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早在 1906 年,面對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局面,美國就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純凈食品和藥品法》,開始正式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本法禁止銷售摻假的食品和飲品。1938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包含許多新條款如授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食品的特性、質量制定合理標準,同時授權對工廠食品安全進行檢查等。此后,《公共健康服務法》、《食品添加劑修正案》和《嬰兒食品配方法》等相繼頒布,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逐步得到完善?,F在,美國的食品安全法律包含有國會通過的法令,如《美國法典》第 21部中有關食品和藥品的法律等以及行政機構根據受權制定的法規如《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和《食品質量保障法》等。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上覆蓋了所有食品,為美國食品安全的實現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德國政府也非常重視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在 1879 年頒布了《食品法》。由于德國屬于歐盟成員之一,它現在的立法工作需遵從歐盟制定的《食品基礎法》?,F在,德國已經形成了以《食品基礎法》和食品法典為基本框架,以《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食品衛生管理條例》、HACCP 方案和食品衛生良好操作規范的 《指導性政策》為 4 大基礎支柱,9以及數量巨多的執行條例,形成了權責清楚、可操作性強和涵蓋所有環節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在日本,食品安全立法以 2003 年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為界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2003 年日本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體系以立法為主,2003 年之后以修訂原有的食品安全法律為主?,F在,日本已實現以《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安全基本法》為基礎,《農業取締法》、《種苗修改法》、《健康增進法》等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管轄范圍涵蓋食品質量、化學制劑、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 .
當前,世界各國均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列為政府的重要工作。美英等發達國家認為,食品安全首先是食品生產者、加工者和居于食物鏈中的其他人(包括消費者)的責任。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主要職責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風險。為此,在管理食品安全方面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監管制度。
美國:安全保障體系健全
美國在食品衛生方面規范企業、團體和個人行為的聯邦法律法規有35部,主要包括《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公共衛生服務法》和《食品法規》等。
《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從各個方面對這三類產品的安全做出了規定,在有關食品的專門章節中,立法者對摻假食品、錯貼標簽的食品、緊急狀態下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控制、發生爭議時的司法復議等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定。由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頒布的《食品法規》則對食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整個過程的安全衛生標準做出了詳盡規定,比如對從業人員資歷、健康條件的要求,對生產場地的具體要求等。
德國:召回制度標本兼治
德國的食品召回制度分為三個等級,其中“重級”主要針對可能導致難以治療甚至致死的健康損傷的產品,“中級”主要針對可能對健康產生暫時但可以治愈的影響的產品,“輕級”則主要針對不會產生健康威脅,但內容與說明書不符的產品。
德國食品安全局和聯邦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聯合成立的“食品召回委員會”負責召回的監督實施。通常先由食品出了問題的企業在24小時內向委員會提交報告,委員會對其給出評估報告,并正式開始實施召回計劃。
日本:追跟溯源方便快捷
基于完備的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日本建立了完善的食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保證了從食品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相互追查。
在日本的食品店,“內容”豐富的食品標簽,使消費者對食品產銷的各方面信息一目了然。如雞蛋的標簽上,就標注了名稱、保質期、保存方法、食用方法、雞蛋生產或包裝設施的所在地、雞蛋生產或包裝者的姓名、原產地、養雞場的名稱和地址等。甚至有的銷售業者還將食品生產者的照片、姓名貼在商品柜臺上,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購買。
