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朋友圈上傳有趣的圖文、點贊精彩的內容、轉發認同的觀點,已成為時下主流的社交方式。同時,使用微信推銷商品也讓朋友圈變身充滿商機的創業高地。但在拇指按動之間,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觸及侵權的“雷區”。
雷區1、公眾號復制文章泄憤 理發師遭百萬索賠
雷區2、吐槽同行為“抄襲狗” 構成不正當競爭
雷區3、擅自發布他人圖片 賠償6000元
雷區4、轉發未經授權文章 經營號被判賠償
雷區5、未經授權使用商標 微商被判侵權
法官提示:微商要堅持誠信無欺
譚乃文法官稱,根據《商標法》規定,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在此提醒,從事微商,一是要堅持誠信無欺,做到正規渠道進貨;二是要保留好相關憑證,以備必要時說明商品的合法來源。
“ 使用微信朋友圈要注意些什么?”
1、微信“朋友圈”是公眾場合
微信“朋友圈”是一個匯集圈內朋友狀態、各類文章信息,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顯然是一個屬于圈內人的“公共場所”。
2、在朋友圈分享文章、點贊應謹慎
人們有權利在網絡空間發表評論、轉載文章。但必須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堅定政治立場,在網絡上轉載文章時,應首先對文章進行甄別,再發布。不能隨意轉載虛假信息、違背中央大政方針政策的文章。
對其他人發布的朋友圈文章或內容,也應該仔細辨別,不亂點贊。
3、微信上任何發言都要擔負法律責任,以下這9種消息千萬別發!
1、政治敏感話題不發
2、不信謠不傳謠
3、所謂的內部資料不發
4、涉黃、涉毒、涉爆等不發
5、有關港澳臺新聞在官方網站未發布前不發
6、軍事資料不發
7、有關涉及國家機密文件不發
8、來源不明的疑似偽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視頻不發
9、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來源:北京朝陽法院、北京晨報、工人日報
自新廣告法頒布后,轉發朋友圈廣告需要慎重。2015年9月1日起,新《廣告法》中明確規定,自然人在自媒體發布廣告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不要以為《廣告法》離我們很遠,不只是明星代言需要連帶法律責任那么簡單。作為普通人,也會成為連帶責...
導讀:在朋友圈曬曬美食美景,發些日常心情本是一大樂事,可是曬亦有度,不小心泄露出的私人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能會危害自己和家人的財產乃至人身安全。那么玩手機、曬照片究竟有哪些禁忌?小編特別盤點,讓你再無后顧之憂。1留神泄露隱私惹...
基本案情范某與王某經朋友介紹相識,后雙方經營公司不善,產生經濟糾紛,因范某未及時歸還借款,2021年6月28日及6月29日,王某在其朋友圈中擅自公開原告身份證及學信網照片,并配有侮辱性言論,范某發現后將王某起訴至管城法院。王某辯稱,在朋友圈...
導讀微信已經成為客戶了解律師的重要途徑,打造一個專業的微信名片和朋友圈可以幫助律師吸引潛在客戶、展現專業能力、塑造個人品牌。那么在大家都忽略這個利器時,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微信呢? 律師業務,大部分來自同行、親...
最新消息:因廣州市康力士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經授權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使用葛優躺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葛優將其訴至法院,獲賠8000元!案件回顧據悉,因認為廣州市康力士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經授權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中擅自使用其照片進行商業宣傳,演員...
微信被封群的原因有以下: 1. 對于用戶舉報的,經核實存在賭博行為和信息的社交群,實施永久封群。 2. 對于賭博組織者,長期凍結其建群資格。 3. 對于賭博參與者,限制其每日建群數量、支付、轉賬、紅包功能。 4. ...
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第一步也許就是通過觀察對方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通過對方發布的動態來建立對這個人的初步印象。正是因為這一點,一些腦洞大開,別有用心的人居然想到一些歪點子來包裝自己。我們在社交軟件和游戲平臺上結識網友,...
在對外營銷宣傳的時候,廣告字體、宣傳圖片、宣傳用語及商業性短信等都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隱患。 為進一步防控廣告宣傳引發的法律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廣告審查標準》等相關國家法...
使用別人的圖片時并沒有主觀過錯、沒有營利,是否構成侵權?原告某圖片公司發現被告某雜志社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中配圖使用的一張照片,與原告享有著作權的照片相同。該照片在原告的官方網站圖片素材庫中有展示,標注有拍攝日期、編號、版權聲明等信息。原告認為...
1.微信使用中應該遵守哪些法律法規 1、各路謠言不要傳造謠動動嘴,辟謠跑斷腿。造謠或傳謠極易引發社會恐慌,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傳播謠言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2、違法有害信息不可發微信平臺由于用戶基礎大,傳播面廣,違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