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我了解到有一天我為之辯護的委托人可能會再次出去殺人,我也不打算對幫助這些謀殺犯開脫罪責表示歉意,或感到內疚,就像一個醫生不該為醫治一個康復后去殺人的病人而感到悔恨是一個道理。
——艾倫·德肖維茨 1他人眼中的律師正義
(一) 律師在公眾眼中,沒有正義
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中狄克說,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光所有的律師。在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中,貪婪的律師唐納德則真的被霸王龍一口咬死。而在電影《魔鬼代言人》中,律師凱文甚至成了魔鬼的兒子。凱文幫猥褻自己學生的小學老師逃脫罪責,讓殺死自己老婆和孩子的資本家逍遙法外……而這些都是凱文在知道真相的情況下所作所為。在導演以及觀眾的視角看來,律師幫這些“人渣”脫罪,泯滅了人性和良知,沒有了道德和正義感,律師是在為魔鬼代言,他們是撒旦的幫兇。
魔鬼代言人 | 劇照
而律師為什么要做這些?還不是收了當事人的錢財,“收人錢財,替人消災”。這種貪婪的律師不顧良知與道德難道不該被一口咬死嗎?
(二) 檢察官眼中的律師在違抗正義
德肖維茨說,檢察官代表的是法律與秩序、他們代表受害人與人民或者州政府抗訴罪人——至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這樣的。他們就是公仆;他們站在真理與天使那一邊。檢察官習慣于將自己看作是正義的化身,那么與檢察官作對的律師當然是在違抗正義。所以在很多檢察官眼中,律師是阻撓刑事訴訟進程、阻礙真實發現的障礙制造者。更何況,檢察官負有客觀與公正義務,對被告人的有利不利事項要一律注意。因而,眾多檢察官都自信自己在勝任和公正的從事自己的工作,自信自己能夠本于職責,專業、全面的考慮,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出公正的決定。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介入與對抗,可能會使得原本有罪的被告人逃避處罰,原本應重處的被告人獲得輕判。律師是在減損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為什么需要律師,我們不需要。沒有律師,檢察官照樣做的很好。在檢察官眼中,律師在違抗正義。(三) 當事人不希望律師實現正義當事人需要的是勝訴,而并不想要正義,如果正義意味著將他送進監獄,意味著他要坐更長時間的牢房。
當事人需要律師,要為他的無罪或罪輕判決,盡心盡職,奮不顧身。他需要律師,不擇手段、不問是否、不計后果地為他開脫罪責。
當事人不想要正義實現,律師自然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幫他實現這個愿望。
在當事人眼中,律師幫他對抗正義。
2
律師的正義是什么
(一) 律師的存在讓我們更難冤枉一個好人
1.律師除了“妖魔”的一面,還有“英雄”的一面律師“妖魔”的一面,只是一枚硬幣的一面,我們把它翻過來,他們又可能是英雄。
王兆鵬教授說,律師于刑事訴訟中能幫助法院發現真實,能協助無辜之人平反,能保護有罪之人的應有權利。美國聯邦法院說,辯護律師是刑事訴訟的必需品。《殺死一只知更鳥》中不顧個人安危、為黑人伸張正義的芬奇律師,《辯護人》中不畏強權,為受害學生進行人權辯護的宋佑碩律師……無一不是公眾眼中的英雄。2.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達到正義保護好人,懲罰壞人是我們社會的普遍道德。可是,世界上存在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的完美的制度嗎;法治是我們社會治理的最好方式嗎?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就說過,法治不是社會治理的最佳手段,無所不知的哲學王的統治才是,可是哲學王的統治是沒有辦法實現的,而法治不過是社會統治的次優解。法官、檢察官、律師,所有的司法參與人員并不是無所不知的,并不是永遠不會犯錯誤的。他們不是哲學王,也不是上帝,他們也沒有辦法一眼就看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司法制度,可以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而是不可避免地存在風險和差錯,會把壞人當作好人,又把好人當作壞人。3.律師的存在讓我們更難處罰壞人的同時,也讓我們更難冤枉好人
恰恰是因為好與壞,善與惡,沒有那么清晰明了,我們的社會才需要律師。不可否認,律師的存在讓懲罰壞人變得困難;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律師的存在也讓懲罰好人變得更困難。
林肯律師 | 劇照
允許律師辯護的制度,和不允許律師辯護的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制度。前者更容易讓壞人逃脫法網,后者更容易讓好人遭遇無妄之災。兩種制度都存在“黑數”。
可是,我們選擇什么樣的黑數,放過壞人,還是冤枉好人。如果你寧愿放過壞人,也不希望冤枉好人,那么你應該理解律師,應該不會對替壞人辯護的律師指手劃腳,說三道四;如果你寧愿冤枉好人,也不愿望放過壞人,那么我無話可說……
(二) 律師幫我們實現了結果正義之外的過程正義
壞人做了壞的事情,我們把他關起來,甚至于把他殺掉是一種正義;但在我們把他關起來,或者殺掉之前,讓他盡可能能夠辯解,在他自己說不清楚的時候,請另一個懂的人幫他說清楚,是另一種正義。前者是結果正義,后者是過程正義。
我們的司法制度要剝奪一個人的自由,要剝奪他的財產,乃至于要剝奪他的生命。難道不應該聽聽他有什么話要說,在他說不清楚的時候,難道不應該讓律師幫幫他嗎?