當前,世界各國均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列為政府的重要工作。
美英等發達國家認為,食品安全首先是食品生產者、加工者和居于食物鏈中的其他人(包括消費者)的責任。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主要職責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風險。
為此,在管理食品安全方面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監管制度。 美國:安全保障體系健全 美國在食品衛生方面規范企業、團體和個人行為的聯邦法律法規有35部,主要包括《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公共衛生服務法》和《食品法規》等。
《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從各個方面對這三類產品的安全做出了規定,在有關食品的專門章節中,立法者對摻假食品、錯貼標簽的食品、緊急狀態下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控制、發生爭議時的司法復議等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定。由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頒布的《食品法規》則對食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整個過程的安全衛生標準做出了詳盡規定,比如對從業人員資歷、健康條件的要求,對生產場地的具體要求等。
德國:召回制度標本兼治 德國的食品召回制度分為三個等級,其中“重級”主要針對可能導致難以治療甚至致死的健康損傷的產品,“中級”主要針對可能對健康產生暫時但可以治愈的影響的產品,“輕級”則主要針對不會產生健康威脅,但內容與說明書不符的產品。 德國食品安全局和聯邦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聯合成立的“食品召回委員會”負責召回的監督實施。
通常先由食品出了問題的企業在24小時內向委員會提交報告,委員會對其給出評估報告,并正式開始實施召回計劃。 日本:追跟溯源方便快捷 基于完備的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日本建立了完善的食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保證了從食品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相互追查。
在日本的食品店,“內容”豐富的食品標簽,使消費者對食品產銷的各方面信息一目了然。如雞蛋的標簽上,就標注了名稱、保質期、保存方法、食用方法、雞蛋生產或包裝設施的所在地、雞蛋生產或包裝者的姓名、原產地、養雞場的名稱和地址等。
甚至有的銷售業者還將食品生產者的照片、姓名貼在商品柜臺上,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購買。
食品安全和應用營養中心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規范美國境內幾乎所有食品的安全和標簽使用的分支機構。
不在其監管范圍內的包括來自已馴化動物的肉類制品,如牛肉和雞肉,該類產品由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監督服務局負責監管。而含有微量肉類的產品則歸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
兩者之間的精確界限則列于這兩個部門之間簽署的諒解備忘錄中。另外,用于家畜的藥品和其他產品則歸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另一分支機構——獸藥中心管理。
其他不歸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的消費品包括酒精量高于7%的飲料(由美國聯邦司法部煙酒槍械炸藥局負責監管)和非瓶裝飲用水(由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負責監管)。食品安全和應用營養中心也負責建立和修改食品標準,例如身份標準(如一種產品被貼上“酸奶酪”的標簽需要什么條件)等,以及設置多數食品的營養標示要求。
這兩部分的標準都被收錄到《美國聯邦法規》(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之中。 1994年通過的《膳食補充劑健康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指定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膳食補充劑的監管工作。
然而,法律并沒有規定膳食補充劑須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迄今也沒有任何法定標準,所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只能在該膳食補充劑被證明不安全時才能采取行動。膳食補充劑的制造廠商被允許在這些產品的標簽中作出關于健康權益的“結構或功能聲明。
他們也許不會聲明該產品可以醫治、診斷、治愈或預防某種疾病,但是在標簽中必須包含某種免責聲明。美國市場上的瓶裝水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各州政府聯合實施監管,自來水則納入州法規和地方法規的管轄范疇,并由聯邦環保署實施監管。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于瓶裝水的監管須遵循聯邦環保署設立的指導方針,同時新設立的環保署法規也自動適用于對瓶裝水的監管,除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更加詳細的重新規定。盡管美國瓶裝水產業的質量控制并沒有城市供水嚴格,但是美國市場的瓶裝水灌裝瓶仍被要求實施類似其他食品的檢查。
新藥 新藥在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觀察,這個程序被稱為“新藥申請審評程序”(NDA)。在默認情況下,新藥只有憑醫囑才能買到。
