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賴政策的東風,“雙創”時下是個熱詞,“創業潮”、“創新型產業”這些術語也是炒得耳熟能詳,人盡皆知。而與創業相反,“知識產權”這個詞在現實生活中卻坐了多年的冷板凳。所以兩者碰撞在一起的后果往往是:在創業者熱火朝天地攻城略地、開疆拓土時,卻常常因為知識產權糾紛而被潑一盆冷水。
尤其是商標問題,微信、蘋果等大牌都吃癟過,更別說才起步的創業型企業了,不少人都栽在上面過。商標真的是創業型企業發展的“攔路虎”嗎?對于高速發展中的雙創企業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該怎么做才能不讓自己辛苦打造的品牌形象付之東流,不讓自己努力賺的錢成為給別家企業的賠款呢?
創業公司容易遭遇哪些商標糾紛?
1、產品上市之后,尚未注冊商標,導致被搶注
“快”是在互聯網時代創業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但有時候發展過快,就容易發生有的企業在產品發布之后還沒有申請注冊商標的情況。
這樣會導致該企業商標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容易被競爭者或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搶注其產品所使用的商標。
因為創業公司很難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在該商標申請日之前,其商標通過長期廣泛的使用,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從而可以將這種搶先注冊的商標異議成功。
所以這種事情發生后,通常創業公司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聯系到在先商標的申請人去協商轉讓,支付高昂的轉讓費,或者放棄該商標,啟用新商標。
從創業的角度來說,這兩種結果都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
2、商標、LOGO的版權歸他人所有
創業公司在設計LOGO或者文字商標之前,很有可能委托他人設計,有的是企業的員工,這時候對該LOGO和文字商標的版權沒有約定,這樣版權就不是歸公司所有,而是歸設計人所有。
因此,創業公司申請商標或者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侵犯他人在先著作權的風險。
3、“買”的logo可能導致無意侵權
這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類似,但主要是指向受托方“購買”LOGO設計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受托方機構不夠專業,隨意從網上盜用圖樣供買家挑選,或者創業企業沒有和受托方簽訂相應協議,約定版權權屬并進行版權登記的話,
輕則商標不能注冊成功,重則很有可能陷入漫長的著作權糾紛之中去。
除此之外,創業公司還容易遭遇到一些因為疏忽而導致的商標問題,如:
1、商標注冊不及時,產品上市才發現做不了商標
這種情況主要是創業公司經營者本身缺乏商標先行的意識,也對商標注冊缺乏了解,認為只要隨意取個名字就能進行注冊,所以一直拖到產品上市,才發現原來商標注冊遵循“在先原則”,他人近似或相同商標申請或注冊在先,自己的標不能通過審核,屆時反而影響自己的商業計劃的實施。
2、選擇商標不謹慎,導致被駁回
商標申請因為“近似或相同申請或注冊在先”被駁回,這是審查時的“相對理由”,商標法還規定了商標不能被注冊的“絕對理由”,一旦觸犯這些商標禁用條例也會被無情駁回申請。
而這些專業知識未必是創業公司經營者有所儲備的,很有可能加入一些禁用元素后,再去進行商標申請,隨后開始使用該商標并進行大量廣告推廣。
等到一年后,才被告知商標沒能注冊成功,駁回復審也很難通過,前期付出的推廣努力和已經建立起來的品牌效益只好付諸東流。
創業企業的商標保護為什么重要?
因為創業型企業不比已經站穩腳跟的大中型企業,即使因為商標問題造成損失,也有能力快速補救,不至于全盤皆輸。相對于發展成熟的大中型企業,創業企業陷入商標糾紛這個大坑,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慘痛的:
1、產品被迫下架。一旦企業被起訴商標侵權,最直接的傷害往往是產品或服務在糾紛解決之前不能再上市售賣或上線使用。
2、更換品牌名稱會導致創業型企業的品牌經營功虧一簣。當企業商標侵權被坐實之后,最容易被想到的解決方式之一就是改名,然而更換名稱給企業的傷害是長久以來在品牌形象上的投入打了水漂不說,還可能面臨著被消費者或用戶質疑信譽。
3、企業在商標糾紛中敗訴之后,面臨的另一大傷害則是巨額賠款。侵權受害者索要賠款是理所應當的,而國家近年來也在強調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商標糾紛的賠償金額越來越大,輕則十幾萬重則上百萬,這么多的賠償金對于還指望拉投資的創業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有太多血淚案例證明了品牌從來無小事,商標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一個疏忽大意,商標引發的糾紛就能讓企業欲哭無淚。只有從一開始就謹小慎微,才能避開日后巨大的傷害。
創業企業如何避免落入商標糾紛的大坑呢?
