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權益變動時商譽的確認與計量
在合伙企業里,合伙企業權益的變動主要是指新合伙人入伙或原合伙人退出,以及在原合伙人之間的合伙企業伙權的轉讓,在舊的合伙關系解散時,又產生出新的合伙關系。
合伙企業權益變動時,不論是新合伙人投入的資金還是舊合伙人撤出的資金,與合伙人所占合伙企業權益份額是不一定相同的,這就形成了商譽。以新合伙人入伙為例。新合伙人入伙合伙企業時,他所出的資金并不一定與他占有的合伙企業權益是相同的。新合伙人以高出其享有合伙企業的權益份額的價格購買相應的權益入伙時,伙權溢價就產生了,伙權溢價是新合伙人投入資金超過其所享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該差額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新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經營前景看好,新合伙人認為原企業的資產價格被低估,原合伙人在談判中運用了一些技巧,等等。而如果合伙企業急需現金或因新合伙人有一技之長能帶來商業合同等原因時,為了吸引新合伙人的加入,合伙企業就可能給新合伙人比其投資額大的凈權益,這樣就產生了伙權折價。
新合伙人入伙時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新合伙人向原合伙企業投資入伙;新合伙人向現任合伙人購買伙權入伙。
(1)在新合伙人對合伙企業進行投資的情況下,對合伙企業商譽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商譽法。這種會計處理方法是對合伙企業的資本進行重估,超過合伙企業原投資資本總額的溢出部分就是合伙企業的商譽。二是紅利法。這種會計處理方法,不對合伙資本進行重估,合伙資本就是其實際的資本。例如,有一合伙企業,投資人為A和B,A、B各投資5萬元,企業資本總額為10萬元。由于該企業經營的比較好,該合伙企業現資產價值為11萬元,如果C想入伙該企業,并要占50%的伙權,那么,C就出資11萬元,而實際上該合伙企業的資本額為5+5+11=21萬元。那么該合伙企業的商譽資本就是1萬元,C有5000元,A、B各有2500元。
但是如果A與B建立的合伙企業,經過A與B的經營,經營前景不怎么樣,合伙企業的效益也不好。A與B想盡快擺脫困境,而C因為掌握了一些技術或其他原因,可以使A與B的合伙企業重新振作。A與B大概就會同意C少出一點錢,C可能僅出9萬元就能使A與B同意占投資以后合伙企業50%的伙權。
(2)在新合伙人從現任合伙人的手中購買合伙人的伙權入伙的情況下,如果新合伙人從原合伙企業全體合伙人手中都購買了伙權,它涉及了原合伙企業的所有合伙人,盡管不是新合伙人對合伙企業投資,合伙企業也應該反應出新合伙人出資與所取得的伙權之間的差額。
如果原合伙企業合伙人之間資本比例與其合伙權益比例不一致時,新合伙人從原合伙人手中購買的伙權入伙時,我們應該加以調整,使形成的新的合伙企業合伙人之間資本比例與伙權比例一致,這是因為新合伙人從原合伙企業全體合伙人手中都購買了伙權,建立了新的合伙關系,相當于形成了一個新的合伙企業,這樣做有利于他們以同樣的身份參與合伙企業。
A與B建立一合伙企業。合伙企業的資產是10萬元人民幣,A投資6萬元,B投資4萬元,損益分配率各為50%。經營一段時間后,C與A、B協商決定,C向A與B各投資3萬元,取得A與B各50%的伙權。
會計處理如下:
商譽法:對合伙企業的資本進行重估,C相當于用6萬元取得了合伙企業50%的伙權,合伙企業的資本就應為6÷50%=12萬元,實際合伙企業資本為10萬元。其差額2萬元確認為商譽,又A與B平分,A與B各1萬元。
在確認商譽后,我們還要進行資本比例的調整,合伙企業的資本為12萬元,新合伙人入伙后A占25%,即3萬元,A本來資本是6萬元,還有1萬元商譽轉的資本,A的資本在確認商譽后應為7萬元,所以A轉讓給C的資本為4萬元。同樣B轉讓給C的資本為2萬元。
借:商譽20000
貸:合伙人資本—A10000
同時
借:合伙人資本—A40000
貸:合伙人資本—C60000
紅利法:對合伙企業的資本不進行重估,即合伙企業資本為10萬元。C取得的伙權為4x50%+6x50%=5萬元,C投資大于他所獲得的伙權的部分,會作為C給A和B的紅利。同時我們進行資本比例的調整,合伙企業的資本為10萬元,新合伙人入伙后A占25%,即2.5萬元,A資本是6萬元,因此A轉讓給C的資本為3.5萬元。同樣B轉給C的資本為1.5萬元。
借:合伙人資本—A35000
貸:合伙人資本—C5000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一.初始確認與計量 對于取得的各種債權性投資,應在企業成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時進行確認。 投資的入賬價值為其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應當以金融工具的市場交易價格或取得成本為基礎確定。相關的交易費用,如果是為取得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
一、新準則主要特點 2006年2月,財政部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值》的基礎上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以下簡稱新準則)。新準則主要規范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長期資產減值的處理,與原《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相...
(1)母公司個別賬務處理。由于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已按成本法核算,故不需作調整,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仍采用成本法核算即可。 (2)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子公司資產、負債對母公司的價值。編制合并報表時,以購買日(即獲得對子公...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大概有,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證券法、合同法、支付結算辦法、票據法等,企業財務通則、金融企業財務制度 、物業管理企業財務規定、證券公司財務制度、行政單位...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
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指企業確定發出存貨成本所采用的會計處理。例如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的會計處理。例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
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指企業確定發出存貨成本所采用的會計處理。例如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的會計處理。例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
分析如下: 一、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入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