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產清算企業稅收如何處理
破產清算中的稅務處理中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注冊會計師、律師及其事務所。接受法院指定擔任破產管理人,或者受管理人委托擔任破產案件的清算顧問或法律顧問。將會對破產清算中稅收的依法處理起關鍵作用,或者對稅收處理提供具有相當權威性的咨詢意見。本文以企業破產法和稅法的一系列規范,探討破產清算中欠繳稅款、附加及基金的申報和確認、稅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以及破產財產變價及其他業務應繳稅款的相應處理。
稅收債權的申報和處理
稅收債權,此處指破產程序中清理出的所欠國家稅款及與稅款相關的附加、基金和滯納金、罰款的總稱。稅收債權的處理,大致可分為通知申報、審查確認和分配繳納幾道程序:
(一)通知申報
《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第50條規定:納稅人有解散、撤銷、破產情況的,在清算前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未結清稅款的,由其主管稅務機關參加清算。
破產實踐中,主管稅務機關有時是已知債權人,即破產企業(《破產法》中將破產宣告前的破產企業稱為債務人,將破產宣告后的破產企業稱為破產人,本文中統稱為破產企業,有時也稱為債務人)賬面上有欠繳稅款等的記載;有時主管稅務機關屬于未知債權人,即破產企業的賬面沒有結欠稅款等的記載。
具體操作時。:法院或管理人往往選擇下列方法之一作為通知程序:
(1)不論破產企業賬面上是否有欠稅余額。都向主管稅務機關(國稅、地稅)發送通知,要求其按期申報債權。對于由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或專業人員擔任管理人、稅務機關未參加清算的破產案,這樣做較為穩妥。
(2)按賬面是否有欠稅記載決定是否通知稅務機關,賬面有欠稅余額,通知稅務機關申報;無欠稅余額的,即不予通知。這樣做法符合破產法的相關規定。
(3)不論破產企業賬面上是否存在欠稅余額,都不通知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稅收債權。這種做法適用于稅務機關派出代表參加清算的情況,因為上述《實施細則》規定,其參加清算的職責主要應是清理結欠稅款。
《破產法》第十四條規定:法院應當自裁定受理破產申請之日起二十五日內通知已知債權人,通知內容包括申報債權的期限、地點和注意事項等。
法院或管理人采用通知方式聯系主管稅務機關的,應在這個期限內向其發送《債權申報通知書》。
(二)稅收債權的申報和確認
1.稅款范圍。實踐中,破產企業欠稅的涉及范圍往往較為廣泛,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契稅、企業所得稅等等。
需要討論的,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以及防洪保安基金等各類基金(以下統稱附加和基金),是否屬稅款組成部分?是否應納入稅收債權一并申報?筆者的意見是:《破產法》第八卜二、一百一十三條提及稅收債權時,都只指明“債務人所欠稅款”、“破產人所欠稅款”。附加和基金,是國家責成稅務機關征收的有特定用途的費用,在破產時將其納入稅款范圍,缺乏相應法律依據。因此。具體處理時可以將所欠附加和基金作為普通破產債權,單獨歸類申報、審查和確認,。與所欠稅款分別在債權表中列示。
對于稅收滯納金及稅收的罰款,是否屬破產債權?是否可以納。入稅款一并申報?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按照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23號)第61條的規定精神,破產企業所欠稅收滯納金、罰款等,為除斥債權,不屬破產債權。《破產法》中未出現“除斥債權”這個概念,所以現在將稅收滯納金、罰款列為除斥債權不予確認,缺乏法律依據;但是,如果說稅收滯納金、罰款屬稅款范疇。也缺乏法律依據。因此,筆者認為,實際操作時應按以下原則處理:(1)將稅收滯納金、罰款作普通破產債權處理;(2)將稅收滯納金、罰款單獨申報、審查和確認,或者與所欠附加和基金合并申報、審查和確認。
2.稅收債權的申報、審查和確認。對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的稅收債權。實踐中可采取例外原則,即允許稅收債權申報部門檢查破產企業會計賬務,列出欠稅清單。爾后由管理人委派對稅收有專長的人員對清單進行審查復核,核對無誤后。再通過編制《債權申報對賬單》確認雙方共認的欠稅及欠費余額。
編制上述對賬單時應注意:
(1)凡調增企業(債務方)余額的,應在右列債務方“核對調增數”中的“其中”下行及以下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欠稅清單作為附件,在“其中”項目列示匯總數:
(2)上方“債權入”欄填寫國稅、地稅機關名稱,下方“債權性質”欄,申報欠稅的,寫“稅款”:申報附加和基金或者稅收滯納金、罰款的,則寫“普通破產債權”。因此,所欠稅款與所欠附加和基金或者稅收滯納金、罰款應分別填單申報。
(三)稅收債權的分配
