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衛生部關于印發《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通知衛生部關于印發《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通知nbsp;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ΟΟ五年六月二十七日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第一章nbsp;總則第一條nbsp;為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其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學校食堂與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規范。第二條nbsp;本規范適用于餐飲業經營者(包括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但不包括無固定加工和就餐場所的食品攤販。
第三條nbsp;本規范下列用語的含義(一)餐飲業:指通過即時加工制作、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手段,向消費者提供食品、消費場所和設施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包括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餐館(又稱酒家、酒樓、酒店、飯莊等):指以飯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韓餐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單位,包括火鍋店、燒烤店等。
小吃店:指以點心、小吃、早點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單位和提供簡單餐飲服務的酒吧、咖啡廳、茶室等。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當場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務為主要加工供應形式的單位。
食堂:指設于機關、學校、企業、工地等地點(場所),為供應內部職工、學生等就餐的單位。(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指根據集體服務對象訂購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場所的單位。
(三)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在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主要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括下列用語中的涼菜、生食海產品、裱花蛋糕、現榨果蔬汁、自助餐等)。原料:指供烹飪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質和材料。
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經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進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原料。成品:指經過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涼菜(又稱冷菜、冷葷、熟食、鹵味等):指對經過烹制成熟或者腌漬入味后的食品進行簡單制作并裝盤,一般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菜肴。生食海產品:指不經過加熱處理即供食用的生長于海洋的魚類、貝殼類、頭足類等水產品。
裱花蛋糕:指以糧、糖、油、蛋為主要原料經焙烤加工而成的糕點胚,在其表面裱以奶油、人造奶油、植脂奶油等而制成的糕點食品。現榨果蔬汁:指以水果或蔬菜為主要原料,以壓榨等機械方法加工所得的新鮮水果或蔬菜汁。
自助餐:指集中加工制作后放置于就餐場所,供就餐者自行選擇食用的餐飲食品。(四)加工經營場所:指與加工經營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場所,包括食品處理區、非食品處理區和就餐場所。
1、食品處理區: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調和備餐場所、專間、食品庫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潔場所等區域,分為清潔操作區、準清潔操作區、一般操作區。(1)清潔操作區:指為防止食品被環境污染,清潔要求較高的操作場所,包括專間、備餐場所。
專間:指處理或短時間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專用操作間,包括涼菜間、裱花間、備餐專間、集體用餐分裝專間等。備餐場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裝、分發、暫時置放的專用場所。
(2)準清潔操作區:指清潔要求次于清潔操作區的操作場所,包括烹調場所、餐用具保潔場所。烹調場所:指對經過粗加工、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進行煎、炒、炸、燜、煮、烤、烘、蒸及其他熱加工處理的操作場所。
餐用具保潔場所:指對經清洗消毒后的餐飲具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進行存放并保持清潔的場所。(3)一般操作區:指其他處理食品和餐具的場所,包括粗加工操作場所、切配場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場所和食品庫房。
粗加工操作場所:指對食品原料進行挑揀、整理、解凍、清洗、剔除不可食部分等加工處理的操作場所。切配場所:指把經過粗加工的食品進行洗、切、稱量、拼配等加工處理成為半成品的操作場所。
餐用具清洗消毒場所:指對餐飲具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進行清洗、消毒的操作場所。食品庫房:指專門用于貯藏、存。
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需要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和QS企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如果缺少資質就會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的規定。
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條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進行罰款等措施。
擴展資料:
1、正本與副本的區別:
營業執照的正副本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在實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如果講區別,那僅僅是外表的形式而已。
在使用方面,正本是“必須懸掛”在經營場所的明顯處,否則你可能因未懸掛執照而受到處罰。
副本一般用于外出辦理業務用的,比如:辦理銀行開戶許可證、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簽訂合同等等。
2、營業執照所需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東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股東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4)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復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證明。
(6)代理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7)住所使用證明。
3、后續事項:
(1)刻章等事項:
憑營業執照,到公安局指定刻章點辦理:公司公章、財務章、合同章、法人代表章、發票章;至此,一個公司注冊完成。
(2)辦理銀行基本戶:
公司注冊完成后,需要辦理銀行基本戶開戶。基本戶是公司資金往來的主要賬戶,經營活動的日常資金收付以及工資、獎金和現金的支取都可以通過這個賬戶來辦理。每個公司只能開一個基本戶。
(3)記賬報稅:
完成公司注冊后,需先辦理稅務報到,報到時需提供一名會計的信息。
公司成立后一個月起,需要會計每月記賬并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企業準備好資料到專管所報到后,稅務局將核定企業繳納稅金的種類、稅率、申報稅金的時間,及企業的稅務專管員。企業日后將根據稅務部門核定的稅金進行申報與繳納。
(4)繳納社保:
公司注冊完成后,需要在30天內到所在區域管轄的社保局開設公司社保賬戶,辦理《社保登記證》及CA證書,并和社保、銀行簽訂三方協議。之后,社保的相關費用會在繳納社保時自動從銀行基本戶里扣除。
(5)申請稅控及發票:
如果企業要開發票,需要申辦稅控器,參加稅控使用培訓,核定申請發票。完成申請后,企業就可以自行開具發票了。
(6)企業年報:
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業應當報送上一年度年度報告,內容包括公司基本情況簡介、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集體用餐配送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營業執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QS企業產品生產許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食品生產許可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衛生許可證