在對一個人作出不利的決定前,應該充分聽取他的意見,英國人管這個叫自然正義。你一句話都不讓他說,就把他關起來,就把他殺掉,這算什么?任誰都會覺得是一件不公正的事情。
被告人面對的是國家的追訴,是龐大的國家機器,有厲害的檢察官,有高科技的調查手段,有限制自由的強制措施。而處在日常生活中的被告人,忽然被帶到強制屬性的刑事訴訟中,惶惑、驚恐、不安;對刑事訴訟程序的不了解,對法律知識的不熟悉,讓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就算他是壞人,就算他十惡不赦,讓律師幫他說說話,又怎么了啦?就算律師不能實現結果上的正義,至少他實現了過程上的正義。
(三) 律師是抵抗政府剝奪公民權利與自由的盔甲
有人說國家是至善的存在,有人說國家是必要的惡。現在人們常說,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這說明什么,說明權力有時候象老虎一樣可怕,它會傷人。
國家的政府和司法機關同樣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組成,只要他是人,不是神,他就不可能永遠正確,就不可能都做對的事情。司法權可以剝奪公民的自由、財產乃至生產,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權力。如果國家為惡,如果司法權為惡,那對公民而言就是災難。正如沈家本所說,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訴訟律不備,即良民亦罹其害。
如果說法律是自由的堡壘,那么律師就是公民的盔甲。律師作為民間的力量,是公民借以對抗政府力量的最后一層防護,他是公民自由與權利的盔甲。他保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自由與權利,沒有那么容易被國家剝奪,無論這種剝奪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的。權利與自由的法律性就在于它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國家拿走。
所以,一個國家是否有真正的自由,試金石之一是看它如何對待那些為有罪之人、為世人所不恥之徒辯護的律師。
(四) 各司其職就是正義,普遍道德應服從角色道德1.各司其職就是正義什么叫正義?柏拉圖說,正義就存在于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間的和諧關系中。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就是正義。庖人雖不治皰,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刑事訴訟中的檢察官、律師、法官的職責、分工各有不同,不得任意改變,刑事訴訟中的正義就存在于各個角色間的和諧關系中。檢察官負責指控、律師負責辯護、法官居中裁判。
律師不可以背于職責,去揭發他的當事人。法官不可以在檢察官沒有指控的情形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事實。指控犯罪是檢察官的職責,而不是律師的職責。
2.角色道德優先于普遍道德
保護好人,懲罰壞人是我們的普遍道德,可是除了普遍道德之外,還存在角色道德。律師的角色道德要求他必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當角色道德與普遍道德存在沖突時,角色道德應當優先于普遍道德。如果我們鼓勵律師去揭發他的當事人,就破壞了律師與當事人間的信任關系,沒有人會對律師坦誠相見,甚至不會雇請律師,這便破壞了律師制度的根本。律師的角色義務決定了,律師應竭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利益,且對實現這種目標不負有普遍道德責任。
3.正義不是“損不足補有余”如果我們的制度,我們的正義要求律師去揭發、去指控他的當事人,我們不禁要問,那么要檢察官、要法官干什么?檢察機關有厲害的公安伙伴,招募培養了優秀的公訴人才,有強大的科技與資源作支撐,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后盾。在對被告人定罪之前,就能夠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財產,強制收集對被告人不利的證據,還能限制剝奪被告人的自由。如此強力的資源、權力、科技、人才優勢,去對付一個小小的被告人。而這個被告人唯一能抓住的幫助,就是手無寸鐵的律師。而現在有人竟然說,要這個律師背叛他的當事人,投到如此強大的對手面前,這才是正義。難道“損不足補有余”才是天之道?我們的檢察官有這么沒用,需要律師做這種事情嗎?我們的法官有這么沒用,需要律師做這種事情嗎?這也太瞧不起我們的檢察官或法官了。3結語
最后以英國律師亨利·布勞斯在1820年所說的一段話作為結語。
律師出于對委托人的神圣職責,只要受理該案就只對他一個人負責。他須用一切有利手段去保護委托人,使他免遭傷害,減少損失,盡可能地得到安全。這是他的最高使命,不容有任何疑慮;他不需要顧忌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的驚慌和痛苦;這樣做會招致的苛責以及它是否會使別人毀滅。他不僅不必顧忌這些,甚至還要區分愛國之心與律師的職責,必要時就得把赤子之心拋到九霄云外,他必須堅持到底不管后果如何,為了保護他的委托人,如果上天注定必要時把國家攪亂也在所不惜。1律師,民主的鏡子;律師,經濟的保護神;律師,法律尊嚴的維護者。律師因無數個案在庭上口若懸河,唇槍舌劍;在庭下調解談判,調查取證,都練就一口絕佳的口才。律師因無數個案在紙上信筆馳騁,文采飛揚;以情動人、以理服人,都練就了一手絕佳的筆才。法學...
1.有哪些著名的政治,法律,經濟類的電視劇或電影 1、《死囚168小時》 Dead Man Walking (1995) :蘇珊·薩蘭登奧斯卡獎作品。西恩·潘演一個死囚,死前獲得了寧靜。而兇殺事實是漸漸呈現出來的,也并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
看著自己的實習日志,從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從天氣衣著到逸事趣聞,從人際關系到社會百態,我看著自己從無知懵懂到若有所思,從迷糊稚拙到謹慎細微,雖有不足,但亦可告慰這百多日的堅持與成長。有人將律師的工作歸納為十三項:文件管理,案件管理,文件審閱,...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師事...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師事...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師事...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師事...
2009年,中國重慶市黑社會性質團伙主要嫌疑人龔剛模被起訴,原辯護律師為李莊。當地檢察院懷疑李莊唆使嫌疑人及證人偽造證據,令嫌疑人謊稱被警方刑訊逼供。檢察院隨后以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等罪名對其提起公訴。 這一刑事案件被稱為...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 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
之前看到過關于李永慧律師的一篇訪談,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020年1月初,筆者走進了這家從字面看上去如一家老牌法律服務機構的律所--北京恒略律師事務所,但據筆者調查這家律所確實是于2017年1 月成立的一家新所。 然而,當你走進北京恒略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