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108號衛生部關于印發《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為維護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預防和控制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職業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我部組織有關專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以下簡稱《指導原則》)。
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重視醫務人員的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問題,切實按照本《指導原則》的規定加強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防護工作,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二、加強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知識的培訓。
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承擔艾滋病病人診療工作的機構,必須認真貫徹和組織醫務人員、其他職工學習本《指導原則》,醫務人員和其他職工應當接受相應培訓,正確掌握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防護技術。三、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本《指導原則》制定有關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工作制度,并為醫務人員提供合格的防護物品。
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和設置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儲備庫,保證藥品在規定的時間和可及的距離內提供使用。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分類:
①感染性職業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體引起的暴露)。
②放射性職業暴露。
③化學性(如消毒劑、某些化學藥品)職業暴露。
④其他職業暴露。
職業暴露程度分級:
(1)一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膚或粘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時間較短。
(2)二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膚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時間較長;或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輕,為表皮膚擦傷或針刺傷(非大型空心針或深部穿刺針)。
(3)三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重,為深部傷口或割傷物有明顯可視的血液。
擴展資料
暴露處理原則
(1) 緊急處理
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如有傷口應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
傷口應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2%~0.5%的過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干凈。
(2) 對暴露者的處理
暴露者應暫時脫離工作崗位。由專家對暴露級別進行評估,確定是否進行藥物預防,如有必要,應于24小時內開始服藥并堅持完成整個過程。原則上,用藥越早越好,并采用聯合療法(二種或三種藥物)。
暴露者應于暴露后0、6周、12周、6月、12月進行血液檢測。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 職業暴露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2003年8月28日14:11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分類號】 2360069301 【標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時效性】 有效 【頒布單位】 衛生部 【頒布日期】 930326 【實施日期】 940101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 醫政類 【文號】 衛生部令第31號 【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護士管理,提高護理質量,保障醫療和護理安全,保護護士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護士系指按本辦法規定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并經過注冊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國家發展護理事業,促進護理學科的發展,加強護士隊伍建設,重視和發揮護士在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條 護士的執業權利受法律保護。護士的勞動受全社會的尊重。
第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護士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 考 試 第六條 凡申請護士執業者必須通過衛生部統一執業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第七條 獲得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專科以上畢業文憑者,以及獲得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免考資格的普通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可以免于護士執業考試。 獲得其他普通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可以申請護士執業考試。
第八條 護士執業考試每年舉行一次。 第九條 護士執業考試的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條 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以及護士執業考試合格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第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由衛生部監制。
第三章 注 冊 第十二條 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者,方可申請護士執業注冊 。 第十三條 護士注冊機關為執業所在地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
第十四條 申請首次護士注冊必須填寫《護士注冊申請表》,繳納注冊費,并向注冊機關繳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二)身份證明; (三)健康檢查證明; (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證明。 第十五條 注冊機關在受理注冊申請后,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審核,審核合格的,予以注冊;審核不合格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者。
第十六條 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二年。 護士連續注冊,在前一注冊期滿前六十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進行個人或集體校驗注冊。
第十七條 中斷注冊五年以上者,必須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參加臨床實踐三個月,并向注冊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方可辦理再次注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服刑期間;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執行護理業務; (三)違反本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 (四)其他不宜從事護士工作的。
第四章 執 業 第十九條 未經護士執業注冊者不得從事護士工作。 護理專業在校生或畢業生進行專業實習,以及按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進行臨床實踐的,必須按照衛生部的有關規定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
第二十條 護理員只能在護士的指導下從事臨床生活護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護士在執業中應當正確執行醫囑,觀察病人的身心狀態,對病人進行科學的護理。