新藥成為非處方藥(OTC)首先需要經過新藥申請審評程序并被批準,之后還要有一個獨立的審查程序。新藥被批準就意味著“當直接使用時是安全而有效的”。
廣告和促銷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審查和管理處方藥的廣告和促銷活動。(包括非處方藥廣告在內的其他類型的廣告則由聯邦貿易委員會管理)在藥品廣告監管中有兩個關鍵性的要求。
一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藥品制造商只能在廣告中宣傳該種藥品已被批準的特定特性或醫療用途。而藥物許可適應癥以外之使用方式(off-label use),即基于被批準的使用目的之外的目的使用藥品,在醫療實踐中十分常見。
同時廣告需要注意在宣傳藥品優點和提醒用戶藥品可能存在的風險之間把握平衡。藥品上市后的安全性觀察 在經歷新藥申請審評程序并被批準后,藥品制造商必須審查并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它所掌握的每一起藥物不良反應事件。
十分嚴重和致命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必須在15日內上報;其他事件則按季度上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亦可直接通過它的安全信息及不良反應通報程序(MedWatch program)獲得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由于這些報告是由用戶或醫療專業人士主動上報,所以被稱為“自發性報告”。
盡管這已經成為藥品上市后安全性觀察的最主要手段,但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于藥品上市后風險管理的必要性仍然與日俱增。在藥品被批準的情況下,制造商被要求進行更多的額外臨床實驗,這被稱為新藥臨床試驗IV期。
在某些情況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要求的藥品風險管理可能包括其他種類的研究、約束或安全性觀察措施。非專利藥 非專利藥是專利權保護已經過期的處方藥,因此允許其他制造商制造和銷售。
對于非專利藥的批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需要科學的證據證明該藥品與最初被批準的藥品之間是可替換的或在治療的意義上是等同的。非處方藥 非處方藥是不需醫生處方就可獲取的藥品和復合劑。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列出了一個表單,其中的近800種成分通過多種方式的組合產生了10萬多種的非處方藥。另外,許多非處方藥的組成成分也屬于處方藥范疇,但是現在被認為無需醫療人員的監督亦可安全使用。
設備儀器與放射健康中心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對所有醫療設備進行上市前的審批工作以及監管這些設備的制造、工作性能和安全性的分支機構。在《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Federal Food,Drug,and Cosmetic Act)對“醫療設備”進行了定義,它包括從簡單如牙刷到復雜如可植入腦起搏器的諸多器械。
設備儀器與放射健康中心還負責對具有輻射性的非醫療器械的安全性能進行監管,這些設備包括手機、機場行李檢測設備、電視接收器、微波爐、紫外線保健房和激光產品。設備儀器與放射健康中心的管理權責包括要求設備制。
英國是較早重視食品安全并制定相關法律的國家之一,其體系完善,法律責任嚴格,監管職責明確,措施具體,形成了立法與監管齊下的管理體系。
比如,英國從1984年開始分別制定了《食品法》、《食品安全法》、《食品標準法》和《食品衛生法》等,同時還出臺許多專門規定,如《甜品規定》、《食品標簽規定》、《肉類制品規定》、《飼料衛生規定》和《食品添加劑規定》等。這些法律法規涵蓋所有食品類別,涉及從農田到餐桌整條食物鏈的各個環節。
在英國,責任主體違法,不僅要承擔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還要根據違法程度和具體情況承受相應的行政處罰乃至刑事制裁。例如,根據《食品安全法》,一般違法行為根據具體情節處以5000英鎊的罰款或3個月以內的監禁;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損害的,處以最高2萬英鎊的罰款或6個月監禁;違法情節和造成后果十分嚴重的,對違法者最高處以無上限罰款或兩年監禁。
在英國,食品安全監管由聯邦政府、地方主管當局以及多個組織共同承擔。例如,食品安全質量由衛生部等機構負責;肉類的安全、屠宰場的衛生及巡查由肉類衛生服務局管理;而超市、餐館及食品零售店的檢查則由地方管理當局管轄。
為強化監管,英國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食品標準局。該局是不隸屬于任何政府部門的獨立監督機構,負責食品安全總體事務和制定各種標準,實行衛生大臣負責制,每年向國會提交年度報告。
食品標準局還設立了特別工作組,由該局首席執行官掛帥,加強對食品鏈各環節的監控。英國法律授權監管機關可對食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場所進行檢查,并規定檢查人員有權檢查、復制和扣押有關記錄,取樣分析。
食品衛生官員經常對餐館、外賣店、超市、食品批發市場進行不定期檢查。在英國,屠宰場是重點監控場所,為保障食品的安全,政府對各屠宰場實行全程監督;大型肉制品和水產品批發市場也是檢查重點,食品衛生檢查官員每天在這些場所進行仔細的抽樣檢查,確保出售的商品來源渠道合法并符合衛生標準。
在英國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一個重要特征是執行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食品追溯制度是為了實現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整個過程的有效控制、保證食品質量安全而實施的對食品質量的全程監控制度。