1、增強商標保護意識,做好保密工作。
首先要意識到商標是品牌建立的基礎,沒有商標,一切免談,一定要先注冊商標,再投入產品生產或業務開展。
其次,創業公司在推出新的商標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密措施,應控制商標名稱、設計圖樣的知情人范圍,避免公司內部無關人員或者公司外部人員知曉,并要求核心員工、外部設計師等知情人員遵守保密義務,以防止商標被別有用心者搶注。
2、商標“全副武裝”后再上陣。
創業企業在產品上線或業務開展之前,應提前做好商標的全面申請工作。此處的全面申請是指要搞清楚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涉及哪些商標申請類別、哪些是核心的商標類別、是否需要多種元素組合的商標、又需要在哪些國家申請等。
商標申請類別上一定要全面,全面覆蓋公司現在和將來可能從事的業務類別,才能防止自己的品牌建立起名氣之后,卻被人打擦邊球,在一些自己忽略的商標類別搶注商標,為自己的品牌形象、商標權益帶來威脅。
3、因時制宜,不同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商標發展戰略。
隨著創業公司的發展,公司應由保守的商標申請策略轉為更為激進的全面防御、四面出擊的申請策略。
首先,從商標申請類別角度考慮,除了主要類別,創業企業應根據企業發展不斷增加商標保護力度,增加輔助類別的申請。對商標搶注進行有效防御,防止品牌被稀釋。
其次,從商標名稱考慮,創業公司除將商品和服務所使用的具體名稱申請商標外,還應將該等名稱的諧音、變形、各種外文翻譯等進行保護性申請。
最后,創業公司除了在已開拓市場的國內申請商標外,還應在商業規劃中擬進入其市場的其它國家申請商標。
總而言之,創業公司應當在創業之初就把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申請商標,根據產品或者服務涉及的功能確定申請商標的范圍。除了主要類別,創業企業應根據企業發展不斷增加商標保護力度,增加輔助類別的申請,
對于高速發展中的創業型企業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讓自己辛苦打造的品牌形象付之東流,不讓自己努力賺的錢成為給別家企業的賠款,重視商標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來源:網絡
目前,小程序正在深入各種生活場景,在生活服務、實體零售和電商領域,都有眾多小程序。小程序的出現,實現了用戶觸手可及的夢想,即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
初創企業越來越多,許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選擇注冊商標是一個極為正確的做法,不但有利于品牌的長遠發展,作為商標的權利人還可以享受到擁有注冊商標的權益。但是,在注冊商標申請的時候,也存在很多誤區。 關于企業注冊商標,容易陷入的的五大認知誤區: ...
不少創業者在申請商標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一個難題:千辛萬苦設計出來的商標,卻因為與同類別的商標近似而根本無法申請,商標涉及法律規定的禁區,也無法申請,這個時候,不少人會十分懊悔,為何一開始不先做好商標檢索呢?商標申請人向商標局提交注冊商標申...
有的人說:好聽的是知識產權顧問,實際上是商標專利事務所的業務員,每天都與那些公司的老板經理折騰,幫那些公司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拉業務的,去挖掘哪些公司要為什么專利或商標注冊的、、、以上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對知識產權顧問的理解! 看到這樣的說法,...
注冊商標的好處 1. 品牌保護、抵抗侵權。商標注冊人擁有商標的專用權,受到國家法律保護,未經授權他人不得使用; 2. 避免侵權。有商標就受法律保護,如果沒有商標極有可能商標被他人搶注,反而面臨侵權他人并賠償的風險; 3. 品牌溢價。通過注冊...
1.目前我國促進創業的法律、法規和規定分別有哪些 我國有許多鼓勵創業的優惠政策,隨著近幾年就業壓力的增大,國家和地方更是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緩解就業壓力。在您開始創業前,您需要了解我國的基本法律環境。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
注冊商標沒有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由于商標資源緊張,可以作為商標注冊的文字數量有限,近年來以連續三年未使用為由提出撤銷的案件日益增多。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告武漢米柏電子商...
張三與李四本是一對夫妻,從大學相識相知,擁有共同的目標。二人從一窮二白到企業上市,一路共同見證企業的發展,然而,夫妻共患難最終卻沒能共富貴,二人30年的婚姻走向終結。 離婚時,夫妻雙方就公司的股權分割問題...
股權設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是關乎企業命運的綜合性問題,涉及到企業、股東、資本等諸多方的利益,各方既有可能皆大歡喜,也有可能兩敗俱傷... ... Q:我和小伙伴們合伙創業,我們之間該如何劃分股權? A:初創公司團隊成員之間股權...
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資產,是由人類的智慧結晶所創造出來的價值,是一種形式的產業權益。主要包含三個要素:商標、著作權和專利。商標商標類別:商標分45個不同的類別,每個類別所覆蓋和涵蓋的行業范圍是不同的。商標注冊時間:如果商標申請完全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