集體用餐配送管理制度 1. 集體用餐配送的食品不得在10℃-60℃的溫度條件下貯存和運輸,從燒熟至食用的間隔時間(保質期)應符合以下要求: 燒熟后2小時的食品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熱藏)的,其保質期為燒熟后4小時; 燒熟后2小時的食品中心溫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其保質期為燒熟后24小時,但在供餐前應再次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
2. 承裝、分送集體用餐的容器表面宜表明加工單位、生產日期及時間、保質期,必要時標注保存條件和食用方法。 3. 運送集體用餐的容器和車輛應安裝食品熱藏和冷藏設備,在每次配送前應進行清洗消毒。
中國政府在餐飲業衛生監管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大對餐飲衛生的監管力度,制定并落實《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和《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加強餐飲環節監管。
二是推進餐飲業、食堂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建設。三是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查處大案要案,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四是加強學校衛生工作,制定《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部署開展全國學校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專項檢查工作,預防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五是開展食品危險性評估,科學發布食品安全預警和評估信息。
第五章 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第三十八條 從業人員健康管理
(一)從業人員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接受臨時檢查。新參加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衛生病癥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三)應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
第三十九條 從業人員培訓
應對新參加工作及臨時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在職從業人員應進行衛生培訓,培訓情況應記錄。
第四十條 從業人員個人衛生
(一)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專間操作人員還需戴口罩),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帶飾物。
(二)操作時手部應保持清潔,操作前手部應洗凈。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手部還應進行消毒(推薦的洗手消毒方法見附件6)。
(三)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有下列情形時應洗手:
1、開始工作前。
2、處理食物前。
3、上廁所后。
4、處理生食物后。
5、處理弄污的設備或飲食用具后。
6、咳嗽、打噴嚏、或擤鼻子后。
7、處理動物或廢物后。
8、觸摸耳朵、鼻子、頭發、口腔或身體其他部位后。
9、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活動(如處理貨項、執行清潔任務)后。
(四)專間操作人員進入專間時宜再次更換專間內專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雙手嚴格進行清洗消毒,操作中應適時地消毒雙手。不得穿戴專間工作衣帽從事與專間內操作無關的工作。
(五)個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帶入食品處理區。
(六)食品處理區內不得有抽煙、飲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
(七)進入食品處理區的非加工操作人員,應符合現場操作人員衛生要求。
第四十一條 從業人員工作服管理
(一)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淺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的場所從顏色或式樣上進行區分,如粗加工、烹調、倉庫、清潔等。
(二)工作服應有清洗保潔制度,定期進行更換,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人員的工作服應每天更換。
(三)從業人員上廁所前應在食品處理區內脫去工作服。
(四)待清洗的工作服應放在遠離食品處理區。
(五)每名從業人員應有兩套或以上工作服。
《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衛生部頒布,2005.10.1施行)、《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衛生部頒布,2007.10.22施行)、《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衛生部頒布,1996.8.27施行)、《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衛生部頒布,1995.6.2施行)、《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衛生部頒布,2005.12.25施行)、《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食品衛生知識培訓辦法》(衛生部頒布,1990.1.1施行)、《衛生行政處罰程序》(衛生部頒布,1997.6.19施行)、《食品衛生監督程序》(衛生部頒布,1997.3.15施行)、《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衛生部頒布,1997.3.15施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衛生部頒布,2000.1.1施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國標GB 14938—94)、《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指南》(衛生部頒布,2007版)、《重大活動食品衛生監督規范》(衛生部頒布,2006.2.13施行)、《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衛生部頒布,2000.6.1施行)、《《食品安全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2009.6.1實施)等。
衛生部關于印發《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通知
--------------------------------------------------------------------------------
衛監督發〔2005〕26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1.學校有關食品衛生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
熱食類食品制售指食品原料經粗加工、切配并經過蒸、煮、烹、煎、炒、烤、炸等烹飪工藝制作,在一定熱度狀態下食用的即食食品,含火鍋和燒烤等烹飪方式加工而成的食品來銷售。 根據《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單位食...
熱食類食品制售指食品原料經粗加工、切配并經過蒸、煮、烹、煎、炒、烤、炸等烹飪工藝制作,在一定熱度狀態下食用的即食食品,含火鍋和燒烤等烹飪方式加工而成的食品來銷售。 根據《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單位食...
濟南疫情期間企業復工要求依據相關規定,濟南疫情期間各類企業復工的要求如下:產品質量安全工業產品許可證獲證生產企業和民用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在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有序復產復工的同時,應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和質量要求,對原材料及生產工藝加強質量控制,嚴格...
1.學校有關食品衛生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廣告法》。1.《食品安全法》與《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該辦法是工商...
1.與餐飲業有關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
德州市反餐飲浪費條例 (2022年9月27日德州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2022年12月21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防止餐飲浪費,引導社會公眾養成珍惜食物、反對浪費的用...
1.網絡餐飲有什么新規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超范圍經營。辦法規定,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需要履行建立食品安全相...
1.與餐飲業有關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
1.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政府在餐飲業衛生監管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大對餐飲衛生的監管力度,制定并落實《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和《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