監管機關如發現食品存在問題,可以通過電腦記錄很快查到食品的來源。一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地方主管部門可立即調查并確定可能受事故影響的范圍、對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通知公眾并緊急收回已流通的食品,同時將有關資料送交國家衛生部,以便在全國范圍內統籌安排工作,控制事態,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為追查食物中毒事件,英國政府還建立了食品危害報警系統、食物中毒通知系統、化驗所匯報系統和流行病學通信及咨詢網絡系統。嚴格的法律和系統的監管有效地控制了有害食品在英國市場流通,消費者權益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保護。
在法國,保障食品安全的兩個重點工作是打擊舞弊行為和畜牧業監督,與之相應的兩個新部門近幾年也應運而生。其中,直接由法國農業部管轄的食品總局主要負責保證動植物及其產品的衛生安全、監督質量體系管理等。
競爭、消費和打擊舞弊總局則要負責檢查包括食品標簽、添加劑在內的各項指標。 法國農民也已經意識到,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乃至食品產地和生產過程的衛生標準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使產品增加競爭力,法國農業部給農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理性農業便是其中之一。所謂理性農業,是指通盤考慮生產者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保護的具有競爭力的農業。
其目的是保障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有利于環境保護。法國媒體認為,這種農業可持續發展形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還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性。
在銷售環節,實現信息透明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除了每種商品都要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等必需內容外,法國法律還規定,凡是涉及轉基因的食品,不論是種植時使用了轉基因種子,還是加工時使用了轉基因添加劑等,都須在標簽上標明。
此外,法國規定,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劑必須詳細列出。由于“瘋牛病”的影響,從2000年9月1日起,歐盟各國對出售的肉類實施一種專門的標簽系統,要求標簽上必須標明批號、屠宰所在國家和屠宰場許可號、加工所在國家和加工車間號。
從2002年1月開始,又增加了動物出生國和飼養國兩項內容。 有了標準,重在執行。
新華社巴黎分社附近有一家叫做卡西諾的超市,每天晚上8點多,超市工作人員都會把第二天將要過期的食品類商品扔到垃圾桶內,包括蔬菜、水果、肉類、禽蛋等。他們告訴記者:判斷食品是否過期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標簽上的保質期,而一旦店內有過期食品被檢查部門發現,那么結果就是導致商店關門。
位于巴黎郊區的蘭吉斯超級食品批發市場是歐洲最大的食品批發集散地,也是巴黎市的“菜籃子”,這里的商品品種豐富、價格便宜。為了保證食品質量,法國農業部設有專門人員,每天24小時不斷抽查各種產品。
1996年英國發現了瘋牛?。?000年初,法國發現一些肉類食品中含有致命的李斯特桿菌;20。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執行的大部分聯邦法律都被編入《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Federal Food,Drug,and Cosmetic Act),也即美國法典第21篇(Title 21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其他交由該局執行的法律包括《公共保健服務法》(the Pubilc Service Act)、《濫用物質管理法》(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聯邦反篡改法》(Federal Anti-Tampering Act)和《家庭吸煙預防與煙草控制法》。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施安全監管范圍很廣。例如對于處方藥的監管就涉及它的每一個方面,從藥品測試、制造、標簽規范、廣告、市場營銷、效用直到藥品安全。對于化妝品的管理則限于標簽規范和安全。該局對于大部分產品的監管行為是基于一系列公開的標準,同時輔以一定數量的儀器檢查。
每次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加強立法”“加強監管”的呼聲總是此起彼伏。毫無疑問,立法與監管是保障食品安全至關重要的一環。但,它不是全部。要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狀況,預防才是根本。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歷史大概代表了政府監管食品的發展歷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FDA形成了相當完善的監管制度,世界其他國家也都建立了類似的監管體系。這一套體系的核心是:保護守法、懲治犯法,通過“懲前”來實現“毖后”。
相比于以前,這一套體系在減少食品安全事故方面也算卓有成效。不過,FDA認為這還遠遠不夠。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目前美國每年也還有4800萬人次因為食物得病,相當于美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12.8萬人次嚴重到入院治療,3000人死亡。
也就是說,嚴刑峻法能夠有效地阻止故意制造的食品安全事故,但食品生產是一個很容易出現“過失事故”的行業。任何環節的“無意犯錯”都有可能導致后續的所有食品受到污染,從而導致大規模的事故。
FDA認為還需要從根源上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現,為此在2011年推動通過了《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食品安全現代化法》,簡稱FSMA。這一法案堪稱是1938年以來FDA最重大的法案改變,其核心是“更多地致力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預防,而不是主要依靠事發后作出反應?!?/p>
