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權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包括哪些
(一)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和審判委員會。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
(二)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上級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其他上級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國家賠償決定申訴期限: 最高法新規首提國家賠償監督:不限申訴期限 8種情形應重審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家賠償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兑幎ā访鞔_,賠償委員會決定生效后,賠償請求人死亡或者其主體資格終止的,其權利義...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六章確立的審判監督程序,規定了人民法院依職權可以提起再審、當事人依法享有申請再審、人民檢察院依法可以抗訴,從而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審理裁判不當的案件。也就是說,法律在二審終審制的基礎上又設立了一個糾錯和制約生效裁判的再審機...
再審程序包括再審啟動程序與再審審理程序,再審的啟動程序是順利開啟再審程序的前提,因此想要案件進入再審審理階段,關鍵在于推動再審程序的啟動。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再審程序有三種啟動方式:一是當事人向人...
什么叫破產重整,具體含義是什么? 破產重整是現代破產制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又名重組、司法康復,或者重生。我國破產法規定了三種制度:破產清算、破產重整、破產和解。重整是指不對破產企業立即進行清算,在法院主持下由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制定重...
所謂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即告結束的審判制度。也就是說,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宣判的判決、裁定,尚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而允許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經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立即產生法律效力。 我國的行...
死刑復核程序的審理對象具有特定性,只有判處死刑的案件,包括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刑二年執行,才適用于死刑復核程序。一、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對象則不受死刑案件的限制,它可以是任何刑事案件。 法律咨詢: 您好,死刑復核程序如何進行?...
1.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哪些 1、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包括法院和檢察院;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
一、駁回訴訟請求和駁回起訴的區別包括哪些在審判實務中,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是兩個極易混淆的概念。兩者的相同點都是請求方的訴訟主張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但實際上兩者有非常明顯的區別:1、適用法律不同。駁回起訴適用程序法;駁回訴訟請求既可適用程...
1、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我國法律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在進行民事訴訟時,我們都需要考慮管轄權的問題。向沒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您的訴訟是很有可能被駁回起訴的。那么,在訴訟過程中,管轄權異議的理由有哪些呢?為了解決您的疑問,瑞律小編特意為您搜集了以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一、管轄權異議管轄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