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避適用于哪些人
(1)偵查人員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偵查權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軍隊保衛機關和監獄獄偵部門行使。因此,上述機關承擔偵查工作的人員都屬于回避的適用人員范圍。此外,在偵查階段,有權參與對案件進行討論和作出處理決定的偵查機關或部門負責人以及有關成員,也屬于適用回避的人員之列。
(2)檢察人員檢察人員包括負責案件批準逮捕、審查起訴和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人員以及有權參加案件討論和作出處理決定的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成員。中國人民檢察院實行承辦人員閱卷、調查、集體討論,檢察長決定,重大問題提交檢察委員會決定的辦案制度。如果僅對承辦人員回避,將檢察長、檢察委員會成員排除在適用回避范圍之外,顯然與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相悖,也會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此外,參加過本案偵查的偵查人員,如果調至檢察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檢察人員。
(3)審判人員這里所指的審判人員,既包括直接承辦案件的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人民陪審員,也包括有權參與案件討論和作出處理決定的法院院長、庭長以及審判委員會成員。因為,刑事案件的審判,除由合議庭開庭審理、評論、作出判決裁定外,對于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難以作出決定時,由合議庭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必須執行。如果院長、庭長以及審判委員會成員具有法定回避理由而不回避,勢必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因此,他們應當是適用回避的對象。
如一審法院對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法院按審判監督程序重審的案件,一審或二審合議庭成員應當回避;原承擔某一案件一審審理工作的法官,因工作原因調至上級法院,他不能成為該案二審合議庭組成人員。同理,曾參加過本案偵查、起訴的偵查、檢察人員,如果調至法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因為他們在前一訴訟階段所形成的對案件的認識,可能帶入后一訴訟階段,造成先入為主,主觀片面,妨礙后一階段訴訟工作的公正進行。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一審法院重新作出判決,當事人再次上訴,原二審合議庭成員不必回避。
1.我國民事法律有哪些條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1986年4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7號公布 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回避制度,是為了維護司法的公正性而對某一類群體不得參與相關司法程序的規定。回避制度的規定,不僅針對特定的關系人,對于公安機關負責人和偵查人員來說,還有被禁止的幾種行為。 這些被禁止的行為一旦發生,產生的后...
一、回避制度是否適用人民陪審員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陪審員是屬于審判人員之一,所以人民陪審員是適用回避制度的,有回避情形的,陪審員應該自行申請回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一審審判組織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
一、回避是否適用工傷認定人員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民事訴訟中回避制度適用的對象是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等,工傷認定人員屬于鑒定人,所以適用回避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回避理由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回避的種類《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了兩種回避的方式,即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此外,還包括指令回避。1、自行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28條確立了自行回避...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作出規定: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民事二審上訴期限: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民事案件訴訟知識: 一、當事人...
民事二審上訴期限: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民事案件訴訟知識: 一、當事人...
民事二審上訴期限: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民事案件訴訟知識: 一、當事人...
法律咨詢: 行政許可行為具有哪三個特點? 律師回答: 一、在行為的類別上,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管理性外部行政行為;二、在行為的性質上,行政許可是準予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三、在行為的功能上,行政許可是對特定活動的事前控制。 相關法律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