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售賣口罩要經營資質嗎
售賣口罩是否需要經營資質要看口罩的種類。醫用口罩需要資質,而非醫用口罩不需要。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并提交其符合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要求條件的相關證明資料。若需要在網上銷售,還要根據《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進行網絡交易的備案。
而生產非醫用口罩,根據國務院于2019年9月頒布《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決定》,取消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因此,企業生產非醫用口罩不再需要申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QS認證)。
因此,從當前的規定來看,企業生產非醫用口罩,除符合一般工業企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外,其實并不需要特別資質許可,這一點與生產醫用口罩不同。
二、公司生產非醫用口罩需要哪些程序
公司生產非醫用口罩須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1、工商變更登記
企業轉產非醫用顆粒物防護口罩生產的,需根據公司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就經營范圍的改變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增加“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制造”(具體以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定為準)的經營范圍。
2、所需材料:
(1)變更登記備案申請書;
(2)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3)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決定;
(4)營業執照原件。
3、快捷建議:
企業可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確認是否存在相關應急通道便于企業在疫情防護期間加速辦理該類工商變更登記,很多地市均可通過網絡當天辦結。
要結合具體的情形來判斷。銷售假口罩可能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售賣的假口罩符合國家質量標準,但價格過高,獲利數倍甚至數十倍,則很容易觸犯非法經營罪;售賣的假口罩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有可能觸及銷售偽劣產品罪。
問題一:消費者購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系假冒偽劣產品或存在缺陷,造成消費者遭受損害的,消費者如何主張賠償?律師解讀:一、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系假冒偽劣產品或存在缺陷,造成消費者遭受損害的,可以向上述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
問題一:消費者購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系假冒偽劣產品或存在缺陷,造成消費者遭受損害的,消費者如何主張賠償?律師解讀:一、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系假冒偽劣產品或存在缺陷,造成消費者遭受損害的,可以向上述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
撥打12315或者110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未取得《醫療器械營業資格證》的情況下,售賣醫用口罩。同樣構成非法經營罪。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
2月18日上午,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疫情期間利用口罩詐騙案,并當庭宣判,被告人袁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法庭審理查明,袁某在疫情防控期間,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口罩緊缺,認為這是發財的好機會...
根據兩高《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生產、銷售偽劣的防治、防護產品、物資,或者生產、銷售用于防治傳染病的假藥、劣藥,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
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生產用于防治傳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用于防治傳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不具有防護、救治功能,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
對于口罩賣多少錢一個屬于哄抬高價,我國并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是規定了那些行為屬于哄抬高價具體還有哪些情況哪些行為屬于哄抬物價呢?1.批發環節經營者,不及時將防疫用品、民生商品流轉至消費終端,經市場監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同樣是人為的造成市面商...
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可撥打1231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或直接向被投訴舉報人實際經營地或住所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投訴應提供經營者的名稱、地址、消費權益爭議事實和訴求等。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要...
最近陽性患者很多,大家都在囤藥,特別是連花清瘟膠囊和抗原試劑盒特別受歡迎。 張三有先見之明,之前采購了很多,張三打算乘這個機會在朋友圈賣掉一部分多余的,張三也不打算昧著良心多賺錢,就是回個本錢,也算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