因此構成根本違約的具體判定標準也不同,有必要再作具體分析:1、履行不能情形的根本違約判定標準。履行不能是指債務人在客觀上已經沒有履行能力...
1.前者屬于因遲延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而需要支付給對方的懲罰性款項;后者是一種違約金;2、這個問題只能咨詢當地的金融機構;3。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延遲履行合同或者約定過高,在仲裁或者訴訟中,可以舉證要求仲裁機構或者法院適當減輕;至于法官的具...
關于懲罰問題的規定。行政處罰的過程通常分為兩個環節:一是行政處罰決定;二是行政處罰的執行,只有行政處罰決定實際執行完畢,才能執行完畢。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如果不能實際執行,不僅達不到行政處罰的目的,反而會損害行政處罰決定的嚴肅性,削弱處...
合同終止和根本違約的區別1、合同終止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消滅,根本違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沒有消滅。2、合同消滅的原因不同:根本違約是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延遲履行造成的嚴重違約,達到核桃消滅的效果。合同終止是當事人之間約定或者法律規定,使合...
您好, 一、遲延履行場合的根本違約遲延履行并非必然發生根本違約,但如果合同對履行期有明確的約定,而且履行期之約定在合同中顯然處于重要地位時,則遲延履行通常會構成根本違約。對于并非特別強調履行期的合同,在遲延履行的情況下,只要遲延方當事人未在...
(一)從動機目的上區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1、行為人從簽訂合同時起就具有騙取的動機和目的。2、開始并無明顯的騙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沒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簽訂后,抱著能履行則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積極努力,致使對方遭受嚴重損...
不支付合同價款屬于根本違約嗎不支付合同價款屬于根本違約。根本違約,是指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將導致合同相對方合同目的落空的違約方的嚴重違約行為。根據《合同法》第94條之規定可以看出,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還不能稱之為...
滯納金的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人民法院一旦對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作出生效裁定,就將確定因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和逾期付款是否承擔違約責任以及如何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應當按照人民法院判決的要求履行義務,包括支付違約金。此時債務人對債權人不再承擔違約責任...
一、預期付款違約金逾期付款違約金,一般指在有金錢給付行為的合同中,一方在不按合同約定或不再合理的期間內給付的情形下,除了要履行給付義務之外,還應因其違約行為向對方支付一定的金錢以承擔違約責任。計算公式:逾期付款違約金=應付款金額×日利率×逾...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