2013年,FDA發布了兩個FSMA的配套規則,一個針對農場,一個針對食品加工廠。規范的核心內容都是要求生產者基于科學認識,識別出每一個生產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然后采取措施來避免這種風險。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安全食品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靠檢測出來的。一種食品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如果一一檢測,生產成本會高到大眾無法接受。而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者積極地控制原料品質、生產流程、環境衛生,就可以降低回避各種風險。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再通過檢測就能減少問題產品的上市。比如歐洲的牛奶,執行了良好的生產規范,就用不著每批都去檢測黃曲霉毒素的含量。當然,這并不是說檢測不重要。檢測的價值在于對風險最高的因素進行“復查”,確認它在安全范圍內。
這兩份規則還有一個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就是這規定都只針對大型生產者。比如農場,這些規則覆蓋了全美國的4萬多個大型農場,此外還有7萬多個農場年銷售額比較小、產品主要直銷給消費者或者餐館,被特許只遵守一部分。而針對3萬多家年銷售額少于2.5萬美元的小型農場,則可以不執行這一規則。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規定。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執行成本就越低。大規模生產者執行好了,市場上大多數的產品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至于那些小規模的生產者,產量少,對食品市場的影響不大。真要他們執行規則,他們可能無法承受,而監管所需的成本也很大。
只要管好了大生產者,就為消費者提供了安全性高的渠道——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至于那些小規模的生產者,監管部門明確承認它們并沒有出現在管理范圍的監控之內。所以,是否要購買他們的產品,就交由消費者自己判斷、做出“愿賭服輸”的選擇了。
美國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包括《聯邦食品、藥品與化妝品法》《聯邦肉檢驗法》《禽肉制品檢驗法》《蛋制品檢驗法》《食品質量保護法》以及《公共健康服務法》等。
為確保食品安全,美國于1997年宣布并實施了《食品安全行動計劃》。聯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美國食品行政部門要對總統、國會、法院及社會公眾負責。
在食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上,聯邦政府不依賴于各州政府,他們在全美國設立多個檢驗中心或實驗室,并向全國各地派駐大量的調查員。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聯邦政府與一些州政府簽訂協議,授權當地一些檢驗機構按照聯邦政府的方法檢驗食品,并由聯邦政府付費。
聯邦所有具有食品質量安全監督職能的機構都不具有促進貿易的職能,從而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監督免受地方和部門經濟利益影響和干擾。而美國農業部是負責監管禽肉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門,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更是貫穿從農場到餐桌的每個環節,對禽肉類加工的各個步驟都有著全世界最嚴格的檢驗標準。
所有美國生產的家禽產品均經過FSIS的嚴格檢驗,確保銷往本國及世界市場的美國家禽絕對安全衛生。目前FSIS采用三項措施保證食品的安全:一是駐場獸醫師對屠宰的衛生檢驗,二是病原管制系統,三是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系統。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惟一被中國政府完全認可其家禽生產及食品安全保障系統(HACCP系統)的國家。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駐上海代表處施先生介紹說,自從改革開放后,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家禽產品出口連年增長,中國已成為美國家禽行業最大的海外市場之一。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相干;第7107條 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行各自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權采取以下措施: (1)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行現場檢查; (2)對生產經營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3)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和其他有關資料; (4)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背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干產品,和用于背法生產經營或被污染的工具、裝備; (5)查封背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
