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村民開荒地征地補償有嗎
農村村民開荒地征地有補償。
一般來說,如果是在村集體的支持下開墾荒地,荒地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
具體補償多少,并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地方上執行也不一樣,可以咨詢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確定。
(一)什么是四荒地
四荒地,也就是農民說的“荒地”,主要包括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的土地。
(二)能不能擅自開荒
嚴格的說,不能,因為農村的土地所有權大多歸農村集體,在集體沒有允許的情況下開荒不符合規定。
(三)已經開荒的怎么辦
按照國土部門的說法:四荒地大多屬于農村集體土地,有的就算空閑,可能也有其他規劃用途,不能因為有人開墾耕作了,就給予其確權發證。但是考慮到農民在開墾過程中也付出了勞動,所以在沒有其他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可以仍由當事人耕作,但不發放承包經營權證。
也就是說地你可以接著種,但是不能確權。大家都知道:國家很多農業補貼,都是以確權面積為基礎的,不確權代表少領一部分錢。
但是也存在特殊情況:根據《土地承包法》第46條規定,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
通過這幾種方式承包的四荒地,依法應由承包人申請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是否納入工作范圍由各地根據實際確定。對存在爭議和糾紛的,應當先解決糾紛爭議,再予以確權登記。
也就是說還要看當地的具體情況。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國辦發〔1996〕23號)和《關于進一步做好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工作的通知》(國辦發〔1999〕102號)規定,治理開發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要嚴格執行誰治理、誰管護、誰受益的政策,國家在征收已治理開發的“四荒”地時,對其治理開發成果要給予合理補償。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規定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具體發放形式。
征地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第一,首次確定了“足額”的標準。
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但該“足額”標準并不是市場價值的“全額”補償,因為農村土地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其真實的市場價值無法有效計算。所謂“足額”是指土地的成本價值,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而農村土地一旦開發為商業用地,其市場價值可能遠遠高于作為耕地使用時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第二,首次明確了用益物權人的補償請求權。
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該條款將征收補償費的受益主體范圍由傳統的所有人擴張至用益物權人,為一善舉。但不足之處在于,用益物權人依然不足以概括所有因征收、征用的受損害者,如現實中不動產的承租人,在投入巨額裝修費用之后,往往因拆遷而血本無歸,其利益補償機制尚無規定,未免遺憾。
第三,首次借鑒了“生活補償”標準。
“生活補償”是現代西方國家出現的一種新的補償理論。所謂“生活補償”,不是對個別財產的財產價值補償,而是著眼于作為整體的人的生活的本身予以補償,例如村落被迫轉移,村民失去的不僅是房屋耕地,更失去了基本生活條件,在此情形下,僅僅給付財產補償,不足以恢復與原來同等的生活狀況。
從上面可以看出,土地是歸國家所有,但如果面臨農民進行了荒地開荒,那么國家在征收過程中還是需要提供相應的報償給到農民。土地的征收面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用地,都會有不同的標準,網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有更多的關于土地征收的法律咨詢問題可以多多咨詢小編。
國家政府征地補償出嫁女兒該有嗎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
征地補償款的分配范圍和原則(一)可以分配的征地補償款的范圍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務院《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征收集體土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等費用...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款該如何分配(一)可以分配的征地補償款的范圍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國務院《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征收集體土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
看吧,還是貪官部長簽發的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 10 號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已經 2001年10月18日國土資源部第9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田鳳山 ...
導讀:農村土地確權入火如圖的開展,不少讀者也私信咨詢,土地確權對咱們農民的影響,征地拆遷補償款,農民還能不能拿到呀,征地拆遷款大部分都歸集體所有這靠譜嗎?有沒有法律依據,那么土地確權究竟對咱們的征地拆遷補償帶來什么影響呢? 首先要跟大家明...
基本工作流程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單獨選址的建設項目使用土地的,用地單位應按規定辦事員理征用集體土地的各項手續。 1.征用集體土地申請:用地單位需要征用土地進行項目建設的,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區、縣級國土房管局提...
小組征地補償款發放原則是什么樣的1、依法立案目前,盡管全國各地多數地區法院已經按照最高法院法釋〔*〕51號和116號批復的規定及時依法受理農村集體土地補償費分配糾紛案件,但仍有一些地區對此類案件不予受理,江蘇、廣西等地法院即如此。筆者所在重...
1、農村占用土地補償標準: 1)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 2)對于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 3)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
農村征地補償款發放方法是什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其中,土地補償費針對被征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
導讀:征地補償款是給村里的,還是給村民個人的?我家的土地被征收,村干部說要把征地補償款分一部分給其他村民,這合理嗎?平日里,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的關于征地補償款歸屬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弄清楚征地補償款的構成。根據《土地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