遇緊急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并配合搶救,醫生不在場時,護士應當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第二十二條 護士有承擔預防保健工作、宣傳防病治病知識、進行康復指導、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衛生咨詢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 護士執業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和醫療護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 第二十四條 護士在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群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護士必須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參加醫療救護和預防保健工作。 第二十六條 護士依法履行職責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章 罰 則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未經護士執業注冊從事護士工作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 第二十八條 非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繳銷。
第二十九條 護士執業違反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中止注冊直至取消其注冊。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非法阻撓護士依法執業或侵犯護士人身權利的,由護士所在單位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中止注冊直至取消其注冊。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行政處理決定不履行又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取得護士以上技術職稱者,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我的回答僅供參考
醫務人員血(體)液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南 醫務人員血(體)液職業暴露是醫務人員從事診療、實驗、護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醫務人員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采用預防措施。 任何醫務人員發生血液、體液職業暴露(刺傷、割傷、粘膜接觸等),應迅速報告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應迅速了解患者情況、發生職業暴露的經過,指導醫護人員填好血(體)液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表。 對發生職業暴露風險較大的情況,在診治前應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測。輸血科發現HIV初篩陽性患者,應立即通知臨床科室、與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系進行確診檢測,并負責及時得到確診報告。 醫務人員接觸病源物質時,應當采取的防護措施 1、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 2、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雙手重新蓋帽,如需蓋帽只能用單手蓋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污染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3、手術中傳遞銳器建議使用傳遞容器,以免損傷醫務人員 4、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傷。 5、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護理和實驗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進行手消毒。 6、在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7、處理污物時嚴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將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壓擠廢物,以免被銳器刺傷。 8、所有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廢棄物均焚燒處理。 發生職業暴露后的局部處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2、如有傷口,應當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動水進行沖洗。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0%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處理 1、立即進行局部處理 2、立即向預防保健科報告 3、如果患者為乙肝、丙肝、HIV陽性患者,或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預防保健科應當立即給發生職業暴露的醫護人員開具乙肝、丙肝、HIV檢查單。 4、如患者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患者主管醫師應當立即給患者進行乙肝、丙肝、HIV檢測。 5、如為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應注意保密。預防保健科應立即向分管院長及市疾控中心報告,由市疾控中心進行調查與治療指導。 乙肝暴露后治療建議 1、醫務人員未接種乙肝疫苗: 1.1 暴露源不明,在24小時內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同時接種乙肝疫苗 1.2 暴露源HbsAg(+),在24小時內肌內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種,對醫務人員進行血清學跟蹤,并觀察乙肝感染的癥狀和體征。 1.3 暴露源HbsAg(-),則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種,并對醫務人員進行血清學跟蹤。 2、醫務人員已接種乙肝疫苗,近一年內抗-HBs≥10mlu/ml,只需對醫務人員進行血清學跟蹤。 3、醫務人員已接種乙肝疫苗,檢查無抗-HBs反應,或在一年以前抗-HBs≥10mlu/ml: 3.1 暴露源不明時,檢查醫務人員抗-HBs,如果抗-HBs≤10mlu/ml,需加強接種乙肝疫苗。 3.2 若暴露源HbsAg(+),在24小時內肌內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種,并對醫務人員進行血清學跟蹤,醫務人員如果抗-HBs≤10mlu/ml,需加強接種乙肝疫苗。 3.3 暴露源HbsAg(-),對醫務人員進行血清學跟蹤。
醫院職業暴露預防處理措施 為維護醫務人員及其他部門有關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預防在工作中發生經血傳播疾病如: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尤其是艾滋病等職業暴露感染,一旦發生職業暴露后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經血傳播疾病的病毒感染,特制定具體預防處理方案. 一、職業暴露 1. 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以及有關工作人員,在從事醫療防治工作及相關工 作的過程中意外被經血傳播疾病患者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經血傳播疾病病毒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況. 2. 數據分析表明:執行嚴格的安全操作及防護措施,醫護及檢驗等人員的職 業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二、職業暴露的預防措施 1. 醫務人員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腦脊液、滑液、陰道分泌物等人體物質)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原物質,在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采取預防措施. 2. 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 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 在診療、護理操作工程中,有可能發生病人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 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如:外科手術、口腔治療、消化道內鏡、泌尿系內鏡等專科檢查診療). 4. 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 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5. 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 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 6. 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針頭處理設 備進行安全處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用銳器,以防刺傷. 7. 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 針頭、刀片等銳器. 三、職業暴露后的預防處理 (一) 緊急局部處理: 首先應立即進行局部緊急處理,包括輕擠出血、清洗、局部消毒等. 1. 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2. 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 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4. 對被乙肝病毒暴露的粘膜或傷口盡早施行被動免疫. (二) 登記、免疫接種、上報、隨訪制度 1. 發生職業暴露后應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醫院組織相關專家對暴露發生的危險程度進行評估,報告預防科并對暴露者及患者進行相關的血清學檢查及隨訪、監控。
