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按問題所述情形,不需要退還利息。 2. 理由在于:貸方與借方簽訂借貸合同/借條時,并不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合意,同時貸方也并不知道借方將借款用于犯罪。 如果借款時貸方明知或應當知道借方將款用于非法用途或犯罪,則應當承擔返還責任。 3. 依本題所述,貸方與借方形成的是合法的民事合同關系,應受法律保護,借方已支付完并畢利息,合同履行完畢。 當事人之外的其他任何機關、組織不得以其他理由取回履行該合同所產生的收益。 4. 如果本案借貸合同中存在支付利息超過36%利......
1、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 (二......
1、追訴標準: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 ......

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借貸合同,是無效的。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
逾期的平臺涉嫌非發吸收公共存款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在線平臺進行投資理財。然而,這些平臺是否符合監管要求,是否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問題,一直是廣大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 近期,多家在線平臺因涉嫌非發吸收公眾存款...
我欠了網貸起訴了算刑事案底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成為人們借款的渠道。然而,由于監管不足和部分網貸平臺存在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非法放貸等違法行為,導致一些網貸平臺的風險不斷提高,給借款人和投資人帶...
標題:關于微粒貸欠10幾萬要不要判刑坐牢的思考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活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貸款來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然而,貸款雖能解決燃眉之急,但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對于那些欠下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人來說,是否要坐牢,成為了一個...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于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
【案例】 孫某以投資為名,向張某借款10萬元,劉某為其提供個人擔保,目前孫某被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刑事審判庭以孫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該筆借款在其中),現債權人張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擔保人劉某承擔擔保責任,歸...
網貸逾期是不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越來越多,網貸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網貸逾期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么,網貸逾期是不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呢?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案情2013年9月11日,胡某向孫某出具載明借款金額為100000元的借條一張,并約定還款期限。2013年11月11日,胡某向孫某出具載明借款金額為157500元的借條一張,并約定還款期限。2013年11月20日,胡某償還孫某8000元。2...
1. 民間借貸的概念 民間借貸,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借貸自有的人民幣、港、澳、臺幣、外幣、或者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的行為,借貸雙方可以約定借款利息,也可以無償提供借款,對于上述案件,法院一般作為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受...
標題:欠網貸沒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嗎?處理方法及法律風險分析 隨著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網絡平臺貸款來解決燃眉之急。然而,網貸平臺數量眾多,質量參差不齊,一些非法網貸平臺也應運而生。那么,欠網貸沒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