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訴訟申訴的程序
立案
有抗訴權或者有提請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立案: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可能不足的;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可能錯誤的;
3、原審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的行政申訴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和其他當事人。其他當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提出書面意見。人民檢察院決定不立案的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
審查
人民檢察院立案以后,應當及時指定檢察人員對人民法院的行政訴訟審判活動調卷審查,并在立案以后三個月內審查終結。對于審查終結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分別情況作出是否提出抗訴的決定。
提請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經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出庭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再審法庭。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指令再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再審法庭。
提出建議
對于符合提出檢察建議條件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單位提出檢察建議。
看完本文之后,我們就要知道其中的程序是什么。這樣在進行行政訴訟申訴的時候就要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法院才能依法進行受理。這對于申訴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法律常識,大家就要根據本文進行深入了解才能知道怎么回事。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聊網專業律師。
冤假錯案怎樣申訴 冤假錯案怎樣申訴執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因職務作案的,或者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盜竊、搶劫、詐騙、敲詐勒索或者阻礙偵查的,經其上一級人民法院的判決確定,或者人民檢察院的起訴,并經人民法院核...
申訴是憲法規定的權利,沒有條件限制。 但申訴是否能得到接受,接受后能否改變,是否有實質性的意義就需要有關機關判斷、決定。 申訴,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事業等單位,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
醫療事故訴訟中的申訴程序提問:你好,請問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那么醫療事故訴訟中的申訴程序是怎樣的?律師解答:1、醫療事故訴訟...
第一階段:首先向法院申請離婚訴訟,收集有關資料,法院立案。 第二階段:答辯階段。 1、人民法院決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原告的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書面答辯;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達的起訴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書面答辯。 被告...
上訴是當事人對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并撤銷或變更原判決或裁定的訴訟行為。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重新審查...
再審程序包括再審啟動程序與再審審理程序,再審的啟動程序是順利開啟再審程序的前提,因此想要案件進入再審審理階段,關鍵在于推動再審程序的啟動。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再審程序有三種啟動方式:一是當事人向人...
當事人對第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聲明不服,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行為,稱為上訴。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
國家賠償決定申訴期限: 最高法新規首提國家賠償監督:不限申訴期限 8種情形應重審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家賠償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規定》明確,賠償委員會決定生效后,賠償請求人死亡或者其主體資格終止的,其權利義...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