2. 根據暴露病毒的種類及病毒載量,對暴露人員實行預防用藥方案。 (三)不同病原暴露后的處置 1暴露于HIV(血源性疾病)的處置。
有以下三點 (1) 預防最好在4小時內實施,最遲不超過24h,并建議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2) 暴露后盡早獲得血液標本進行HIV檢查,定期檢查血清轉化,并及時向醫院的有關部門報告,包括其它疾病。
(3) 醫院應立即采取感染源患者的血清學進行檢查。 2 暴露于HBV(血源性疾病)的處置 有以下三點 (1)對于既往已有免疫,其抗體HBs抗體>10mlU/ml時,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2) 對于沒有免疫力的人,應盡早使用預防性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好48h內,最遲。
醫療衛生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法律文件。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
行政法規。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規有的以國務院名義直接發布,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血液制品管理條例》等。
部門規章。指由衛生部制定頒布或衛生部與有關部、委、辦、局聯合制定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這些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效力低于法律、法規,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全國醫院工作條例》等。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還需遵守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是基于維護公民健康權利的原則,在總結以往科學和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對醫療過程的定義和所應用技術的規范或指南。通常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還必需恪守職業道德。1988年12月15日發布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中對醫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作了規定。199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也提出了醫務人員應樹立“救死扶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滿腔熱忱,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在總則部分開宗明義地提出了“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圣職責。”其實,這一要求不僅適用于醫師,所有的醫務人員都應當遵循這一原則。
同時,醫療機構應當對其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培訓和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
適用于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有以下法律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3、《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
4、《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5、《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在一國之內同一法域之中,法律體系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特征。在單一制的國家結構中,為了維持法律體系的內在統一,不但各種法律部門在橫向上要相互銜接,而且各種法律淵源在縱向上要保持協調。
1.醫院感染規章制度是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監測規范》、《醫...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法律法規有那些 涉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律法規;1.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2. 法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3. 部門規...
一、如何判定自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依據我國相法律的規定,有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與病例近距離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與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等情形的,為密切接觸者。二、相關規定《新型冠狀病毒感...
逾期暴露個人信息給第三方合法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為了方便快捷,我們經常會使用信用卡、貸款等金融產品。但是,如果我們的信用卡、貸款等金融產品出現逾期的情況,我們是否會將個人信息暴露給第三方呢...
標題:還款逾期多少天就會暴露通訊錄?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貸款平臺和金融機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貸款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給我們帶來了還款的壓力。而還款逾期,則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那么,還款逾期多少...
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表明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存在問題,需要整改。 多個關鍵點亟待整改 在檢查處理背后,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暴露出來的出血點更值得關注。證券資格事務所在本次年度檢查中所暴露出來的內部治理、質量控制、獨立性、執業質...
題目:律師可以把欠網貸的發給家人嗎? 隨著網絡貸款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絡貸款來解決短期資金需求。然而,網絡貸款所帶來的風險也逐漸暴露。如果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網貸平臺可能會采取各種手段催收欠款。那么,律師可以把欠網貸的發給家人嗎...
裁員補償金要交稅嗎? 裁員經濟補償金,達到法定征稅標準的,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經濟補償金是指用人單位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約定,向被裁員工支付的一定金額的補償金。依據不同的裁員原因和裁員年限,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和計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基本案情】2015年4月21日至7月,患者劉某因發現丙肝1月余就診于被告醫院,先后行8次自體血充氧,HCV濾除耗空治療(也稱自體血回輸治療)。病歷記載患者曾有多次獻血史20余年。被告醫院在為患者初次治療前未進行常規的血清(包括乙肝、梅毒、...
1.關于職業病的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我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下發了關于印發《職業病目錄》的通知。國家規定的納入職業病范圍的職業病分10類115種。具體包括如下:一、塵肺。具體包括: 1.矽肺;2.煤工塵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