《破產法》規定破產企業所欠稅款,應在非優先清償的一般債權的第二順序清償,即在全部破產財產(指變現和追回、清收所得總和)扣除破產費用等,再扣除按規定清償應優先受償的債權和所欠職工第一順序債權后,再以其余額,與除應記入職工個人賬戶以外的勞動保險費用在同一順序受償。經上述分配后余額不足清償第二順序債權的,按比例清償:只夠或者不夠第一順序清償要求的,所欠稅款等第二順序不再清償。破產企業所欠附加和基金、滯納金及罰款,分配時則納入第三順序“普通破產債權”受償,第三清償順序無財產可供分配的。則不再清償。
對于你提出的“破產清算企業稅收如何處理”問題,律聊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稅收債權的處理,大致可分為通知申報、審查確認和分配繳納幾道程序。稅收債權,此處指破產程序中清理出的所欠國家稅款及與稅款相關的附加、基金和滯納金、罰款的總稱,有問題歡迎咨詢律聊網律師。
企業逾期未繳稅稅務機關如何處理 企業逾期未繳稅是一種違法行為,稅務機關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本文將從稅務機關的角度出發,探討企業逾期未繳稅稅務機關如何處理的相關問題。 一、企業逾期未繳稅的處理程序 1. 發出《稅務檢查通知書》 ...
標題:一般納稅人逾期未抄報稅處理及影響分析 導語:作為納稅人,應當嚴格遵守稅收法律法規,按時足額申報稅款。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有時納稅人可能會逾期未抄報稅。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一般納稅人逾期未抄報稅的處理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一般納...
1。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將喪失《企業破產法》規定的債權人參加破產程序的全部程序性權利,包括參加債權人會議的權利、表決權、異議權、接受財產分配的權利。 2。如果債權人沒有按時申報,分配的財產就不會分配給他。即使在破產財產最終分配前進行了補充申...
標題:稅務零申報累計逾期二次有罰款嗎?如何處理? 隨著國家稅收征管政策的日益嚴格,對于企業而言,合規經營是降低稅收風險的關鍵。稅收零申報是一種常見的經營方式,但累計逾期二次仍有可能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那么,稅務零申報累計逾期二次有罰款嗎?...
企業破產是指債務人因不能償債或者資不抵債時,由債權人或債務人訴請法院宣告破產并依破產程序償還債務的一種法律制度。那么當企業破產后,破產人財產不足以償還全部債務的情況下該如何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首先,應...
序號:1 逾期無法支付應付賬款如何處理? 隨著商業活動的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的交易變得愈發頻繁,應付賬款也逐漸成為企業日常經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種原因,企業可能會出現逾期無法支付應付賬款的情況。那么,逾期無法...
享受先征后退政策逾期繳納稅款-享受先征后退政策逾期繳納稅款怎么辦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稅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占比重越來越大,稅收征管工作也日益重要。在稅收征管工作中,如何處理享受先征后退政策逾期繳納稅款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將為您詳...
一、破產清算獨占使用許可權如何處理 著作權許可合同、商標權許可合同以及布圖設計專有權許可合同的規定散見在《著作權法》、《商標法》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中。上述合同在《合同法》中屬無名合同,在適用總則規定的同時,可以參照分則專利實施許...
企業破產清算土地使用權如何處理企業破產時,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以拍賣或者招標方式為主依法轉讓,轉讓所得首先用于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安置破產企業職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與其他破產財產統一列入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破產企業土地使用權的處理方...
一、債權追收 經過清產核資,企業存在應收債權的,應當采取包括訴訟、仲裁在內的各種措施追收。 由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為二年,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難以通過司法途徑追收。 二、債務清理 (一)企業債務的類別和清償順序 1、優先債務 企業欠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