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類型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和《刑法》第219條都有規定,體現在不當獲取、不當披露和不當使用,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式。
第一,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即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不正當手段”應以公認的商業道德和合乎常理的行為方式為標準,凡以違反商業道德、超越合理界限的方法獲取商業秘密的,均構成侵權。也可借鑒國外的立法,如美國《統一商業秘密法》在排除正當手段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不正當手段,其中正當手段包括獨立發現、以反向工程發現、在商業秘密所有人授予的使用許可項下發現、從公開使用或展出的產品中觀察得來、從公開的文獻中得到五種。
第二,不正當地披露或使用,即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第三,違反信任關系的披露或使用,即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種形式一般是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等內容的規定。
第四,第三人惡意獲取和使用,即第三人在明知或應知商業秘密系由非法手段得來,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善意第三人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不直接承擔法律責任,判斷善意的要分析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屬于明知或應知商業秘密的來源為非法以外,還應有明確的時間標準,一旦商業秘密權利人將第二人非法竊取或違約披露等事實通知善意第三人,其善意即自行終止,商業秘密權利人發出的通知是劃分善意與惡意第三人的時間標準。
二、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救濟
從我國現行法上保護商業秘密法律規定相應的法律救濟途徑可分為四種方式,即民法上的救濟、勞動法上的救濟、行政法上的救濟和刑法上的救濟。
1、民法上的救濟
民法上的救濟,即依據民法上的規定請求違反保密協議的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害商業秘密的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民法上的救濟的請求權基礎是合同或者侵權行為。根據商業秘密保密合同負有保守秘密的一方當事人違反保密合同約定,泄露或者擅自使用其知悉的商業秘密,即違約,權利人可以違約為由起訴。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其他人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披露、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即屬侵害他人的商業秘密,權利人可以提起侵權之訴。從民事責任的形式看,最常采用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兩種方式。關于損失賠償額的確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以權利人的實際損失額計算;另一種是在損失額難以計算時,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利潤作為賠償額。
1、民法上的救濟民法上的救濟,即依據民法上的規定請求違反保密協議的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害商業秘密的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民法上的救濟的請求權基礎是合同或者侵權行為。根據商業秘密保密合同負有保守秘密的一方當事人違反保密合同約定,泄露或...
加強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 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張-凌認為,侵犯商業秘密的認定與處理這個研討題目很好,特別是我國馬上要加入WTO,首先要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然后要遵守國際規則,按國際慣例辦事。他舉例:**迪斯尼到上海談判,...
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規定:一、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
法律法規: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
哪些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它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
如何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中的重大損失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如果當事人不僅違反侵犯了某公司或企業的商業秘密,還對某公司或某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的情況就會被定義為侵犯商業秘密罪,這條規定中的重大損失的判定是對當事人有沒有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判決...
一、商業秘密主要內容有哪些?商業秘密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1、技術信息 主要包括:技術設計、技術樣品、質量控制、應用試驗、工藝流程、工業配方、化學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計算機程序等。作為技術信息的商業秘密,也被稱作技術秘...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2,假冒他人專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
1.違反保密法律法規應承擔哪些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若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可能要承擔以下法律責任:1 民事責任,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違約或侵權給公司造成的損失。2 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一、商業秘密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這就是對商業秘密構成要件的法律規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