縣級以上農業行政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職責,對食用農產品進行監督管理。 最近我查處了1起某超市銷售無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預包裝食品(韓國產),根據《食品安全法》第7107條第1款第(4)項,將上述食品予以扣押, 到法規科核審時科長說不能根據第7107條1款(4)項扣押,緣由是,該條是指“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科長說的“食品安全標準”就是 食品質量標準,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產品質量標準,同時要求我們根據《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采取“先行登記保存”措施。
科長的觀點正確嗎?請同仁發表 個人的看法并給予解答。 第7107條 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行各自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權采取以下措施: (1)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行現場檢查; (2)對生產經營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3)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和其他有關資料; (4)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背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干產品,和用于背法生產經營或被污染的工具、裝備; (5)查封背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
縣級以上農業行政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職責,對食用農產品進行監督管理。希望你能采用我,謝謝。
1.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
1.國家電力管理相關法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電力設施保護條例(1998)電網調度管理條例(1993)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1996)行業法規 電力監管條例(國務院第432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部門規章 國家電力監管委...
一、我國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現狀 網絡消費和傳統的面對面消費并沒有本質的區別,網絡消費只是傳統商品交易的電子化和網絡化,是消費者和經營者憑借互聯網進行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和銷售的行為。因此,網絡消費只是人們生活消費的一種方式,它并沒有改變消...
1.對食品安全法的幾點建議 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雖歸屬化工部門,但同樣斌予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我認為為應該將其納入食品安全法范疇,以防范食品安全隱患。食品安全法第三章食品安全標準第二十條,只是包括了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第四章食...
1.我國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規定有哪些 在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影響,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之我國傳統的外貿行業遭受很大的打擊,進出口增速明顯下跌,很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因為具...
開辦保安公司的流程:程序是: 1、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審核批準 2、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手續。 可以咨詢你當地的公安機關和工商部門 ...
網絡犯罪處理怎么做 按照法律規定的處理。 (一)我國及國外網絡信息犯罪立法現狀 巴西國會參議院2012年11月在審議新的《刑法大典》時,首次把互聯網犯罪列入刑事犯罪范疇。新法對入侵電腦、竊取密碼和違法封鎖網站等行為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和定罪,...
1.關于小區里配置變電所的法律規定 國家關于變電所在小區的配置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只能是通過協商解決;不少城市的供電公司與規劃部門已達成共識,小區配電室不能建設在居民樓下,必須獨立于其他建筑之外;如果沒有地方建設必須要建在居民樓下時,配電...
1.互聯網管理相關法律法 目前,主要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內容: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3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4 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5 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6 互聯...
1.有沒有什么法律法規 明確配電房內不能住人 根據《消防法》規定,禁止在消防通道堆放雜物,嚴禁將消防安全出口封閉,正確設立疏散指示標志,保證應急照明正常工作,確保達到安全疏散要求。配電房管理制度一、配電房由專人負責,其它人員不得進入電房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