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財政部公布了2004年基準利率國債發行計劃。該計劃其中一個亮點就是今年基準利率國債將全部跨市場發行,且發行次數猛增至去年的2.25倍,達到9期之多。加上已有的跨市場品種,到今年年底,跨市場國債總數將達到前所未有的13支??梢灶A見的是,隨著跨市場品種的不斷增多,對于債券市場廣大成員來說,利用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分割的格局,通過國債跨市場轉托管進行套利操作的機會無疑是大大的增多了。
進行跨市場操作,除了要有敏銳的嗅覺(發現價格差異)以外,還要有一個方便快捷的轉托管機制。轉托管效率的高與低,是跨市場交易順利進行的最重要的因素。換句話說,是要不要進行跨市場交易首要考慮的問題。難以想象,如果一筆轉托管業務從申請之日到最后可以使用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則套利機會早已消失,轉托管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不做也罷。那么,現在從事跨市場交易到底需要花多少時間呢。
快慢事出有因
實際上,對于申請辦理轉托管的機構來講,只需按要求準備好相應的申請文件并將其交給轉出方托管機構即可,手續并不復雜。但事實上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一筆轉托管從準備文件開始到最后可以再次使用所經歷的時間差異很大,有T+1(T為申請之日)天就完成的,也有T+3天以上的。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經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托管機構之間存在著不同的運作模式,使轉托管的完成至少要一天。我國債券市場主要由銀行間市場(含柜臺交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組成,前者是債券交易的場外市場,采用一對一詢價交易、逐筆交割、全額結算的制度,后者是債券交易的場內市場,采用集中撮合競價、凈額結算的制度,因此,銀行間市場可在工作日內的任何時間(8:30-16:30)實時辦理轉出、轉入業務,但交易所市場必須在該日閉市以后(15:00)才能進行清算,也就是說,交易所必須在15:00前完成轉入或轉出指令的錄入,才能保證客戶在次一個工作日可以使用轉入或轉出的債券。
二是托管機構對申請文件受理的要求,使處于不同地域的機構辦理轉托管所花費的時間不同。因為托管機構必須見到申請書原件才能辦理轉托管手續,所以對于處于北京或上海當地的機構來說,提交轉托管申請無疑要比其他地方的機構方便得多,而對于京、滬以外的機構來說,即使使用郵政特快,也還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三是申請機構自身的屬性不同,提交轉托管申請花費的時間也不一樣。目前,可以跨市場操作的機構是由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個人投資者以外的其他市場成員構成的,這里有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2002年10月被批準進入銀行間市場的非金融機構等等。
轉托管在轉出方進行申報,基金份額轉托管一次完成。在辦理轉托管手續時需提供基金賬戶卡、交易賬戶卡、投資人或代理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以及預留印鑒(機構投資者)。在轉托管交易操作流程期內,投資人不得進行基金交易。一般情況下,投資者于T日轉托管基金...
首先,同一家銷售機構的同城網點一般可以通買通賣,但由于各銷售機構的情況可能不一樣,投資者在辦理交易前最好先撥打該銷售機構的咨詢電話了解一下,以免白跑一趟。 其次,投資者也可以在不同的銷售機構之間買賣基金,但要事先辦理基金轉托管業務,即將托...
我聽了老爸的情況,明白問題出在哪兒了。老爸以前都是在銀行買的基金。銀行和基金公司屬于不同的銷售機構,銀行的銷售系統和基金公司的網上交易是兩個系統,不可以通買通賣。說簡單點,就是在哪兒買的,就要在哪兒賣。老爸原來在銀行申購基金,還要去銀行贖回...
基金交易也分為場外進行與場內進行兩種,對于兩種方式進行基金交易也有不同的流程,針對于場內進行基金交易,深交所有四種渠道,分別時發售、申購、贖回和交易。 開放式基金認購、申購或贖回業務有兩種辦理方法 1、場內交易:是指使用上?;蛏钲谧C券賬戶(...
根據深交所規則規定,投資者在哪個證券商處買進的證券就只能在該券商處賣出。投資者如果不想在原開戶的證券部買賣股票,想換另一家證券部交易,同時又不想賣出持有的股票,可以辦理轉托管手續。 投資者買入的B股股份、認購的新股托管在其買入或指定的券商名...
根據深交所規則規定,投資者在哪個券商處買進的證券就只能在該券商處賣出,投資者如需將股份轉到其它券商處委托賣出,則要到原托管券商處辦理轉托管手續。投資者在辦理轉托管手續時,可以將自己所有的證券一次性地全部轉出,也可轉其中部分證券或同一券種中的...
基金轉托管,指基金份額持有人申請將其在某一銷售機構交易賬戶持有的基金份額全部或部分轉出并轉入另一銷售機構交易賬戶的行為,也可以說轉托管是指同一投資人將托管在一個代銷機構的基金份額轉出至另一代銷機構的業務。 辦理轉托管業務需攜帶的證件和資料...
基金份額轉托管是一種基金份額的轉出/轉入業務,指投資者申請將其在某一銷售機構(或網點)交易賬戶中持有的基金份額全部或部分轉出,并轉入另一銷售機構(或網點)的交易賬戶。 比如:投資者原來在銀行A申購了某只基金,后來發現銀行B離家更近,于是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