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貸平臺立案偵查還需要還款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逐漸成為人們投資理財的重要渠道。然而,網貸平臺立案偵查是否還需要還款一直備受爭議。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網貸平臺立案偵查的相關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由此可見,網貸平臺立案偵查屬于觸犯刑法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網貸平臺為了逃避法律制裁,采取各種手段延長借款期限、提高貸款利率、收取“服務費”等不合理費用,導致用戶實際還款壓力加大。
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法律是否要求網貸平臺立案偵查仍需還款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需要按照約定的期限和利率還款,而貸款人則需要按照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貸款。如果貸款人未能按時足額提供貸款,借款人可以依法要求貸款人承擔違約責任。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也明確規定:“借款人或者第三人不起訴,貸款人或者其代理人在起訴狀中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不另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徑行執行。”這意味著,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的還款義務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即使貸款人未能按時足額提供貸款,借款人也可以依法申請執行。
綜上所述,網貸平臺立案偵查并不影響借款人還款。借款人需要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按時足額還款,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貸款人也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合理定價,避免收取不合理費用,以免觸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