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勞動糾紛 在工作中,有時我們會和公司或單位發生糾紛,例如:索要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索要加班費等等,這些問題在我們工作中很常見,但是我們不能遇到這些問題就去法院起訴公司,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因為勞動爭議是必須先要到仲裁機構去仲裁的,而且有的情形仲裁機構是一審終裁,不能再去法院起訴了,但大部分情形經過仲裁機構仲裁后,對該仲裁不服的,可以再向法院起訴。 二、合同中協議仲裁 在民事合同中,當事人雙方在協議中約定了解決糾紛的途徑,就要按照約定的途徑來解決糾紛,一般民事合同中約定的糾紛解決途徑有兩種:一是......
導讀:2018年2月23日上午10點,最高法院在全媒體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執行和解、執行擔保和仲裁裁決執行三個司法解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出席嘉賓: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孟祥,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趙晉山、何東寧、周翔。主持人為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林文學。來源 / 最高人民法院三個司法解釋全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為了進一步規范執行和解,維護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執行實踐,制定本規定。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自愿......
案情摘要張某某與萬某某在2015年間因民間借貸糾紛訴來法院,案經調解雙方達成還款協議,并經一審法院民事調解書確認張某某、劉某某(夫妻關系)于2015年7月3日前返還萬某某借款本金50萬元及相應利息。張某某、劉某某未按生效文書履行還款義務,萬某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張某某、劉某某仍無力支付現金,便請求以其所有的某處房產及院落(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作價231.5萬元抵頂給萬某某并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上述房產及院落交付當日,萬某某將差額款180萬元(231.5萬元-51.5萬元)交付......

一、和解或調解 1、工程承攬合同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和解,或者通過第三者進行調解。 2、和解是指當事人通過自行友好協商,解決合同發生的爭議。調解是由當事人以外的調解組織或者個人主持,在查明事實和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通過說服引導,促進當事...
執行前和解,之后可以另行起訴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如果被執行人不履行協議的,申請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也可以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被執行人一...
2月23日最高院發布的《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和解規定》),將于2018年3月1日開始施行?!秷绦泻徒庖幎ā饭?0個條文,重點解決以下五方面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明確不得依據和解協議出具以物抵債裁定,這樣規定的主要理由是:...
一、和解或調解 1、工程承攬合同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和解,或者通過第三者進行調解。 2、和解是指當事人通過自行友好協商,解決合同發生的爭議。調解是由當事人以外的調解組織或者個人主持,在查明事實和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通過說服引導,促進當事...
私人債務和公司破產沒有關系,仍然應當償還。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處理 個人債務糾紛的處理方式: 1、和解。 協商和解的方式是解決問題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通過協商得出解決債務問題的方式,最好可以簽訂還款協議等協議書,根據雙方約定...
規定如下: 1、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
原告甲訴被告乙買賣合同糾紛案經法院審理后判決被告乙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支付原告甲貨款2萬元。后甲未在執行期限內申請強制執行 【分歧】 對此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根據一事不再理原則,甲不能就同一基礎事實再次向法院起訴,這不...
不可以再次起訴,被告不按調解書確定的履行義務,原告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院對案件的調解,在雙方簽訂調解協議之后,法院是以出具調解書作為結案標志的。民事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根據自愿和合...
為了進一步規范執行和解,維護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執行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自愿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依法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
甲與乙法定繼承糾紛一案,判決生效后,甲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執行過程中,甲與乙達成執行民事和解協議約定,雙方對判決書判決內容進行折抵后,乙以現金支付甲 10萬元,同時乙向甲書寫金額為3.4萬元的欠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