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權損害賠償是指行為人因侵權而造成的他人財產、人身和精神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為內容的民事責任方式。侵權損害賠償是一種適用最為普通、經常的民事責任方式。由于其涉及的內容較為龐雜,所以我們可以說,損害賠償又是一種法律制度,它是由賠償原則、賠償范圍、賠償方式等各項制度構成的一個制度體系。
侵權損害賠償原則:
一、全部賠償原則
全部賠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指的是侵權行為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全部予以賠償。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
適用全部賠償原則應當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即賠償責任的大小,只能以實際損害作為標準,全部予以賠償而不是以過錯程度或者社會危害性大小作為標準。只有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才起重要的作用。
第二、全部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第三、全部賠償應當包括對受害人為恢復權利、減少損害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損失的賠償。
二、財產賠償原則
財產賠償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之一,是指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為之。
確立財產賠償原則的根本目的有以下三點:
第一、對于財產損害,只能以財產的方式賠償。
第二、對于人身傷害,也只能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而不能用類似于同態復仇的方式進行補償。
第三、對于精神損害,無論是否造成經濟損失,都應當以財產賠償。
三、損益相抵原則
(一)損益相抵的概念及特征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消,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損害發生的同一賠償原因獲得利益時,應由損害額內扣除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損益相抵的三個法律特征是:
第一、損益相抵原則適用于一切損害賠償責任確定的場合,不僅是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則,也是違約損害賠償的規則。
第二、損益相抵原則是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范圍大小及如何承擔的原則。它不是解決損害賠償責任應否承擔的規則,而是在損害賠償責任已經確定應由加害人承擔的前提下,確定加害人應當怎樣承擔民事責任,究竟應當承擔多少賠償責任的規則。
第三、損益相抵原則所確定的賠償標的,是損害額內扣除因同一原因而產生的利益額之差額,而不是全部損害額。
(二)損益相抵原則的構成
在侵權責任中損益相抵的構成,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第一、須有侵權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
構成損益相抵,必須以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為必要要件。
第二、須受害人受有利益
此種利益,包括積極利益和消極利益。前者為受害人現有財產的增加,后者為應減少的財產未損失。
第三、須有構成損害賠償之債的損害事實與所得利益間的因果關系
四、過失相抵原則
過失相抵,指在加害人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事實的發生或擴大也有過錯,則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應當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該規則的前提是加害人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沒有責任就無需相抵。
第二、受害人對損害事實的發生或擴大有過錯,該過錯可能是故意,可能是過失。該過錯致使受害人的行為成為損害事實發生或擴大的原因。過錯的形態和大小影響到加害人責任減輕的程度。
第三、該規則的結果是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遭遇侵權損害的,對于自己的損失,受害人是可以要求侵權行為人予以侵權損害賠償的,如果對方不賠償的,受害人可以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一、網絡名譽權侵權認定 網絡名譽權的含義網絡名譽權是傳統名譽權在網絡環境下延展,指名譽主體在國際互聯網及計算機存儲這一特殊領域內享有的保有和維護其名譽,獲得客觀公正之社會評價以及免受侮辱、誹謗等加害行為的一種人格權。網絡名譽權的內容和傳統名...
過錯侵權和無過錯侵權的劃分是什么 過錯責任原則是違約責任的主要歸責原則。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一方違反合同的義務,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合同時,應以過錯作為確定責任的要件和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這里有兩層含義:首先,過錯責任原則要求以過錯作為確定...
債權,債務的對稱。 是指在債的關系中權利主體具備的能夠要求義務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和債務一起共同構成債的內容。債權與物權相對應,成為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物權相比較,債權具有下列特征: (1)債權的客體可以是物,也可以...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概念法學的方法,以法規范之存在上的邏輯結構為中心,圍繞侵權責任法第22條的規定,厘清關于精神損害的各種不同稱謂,探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模式和功能,并根據其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兩個部分中所有的法律概念(或用語),進行開放式解讀...
合并審理簡介 是指人民法院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訴訟合并在一個訴訟程序中進行審理和裁判的制度。它有助于簡化訴訟程序,實現訴訟經濟,也可以防止裁判之間的矛盾。根據《行訴法解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 1.兩個以上行政機關...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一直是法學理論界爭論不休的問題。一方面,隨著人權的進步和社會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權利的價值,人身權和人格權制度有了很大發展,對這種精神權利的救濟措施也在不斷地完善。1987年《民法通則》首次...
債權,債務的對稱。是指在債的關系中權利主體具備的能夠要求義務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和債務一起共同構成債的內容。債權與物權相對應,成為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物權相比較,債權具有下列特征: (1)債權的客體可以是物,也可以...
經營者不得侵犯消費者人身權的法定含義是什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經營者不得侵犯消費者人身權利是指不得侵犯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隱私權等的權利,侵犯人身權利要承擔賠償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
1.新《商標法》都有哪些新規定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將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方便申請人、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等方面,調整完善了商標注冊管理制度。調整注冊審查制度為方便申請人、更好地服務商標申請人,新...
債權,債務的對稱。是指在債的關系中權利主體具備的能夠要求義務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和債務一起共同構成債的內容。債權與物權相對應,成為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物權相比較,債權具有下列特征: (1)債權的客體可以是物,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