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村里是沒權讓已婚的婦女進行土地轉讓的,農村土地是屬于村集體的,對土地進行轉讓時需要經過村集體的同意才能轉讓。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式
方式一:土地轉讓
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指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其履行相應土地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后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農戶最基本和最可靠的生活來源和保障。因此。《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耕地、林地、草地,實行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方式,即每個農民均享有承包土地權利,每個農戶均享有土地經營權。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使原承包方全部或部分失去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并在承包期內無權向發包方要求以家庭承包方式再承包農村土地。家庭土地承包方式土地流轉時,只有在轉讓方不依靠土地生活的情況下,才應允許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因此,《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1條規定:轉讓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對受讓方的主體資格《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1條做出了限定性規定即受讓方必須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即農戶是受讓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定唯一主體。
其他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指承包方依據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經轉讓雙方協商一致并獲得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轉讓后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受讓方是一切農業生產經營者,包括法人、其他組織、自然人。對轉讓方也沒有限制條件。
方式二:土地轉包
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后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對接包方有兩點限制,一是接包方必須和轉包方為同一個集體組織,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及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接受轉包;二是接包方必須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改變農業生產用途屬于無效行為。
其他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承包期限范圍內轉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按照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從事經營。轉包后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對接包方的限制是必須履行原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從事經營,改變土地用途屬于無效行為。
方式三:土地互換
互換是指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后承包方原有的承包關系消滅,新的承包關系產生。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界定,應區分鄉(鎮)農民集體、村農民集體和村民小組農集體。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解體。隨著公社改成鄉(鎮),生產大隊改成村、生產小隊改成村民小組,原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所擁有的土地,也就相應地改為了鄉(鎮)農民集體、村農民集和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也就是說,以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發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應在鄉(鎮)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以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發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應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以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發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應在小組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
其他土地承包權經營權不得與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以外集體經濟組織地塊互換。
方式四:土地入股
入股是指實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自愿聯合從事農業合作生產經營;
其他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權,入股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方式五:土地出租
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后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網進行法律咨詢。
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六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定居的,按照承包方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成為...
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0條 金錢債權執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執行人以執行標的系本人及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為由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對被執行人有扶養義務的人...
1.農村自建房有關的法律法規是什么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面積標準。根據住建部印發的文件《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規定,農村住房建設要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
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0條 金錢債權執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執行人以執行標的系本人及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為由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對被執行人有扶養義務的人...
上世紀90年代,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后,為了解決土地頻繁調整讓農民沒有穩定預期、不敢加大土地投入的問題,提出30年承包期內,不再進行大的土地調整,即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這項政策對穩定農村土地、促進農業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暴...
原則上,繼承權是一種身價權,男女平等,離婚女人有娘家土地繼承權。不過,我國土地承包法,繼承法,以及國家政策,多有矛盾之處,各地在具體執行時,并不統一,所以,對于具體的個案,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在無法一概而論: 一、現行的法律規定: ...
1.土地法律法規關于分地是怎么規定的 我國法律法規關于土地所有權歸屬的規定及解讀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
一、農村宅基地能繼承嗎 1、法律和政策對農村村民宅基的規定。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
原居住地不得收回承包地。已婚婦女不能同時在兩地占有承包地;二輪土地承包時,已婚婦女取得承包地,因離婚或者喪偶到外村再婚,外村未分給承包地的,原村應保留承包地。 離婚夫妻,雙方離婚后,雙方達成了承包地分割協議,兩人都分到了承包地。之后女方...
只要沒有在嫁入地享有土地承包權益,離婚后遷回原籍地,應享有村民同等權利,不得收回其承包地。 離婚之后戶口遷回村里,仍然是村集體組織的一員,而土地是這個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個重要要素,成員理應獲得相應權利。 所以出現離婚婦女戶口遷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