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企在中國境內繳納稅收的步驟都是什么
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相關知識點
一、制定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二、采取轉移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稅該如何處罰
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知識拓展: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偷稅記賬憑證;
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
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
從以上來看, 未設置賬簿并不符合偷稅的定義,因為未設置賬簿的,稅務機關可核定其應納稅額。達不到偷稅的目的。 而采用轉移或是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稅款,這屬于逃避稅務機關追繳欠稅行為。
1.對于零報稅,逾期報稅會被罰款。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其限期繳納外,從繳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千分之五的滯納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2012年第25號公告,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得到發展,各式各樣的企業也不斷崛起,而和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資金問題也備受關注。稅收,也是企業資金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企業需要按照所得稅實施細則繳納稅收。那么,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是什么呢?接下來小編...
1.企業所得稅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1.稅收的開征、停征、稅收優惠、退稅、補稅分別按什么法規執行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 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擅...
第七條 扣繳義務人在每次向非居民企業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所得時,應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企業所得稅。本條所稱到期應支付的款項,是指支付人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當計入相關成本、費用的應付款項。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代繳稅款...
企業并購程序千差萬別,下文將細分為中企國內并購(非上市公司并購,上市公司要約并購),中企并購外企,外企并購中企三種并購類型詳解其流程,并就并購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做論述。一、企業并購流程解析(一)公司并購的五個基本階段1并購決策階段企業通過與財...
截至8月初,我國18個稅種中已有11個立法,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形成了12部稅收法律,快收藏起來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稅務管理 ...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的通知》(國稅發〔2009〕6號,深地稅發〔2009〕109號轉發)的規定,企業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年度所得稅申報,且未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延期申報,或報送資料不全、不符合要求的,應在收到主管稅務機關送達的《責令限期改正...
1、一般來說,對在中國境內從事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即從事營業稅經營范圍的,一般只辦理地稅,不用辦理國稅。 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水陸空運輸、管道運輸、裝卸搬運等)3%、建筑業(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其他工程作業...
1.中國與印尼之間的稅收優惠條款 中國企業在印尼經商須注意以下稅務風險:控股平臺的選擇自2014年1月1日起,印尼反濫用稅收協定法規(DGT-24)開始生效,規定為享受稅收協定優惠,外國收款方除須滿足稅務居民身份要求外,還須滿足以下要求: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