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內容龐雜,簡要為大家說說一二。 一、條件 認罪認罰,顧名思義,既要認罪,又要認罰,二者缺一不可。 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承認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實,僅對個別事實情節提出異議,或者雖然對行為性質提出辯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機關認定意見的,不影響認罪的認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數罪,僅如實供述其中一罪或部分罪名事實的,全案不作認罪的認定,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對如實供述的部分,人民檢......
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實及罪名沒有異議,并簽署具結書。認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檢察機關建議判處的刑罰種類、幅度及刑罰執行方式均沒有異議。是否積極退贓、退賠,主動繳納罰金,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也是評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罰的重要標準。那么認罪認罰可以判緩刑嗎?這還要看涉嫌的罪名和犯罪情節,認罪認罰只是從輕處罰的一個情節,甚至都算不上重要的情節,主要還是由犯罪種類及犯罪情節決定。故意殺人罪,認罪認罰也是不可能判處緩刑的。《刑法》第72條:對于......
涉嫌詐騙罪,如果主動投案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可以,在審判實踐中,退贓僅僅是一個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審判人員考慮到犯罪嫌疑人退贓這個情節,在判決中,酌定從輕處罰,因為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故而對從輕的幅度不一。罰金是刑罰處罰中的財產刑。是兩個概念。
刑事案件辯護律師的職責就是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處罰、免于處罰的辯護意見,在案件審判程序中,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屬于從輕處罰的情節,辯護律師可以依據從輕處罰的情節上進行辯護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準確及時懲罰犯罪、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推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節約司法資源、化解社會矛盾、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認罪認罰的認罪是指什么? 《刑訴法》第十...
《刑法》第67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過于普遍地從寬處罰會產生弊病,與預防犯...
到檢察院去是批捕,案件扔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是一種新的規定,可以在法院量刑是給予減輕處罰。如果對案件事實沒有異議,建議簽署,因為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是減輕處罰程度最大的。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從寬也要依法從寬,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要區分情形確定從寬幅度,一般情況下不會突破法定最低刑之下。如果是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依法免予刑...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從寬也要依法從寬,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要區分情形確定從寬幅度,一般情況下不會突破法定最低刑之下。如果是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依法免予刑...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從寬也要依法從寬,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要區分情形確定從寬幅度,一般情況下不會突破法定最低刑之下。 如果是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依法免...
刑事案件辯護律師的職責就是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處罰、免于處罰的辯護意見,在案件審判程序中,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屬于從輕處罰的情節,辯護律師可以依據從輕處罰的情節上進行辯護
到檢察院去是批捕,案件扔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是一種新的規定,可以在法院量刑是給予減輕處罰。如果對案件事實沒有異議,建議簽署,因為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是減輕處罰程度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