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關系
正確有效地行使先履行抗辯權,還必須認真研究其與違約的關系。通過比較,我認為兩者關系密不可分,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存在違約情形,即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在履行債務的期間屆至或者屆滿前必須存在沒有履行債務或者不適當履行債務的事實。沒有先履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就沒有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抗辯權利,兩者是相輔相成關系。
(2)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只要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即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其中最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抗辯權人可以暫時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在客觀上表現為抗辯權人不履行合同義務,與違反約定的情形相同,但不構成違約,這是違約責任的一種例外,屬于法定免除違約責任的情形。
因此,正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不構成違約。相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抗辯權后,仍然有權向先履行一方當事人主張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僅可以不履行合同義務,而且有權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這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權利保護是非常到位的。
(3)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面對對方的違約行為有權選擇行使抗辯權,也可以放棄抗辯而選擇按約履行合同義務,只要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法》不禁止。當然這樣做存在一定的風險,就是日后是否有權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4)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如果既不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抗辯權,也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就構成了違約。類似這樣的案例是不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片面地認為只要先履行一方違約行為存在,自己的先履行抗辯權自然存在,沒有必要明確提出,也不需要再履行合同義務,甚至有的當事人在對方當事人起訴追究自己違約責任時,仍以此為由進行抗辯。孰不知這樣認識是極端錯誤的,這樣抗辯也是蒼白無力的,它不能產生先履行抗辯權應有的法律效果,相反自己在無意中已經構成違約。
例如: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購銷煤合同,約定甲公司在合同簽訂后第二天先付一半貨款10萬元,第八天再付清另一半,乙公司收齊全部貨款后五天內發貨。合同履行中,甲公司付清10萬貨款后沒有按約繼續支付余款,卻不斷催乙公司發貨,但乙公司一直沒有發貨也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合同履行期滿,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公司返還已付貨款,并承擔未供貨的違約責任;乙公司辯稱自己違約是由于甲公司違約在先所致,甲公司屬于“惡人先告狀”,法院不應當支持。最終,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支持,而乙公司的辯解理由似乎符合情理,但由于缺乏先履行抗辯權的支持,已經構成違約,沒有被法院采納。我們且不說法院支持甲公司全部訴訟請求的判決是否完全正確,但關于乙公司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構成違約的認定是正確的。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聯系,要知道實踐中的違約現象很多,因此用到先履行抗辯權的機會也多,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相關法律知識。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相同:都沒有履行合同不同:不安抗辯權是基于合法的理由的不安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當后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發生惡化,存在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可以此為由,拒絕先予履行自己義務的一種權利。不安抗辯權是一種自助...
如何應對對方的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是有證據證明后履行方無法履行合同,所以應對對方不安抗辯權的手段是提供擔保或者證明自己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
逾期付款是否構成根本違約國內A公司與**B公司簽訂購銷瓷磚合同,約定B公司裝運期限為2015年8月10日,A公司付款期限為裝運前20天。2015年7月25日,A公司將全部款項匯至B公司,B公司拒收款項,并發傳真給A公司,稱鑒于A公司遲延付款...
一、何為同時履行抗辯權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的先后順序,分為一方先為履行、一方后為履行或雙方同時履行這幾種情況。因之,合同履行抗辯權,也可分為先為履行抗辯權、后為履行抗辯權和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
是假的。 一般律師涵都會注明:委托人姓名、委托事項、委托權限等內容。 所以,該涵是假的。 1、律師函(Lawyer's letter)是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托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制作、發送的...
逾期付款是否支付違約金,主要看雙方的合同。【/br/】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有關于逾期支付購房款需要支付違約金的條款,違約金在違約后支付。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第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
您好, 一、遲延履行場合的根本違約遲延履行并非必然發生根本違約,但如果合同對履行期有明確的約定,而且履行期之約定在合同中顯然處于重要地位時,則遲延履行通常會構成根本違約。對于并非特別強調履行期的合同,在遲延履行的情況下,只要遲延方當事人未在...
年齡誤告屬于保險法中的不如實告知,根據規定,當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因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是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費率的,保險公司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二、誤報年齡保險有什么特別規定 可是,對于年齡...
你說的是預期違約吧,說通俗點就是明確告訴你或以實際行動向你表示這合同我不干了。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
一、締約過失與違約有什么區別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時應當承擔的責任;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故意或者過失違背依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兩者從表面上看很相似,卻存在實質性的差別,究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