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林權的法律法規有《憲法》、《森林法》、《土地改革法》、《森林法實施條例》、《土地管理法》。
延展閱讀:
所謂林權,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林權是一種財產權。按照民法通則和森林法等法律規定,林權權利人可以依法行使其對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使用權是指使用者依法對他人財產擁有的限制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林權主要表現為所有權和使用權兩種形式。
根據我國《憲法》、《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有三種形式: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個人所有的林木。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的規定,基本程序是:
1、“當事人發生土地權屬爭議,經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鄉級人民政府提出處理申請,也可以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向有關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申請”; 2、對申請人提出的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的申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見。認為應當受理的,在決定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材料;認為不應當受理的,應當及時擬定不予受理建議書,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當事人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受理后,指定承辦人,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情況進行調查。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土地權屬爭議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因情況復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提出調查處理意見的,經該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4、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報送同級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上達處理決定。
5、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行政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九條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 第十條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第九條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四十六條 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七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八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 第五十二條 國防資產屬于國家所有。
林權證書辦理程序
一、設定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管理辦法》 二、辦理程序: 1、申請2、登記受理3、審核4、公示5、發證 三、申報材料:1、《林權登記申請表》2、林地合法來源證明;(林地承包合同、林地流轉合同等)3、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四鄰認界證明4、蘇木鄉鎮林業工作站繪制的林地位置圖5、林權是個人的應提供本人身份證明、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的委托書。林權是集體、其它組織或企事業單位的應提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的委托書6、林地所在地嘎查村委會出具的申辦林權證公示證明 四、有無數量限制:無數量限制 五、法定辦結時限:申報材料申核登記后10個工作日內蘇木鄉鎮林工站在林地所在地公示30天,公示無異議后3個月內發證。 六、承諾辦結時限:申報材料申核登記后10個工作日內蘇木鄉鎮林工站在林地所在地公示30天,公示無異議后2個月內發證。 七、收費標準及依據:林權證工本費5.00元/證;依據《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林權證工本費和勘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計價格(2001)1998號]。
林權證屬于地產,以前也是不動產。 不動產的繼承,沒有法律條款明確必須要公證,但現在過戶時都要求公證,不公證就不給過戶。 繼承林權的公證,需要帶上的資料包括林林證、死者的死亡證明或戶口注銷證明、所有繼承人的身份證、繼承人與死者親屬關系的證明等...
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集體林權流轉是指在不改變林地所有權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權權利人將其擁有的集體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依法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他人的行為,不包括依法征收致使林地經營權發生轉移的情形。第一,林權流轉不得改變林...
對于林木歸屬產生爭議,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確權。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可以。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因此,無須登記,房屋的所有權歸屬自生效判決做出之日起...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依據的文件資料包括: 1、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處理決定;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 3、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 4、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 5、履行指界程序...
標題:林權抵押貸款到期無力償還怎么辦?林權抵押貸款還不上怎么辦?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林權抵押貸款作為一種融資手段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林權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將自己所擁有的林木資源作為抵押物,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然而,由于各種原因...
林地權屬證明 我村村民:XXX , 身份證號:XXX , 因為 XXX,需要采伐坐落在XXX的林木,采伐樹種為XXX ,林木平均樹齡XX年。 四至界限東至:XX ,西至:XX ,南至XX,北至XX,共計XX株。樹木屬于該村民本人所有,林地不...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
沒有問題。被告承包的山林,其所種植的林木系被告的合法財產,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查封。通知被告在查封期間不得轉讓或采伐。 一、〈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